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12:17:34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诵读并背诵这3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鉴赏《迢迢牵牛星》、《短歌行》。

●教学步骤

一、学习、鉴赏《迢迢牵牛星》

1.导入

牛郎织女故事。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已有提及,但还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傲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借神话故事抒写了夫妇离别相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模仿民歌所作,是民歌体的文人诗,艺术造诣很高,为历代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朗读、感知

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3.疏通、理解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4.咀嚼、鉴赏

整体鉴赏: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叠字的表达效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叠字“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这是诗人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织女星。从远景写起。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人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和“札札”,形、声生情。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织女织成布,才能同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出布,直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水清又浅,又能相隔多远呢?可是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这里由事(不成章)而人(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入之情貌,含情的样子。“盈盈”和“脉脉”,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动人。这两句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切,景情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之兼得,堪为诗歌上乘。

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平易流畅,而作者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运用叠音词,工整细致地把思妇的浓烈思念之情、不能相见的无奈,形象地展示于读者面前:你看那“纤纤”的织女之手,你听那“札札”传递的织机之声,你看那“盈盈”的水之清浅貌,再看那“脉脉”的人之含情貌。水貌和情貌如此之美,景情并生,哀怨动人。叠字的运用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和情思,又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

5.熟读背诵

二、学习、鉴赏《短歌行》

1.导入

曹操唯才是举。

2.朗读、感知

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3.疏通、理解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4.咀嚼、鉴赏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

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总之,第一节的节意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

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厂。“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厂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也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明明如月”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前两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也就是说,从“明明如月”开始的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从“越陌度阡”开始的四句说礼遇贤才,强调和照应第二节。如此强调照应,使全诗有低昂抑扬、反复咏叹的效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贤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为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总的说来,这首诗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5.熟读、巩固

6.布置作业

选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诗篇和曹操的其他诗篇。

第二课时

学习、鉴赏《归园田居》。

●教学步骤

1.温故导入

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桃花源记》。

一千六百多年来,这篇不足400字的《桃花源记》,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唐代王维以为那是神仙境界--“春来遍地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韩愈干脆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园之说诚荒唐。”梁启超也说过:桃花源只不过是东方的乌托邦。

提问: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世外桃源呢?

明确:东晋末年,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陶渊明深感痛苦和不满。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压迫、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

桃花源只不过是东方的乌托邦,可望而不可即;现实中,陶渊明厌弃官场,回归田园,安贫乐道,悠然自得。今天,我们欣赏他的田园牧歌《归园田居》。

2.朗读、感知

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3.疏通、理解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4.咀嚼、鉴赏

陶渊明41岁弃官归田,决心退隐和躬耕。一年后,作《归园田居》五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全诗20句。前6句回忆弃官前。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可是迫于生计当了官,“误落尘网中”,从少年算起“一去三十年”。一个“误”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沧桑。中10句写归田园。可是,自己还是本性“爱丘山”,正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弃官,回到田园中居住,开荒,守拙,生活在自己开垦的田园。诗人描绘了田园风光,近景方宅、林园,远景远村、狗吠。最后四句又回到眼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环境清幽,心境闲适,更知以前“久在樊笼里”,而现在“复得返自然”,真正回到了自己“性本爱丘山”的田园生活。

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并且着意对照前后的“误落尘网中”和“久在樊笼里”而发感慨,这就鲜明地表现“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的品性和喜悦,更令人深思、回味。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这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为促进学生鉴赏,可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

误入尘网中→复得返自然(我欲乘风归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理清作者思路: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表现出诗人归田后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5.总结、点化

通过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诗歌鉴赏应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它是读者阅读诗歌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诗句的媒介,获得对诗歌塑造的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歌的主旨。诗歌鉴赏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无固定顺序,为了帮助同学们较快地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诵读、涵咏--解题(知人论世)--释句披文--人境(进入意境)--会意(领会主旨)--评价(评定优劣高下)。希望同学们含英咀华,在阅读诗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

6.熟读、背诵。

7.拓展、延伸

田园牧歌似的诗歌: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金刚怒目似的诗歌: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提问:作者41岁辞官归隐,《读山海经》写于60岁。陶渊明归隐了那么多年,为什么还会有《读山海经》(其十)这样的诗歌呢?请用知人论世的评论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明确:陶渊明出身没落士族,年少时有过“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豪举,很希望出仕后,建功立业。谁知当一任小官后,竟受不了官场的污秽黑暗。即使后来为生存计而出仕,仍然无法忍受污浊、昏暗的官场生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痛苦地选择了退隐归耕的道路。虽然归隐了,而壮志未酬的遗憾,常令他心魂悸动,悸动的情绪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他的诗中。这首《读山海经》就是借精卫、刑天的壮举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隐情。诗的最后两句“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即“往昔的雄心全是空有,好的机会哪里再能等来”,看似对精卫、刑天的婉惜、同情,实际上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深层的壮志未酬情感的流露与写照呢?

8.迁移练习

⑴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1题):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⑵李清照的《醉花阴》下片中的“暗香”具体指什么?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9.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选题设计--陶渊明的田园情结与仕宦情结的矛盾统一研究。

研究方法:

⑴溯源法:陶渊明实践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也接受了道家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蔑视权贵的思想,所以他归隐,但虽过了20年的隐居生活仍不能忘却尘世,根源何在?

⑵比较分析法:《归园田居》、《饮酒》等田园诗与《拟古》、《读山海经》等一些咏史诗进行比较阅读分析。

⑶文献法: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资料以开拓视野。

参读书目:

⑴《汉魏六朝诗译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⑵《古诗三百首》,新世纪出版社1996年版。

⑶《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⑷《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⑸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年版。

⑹《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0.布置作业

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感受、比较《诗经》四言诗、《离骚》骚题诗、汉魏晋诗五言诗的语言节奏。

附:板书设计

爱田园-个性、思想

《归园田居》田园美-虚淡、静穆超俗不羁的品质

陶渊明平和、淳朴闲适愉悦的心境

心情娱-淡泊、宁静

※资料库

一《古诗十九首》

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南朝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古诗”作品在梁代尚存59首(《诗品·古诗》),但今存仅30多首,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在梁、陈时,对“古诗”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已有异议。刘勰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即枚乘);其《孤竹》(指“冉冉孤生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文心雕龙·明诗》)钟嵘说:“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指曹植、王粲)所制。”(《诗品》)大约由于“疑莫能明”,萧统《文选》把所选19首诗都归之无名氏,然而徐陵《玉台新咏》却又把其中的8首确定为枚乘《杂诗》。这样,在大体肯定“古诗”为汉代作品的同时,对于其中是否有西汉枚乘、东汉傅毅、汉末魏初曹植、王粲的作品,究竟是两汉产物或者都是东汉作品等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如明人王世贞就猜测其中“杂有枚生或张衡、蔡邕作”(《艺苑卮言》)。现代学者大多摆脱了前人成见的纠缠,主要根据《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点,指出它们“虽不是一个人所作,却是一个时代──先后不过数十年间所作”,并论证它们应是东汉后期安、顺、桓、灵帝年间,约公元2世纪的作品(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取得了比较合乎实际的结论。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也,既获者贤已而遂往,羡慕者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者乎?”(徐干《中论·谴交》)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

上一篇: 《短歌行》最新教案 下一篇: 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