语文查网 > 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林语堂传(节选)》阅读附答案

《林语堂传(节选)》阅读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7 02:43:27

林语堂传(节选)林太乙

编一部好词典,是父亲林语堂数十年的心愿。早在1930年代,他便请三伯憾庐及张海戈编一部像《牛津简明字典》的中文词典,但是编成之后,由于中日战争,文稿毁于兵火,六十册的稿子,只剩下父亲带到美国的十三册。

对于编纂汉英词典,父亲说:

“国语必有详确记载国语的词书,这个观念与字书完全不同。中国字书,一概以字为本位,不以语文中之词为本位。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由现代语言学观点编成的一本中国语文词典的专书。西方的英文、法文‘字典’,都是以那些的国语为本体,凡国语中的词的用法及文法词类,及其变化,都记载详尽。我国的词书,如《辞源》、《辞海》,虽然以词为单位,内容却偏于百科全书性质,未能就词论词,研究其在句中之文法地位及变化,也不能于单音组及数音组缀合所成之词,加以整理反分析。”

“中国向来无国语,因国语尚未统一。经五十年来国语统一会诸公的高瞻远瞩,不断地讨论,始定北平话为国语。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1947年《中华新韵》颁布出版 ~(~ ~(~ ,而后读音始有统一的标准。又跟着1918年颁布的注音字母各处推行,始有今日普遍承认之国语注音法。又自从文学革命以来,以白话为文学工具,教育部乃成立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经三十年之搜集材料始由汪怡主编《国语辞典》,在抗战期间由1937年出版第一册,至1945年出版第四册,而后我们可以说中国国语有一部详尽准确的词书。对于已往的白话文学及现代北平国音所有的材料都已有系统的纪录。这是开山的工作,前人筚路蓝缕之功,我们后学乃受其赐。所以我才敢梦想做一本更合时代的汉英词典。”

父亲编纂《当代汉英词典》是由香港中文大学赞助的。当时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一是1892年翟理斯编的《汉英词典》,以及1932年麦氏编的《麦氏汉英大辞典》。这两部字典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的需要。1967年春,父亲受聘为中文大学的研究教授,主持词典的编纂工作。

在双城街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马骥伸、黄肇珩,他们担任收集资料、查核,后来添了陈石孚,他在英文方面有所贡献。北外还有秘书、抄写陈守荆和施佩英。

父亲认为编词典的工作“如牛羊在山坡上遨游觅食,寻发真理,自有其乐”。事实上,这份工作庞大艰难,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

他拟了词典的蓝图,即编辑体例的概念,与马骥伸、黄肇珩商量,要他们仔细研究,提出意见。最初六个月,大概都花在体例问题上,父亲不惮繁琐,一再提出修正意见,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了“大样”。这时,编辑小组开始试稿。他们帮助父亲选择单字和词句,加以注释,写在单张的稿纸上面,并依国语注音符号的次序排列起来。这一切做好之后,把稿子交给父亲,由他审定,再译成英文。凡在草稿中有疑问,他必反复问明出处、用法。偶尔触发灵感,想到佳妙词语,他便拔电话问办公室的同仁,是否已采录。译到得心应手,他会将纸片交司机送到双城街,供大家共赏。所有原稿自始至终他都一一过目、修改,并且一校再校。

这部被父亲认为是他写作生涯的巅峰之作《当代汉英词典》,于1972年10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全书约1800页。词典用的检字法是根据父亲发明“明快打字机”时所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再修订的。所采用的拼音法(简化国语罗马字)也是将他当年参与制定的国语注音法简化而成的,他首创的五十部首则成为这本词典的另一特色。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汪怡的《国语辞典》之前,《国音常用字汇》也是推广北京语音为标淮的国音的,但由于只收单 ~(~ 字,作用受到很大局限。《国语辞典》着眼于词,除为单字注音外,凡立为条目的词或短语都按北京话的实际读音注出,这在以前的词典中是没有过的。(韦冰《槐市云烟录》)

②林语堂的“上下形检字法”,将取字之左旁最高笔形及右旁最低笔形,将汉字分门别类,以便索检。他发明“明快中文打字机”,根据这个检字法设计键盘,只需三键便可以打出一个字。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写信对林语堂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的“好处是这键盘不用学便可打。”(施建伟《林语堂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语堂编一部好词典的心愿,是源于他认为当时还没有一部根据现代语言学观点的编成国语词典。《当代汉英词典》出版圆了他的心愿。

B.林语堂认为,英文、法文的“字典”不是词书但对他的词典编写有启发,《词源》、《辞海》虽是词书但对他的词典编写没有借鉴价值。

C.林语堂对词典编写体例的创设十分重视,为此花了大量时间。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的词语条目是依汉字的笔画笔顺来分类排列的。,

D.“上下形检字法”是林语堂在汉字索检法上的主要贡献,其原理是依汉字特j的形状将汉字分门别类,优点是索检较为快捷。E.本文列举《当代英汉词典》的编写人员及其分工,意在表现团队力量在编写中作用,也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客观性。

(2)“对于编纂汉英词典”,林语堂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看法?请简要回答并举例说明。(6分)

(3)本文对传记材料的选择侧重在哪些方面?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林语堂说,汪怡主编《国语辞典》,“我们后学乃受其赐”。请结合材料,谈谈林语堂从哪些方面对汪怡主编的《国语辞典》有所继承和创新。(8分)

【参考答案】

(1)D E

(2)①应体现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收入词典的词条以词为主;②应融入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词语“在句中之文法地位及变化”等;③应符合科学性、标准化的要求,如使用统一后(或“以北平话为标准”)的国语注音方法。(共6分。每一小点2分,其中看法和举例各1分。意思对即可。

(3))第一问:①侧重于传主对词典编写理论的探索和对中外词典编写成就的借鉴;②侧重于传主在编写工作中的艰辛和自得其乐。第二问:①前者是为了表现传主在词典编写上的贡献;②后者是为了表现他对词典编写工作的热爱和严谨、勤奋的精神。(共6分。第一问:理念探索1分,成就借鉴1分;艰苦和自得其乐1分。第二问:贡献1分;热爱1分,严谨、勤奋1分。意思对即可。)

(4)继承:①收入的条目不仅限于 ~(~ 单音字,收入当代汉语的多音词;②采用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国语注音法。创新:①汪怡主编的《国语辞典》是一部汉语词典,林语堂将其运用到汉英词典的编写中;②林语堂在《当代汉英词典》中增加了与词语语法功能相关的内容,是汪怡主编的《国语辞典》所没有的。(共8分。每一小点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