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6 11:18:21

课题

河中石兽(初案)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饶晓月

审核时间

2013.12.1

参与人员

蓝永亮、王国芳、纪慧敏、夏慧慧、李慧、翁飞雪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归纳课文的中心意思

2、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3、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课文的中心意思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这幅图片是清代学者的书房,取名“阅微草堂”知道这位学者?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展示预习成果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做“导学案”“基础达标”1——3题

(一)做完后,学生展示,先答答案,然后说原因,要规范完整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三)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

(四)合作探究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4、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5、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2题略

3、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

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

4、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5、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归纳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做导学案拓展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