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阅读答案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8 11:43:48

课内阅读。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作者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阻止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后来又称之为“精神虐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指出其中用到了那些描写方法。前两节文字中作者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与后文哪个词语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画线句巾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到相关的书籍,改正以往错误的观点,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为什么作者不说“有幸”而说“不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作者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后来偶尔看到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而醒悟过来。

2.第一段倒数第二、三句,用到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天真、活泼、聪明、瘦弱而又极喜爱风筝、有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儿童形象。

3.这一幕是指“我”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了,踏扁了。

4.悟到了小兄弟拾枯竹一定是在做风筝。与后文的“果然”一词照应,“果然”表示不出所料,被“我”猜中的意思。

5.不能。“扔”、“踩”这两个词语不足以表现 “我”当时狂怒的心情。

6.极度后悔、内疚、自责,感到万分沉重。

7.“不幸”突出“我”良心遭受到谴责,心灵受到惩罚的沉重的心情,这又哪里是幸运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