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练习题 > 考前练习 >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试卷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8 03:08:45

《藤野先生》

(一)1、在东京的所见所闻2、只不过,失望3、所作所为、奇特打扮,憎恶、讽刺,标致,反语4、行尸走肉、醉生梦死5、看不惯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6、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7、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情感8、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到了北京美其名月“龙舌兰“9、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10、反映日本人民的友好热情,正衬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11、《藤野先生》,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2、为全文奠定爱国主义的感情基调铺垫下文;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13、“我“与藤野先生的相处14、“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也都一一订正15、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16、“第二三天”;“从头到尾”;“一一订正”;一直17、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18、严格要求、严谨19、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与感激;还不服气20、热情诚恳;求实21、语言、行动22、顺叙

(四)23、时事片事件24、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25、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拯救民族的灵魂迫在眉梢,刻不容缓;“万岁”;伤害了民族自尊心26、看热闹的人完全丧失了民族自尊心、精神麻木;副词;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27、医学救国;弃医从文;爱国主义28、不可压抑的激愤29、即将被日军枪毙的中国人及围着的一群中国人和课堂里的“我”30、记叙、议论

(五)31、wèi,为了;wéi,被 32、转折33、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真诚关心和帮助中国留学生34、“小而言之”是为了中国的进步,指一个国家;“大而言之”指为学术、为科学,指的是人类进步35、记叙、抒情、议论36、收藏讲义、悬挂照相、继续写作37、自己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而增加斗争的勇气和力量38、为军阀政客张目的反动文人;反语;憎恨与讽刺

《我的母亲》

一1、内容上点题,结构上过渡。2、从叫我做人和读书两个方面。3、因为母亲“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4、不矛盾,作为母亲,她首先在生活上照料“我”,父亲死后,她不得不也担起父亲的职责教育“我” 5、这些语句质朴、真切,饱醮感情,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6、评价可见仁见智,积极面消极面均可。可正面肯定母亲的教之严,简述理由;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母亲教子过于严厉,尤其是体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①是对上文的总结。②D

③A④总结

⑤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

三、阅读测试题

1、厉拧意翳悔翳舔舔

2、因为“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3、选文第二段写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写的是母亲因为“我”说了轻薄的话而重重地责罚“我”。第二件事写的是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4、“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四、1、因为“我”觉得这样大失“先生”的身份。

提示:此类题只要结合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句即可。

2、不矛盾。

前句中“可算是”并不表示绝对,是“可说是”之意,而且“我”做戏通。常也只是文角,所以不矛盾。

3、“居然”写出儿童天性的不可泯灭,终于能够冲破层层束缚“活泼”一回。

提示:此题可抓住“居然”的表意作用,并综合全文来分析。

4、写童年生活的枯燥,既是对往事的惋惜,也为后文写母亲的教诲作铺垫。

提示:此题要先分析全文结构之间的关系,再结合作者的常用写作手法来思考。

《列夫托尔斯泰》

第1题,这是描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作者运用比喻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第2题,高尔基运用夸张的手法,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表现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第3题,“闪光的珠宝”是指托尔斯泰那双珍贵、敏锐的眼睛;“甲壳”原指虾蟹等动物的外壳,质地坚硬,有保护身体的作用;现指胡子、眉毛、头发保护眼睛。这是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这也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第4题,托尔斯泰晚年吃素,从事体力劳动,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病逝于火车站。第5题,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雪》

(一)1.野草 朝花夕拾 2、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3.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俨然一个奔放的挑战者。这里更多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他更欣赏北方雪的壮美,在孤独中抗争、奋斗、向上,这种张扬的个性与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4.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5.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

(二)1.主要写的是回忆中的景物。 “我可记不真切了”。 2.作者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 3.对江南的雪的感情是在赞美中流露出些许遗憾,对北方的雪的感情是在竭力赞颂中将它比作雨的精魂。因为北方的雪有着与江南的雪不一样的美丽,这种美是经过磨炼并能保持长久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4.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仅仅是一笔带过,而作者在《雪》中却对塑雪罗汉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5.略

《海燕》

1、渴望:迫切地希望。呻吟:文中指海鸥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2、表现了海燕藐视恶劣环境、渴望暴风雨到来的英勇无畏的气概。

3、形象、颜色、动作、声音

4、对比,突出海燕的勇敢的雄姿。

5、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象征着革命者,倾注了作者渴望战斗的激情;郑振铎笔下的“海燕”则象征着游子思乡,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二、1. 通过写这些海鸟的恐惧和胆怯对比衬托出海燕的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的精神。(意对即可)

2. 比喻、拟人、排比、反复。

3.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意对即可)

4. 例:社会变革需要先驱者来吹响战斗的号角,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以振奋人心,引领人民去迎接战斗的洗礼。如“商鞅变法”,商鞅虽因变法而死,但他主导的变法却让秦国国富民强,最终一统天下。(另外可举的例子还有: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等) (答案不唯一)

三、1.A.压B.愤怒C.争鸣

2.比喻和拟人。

3.雷声“轰响”,波浪“呼叫”“争鸣”,写狂风与巨浪的短兵相接。“抱”“甩”“摔”几个动词,把狂风拟人化,突出了它的猖狂气焰。这既是环境烘托,又展示了海燕活动的大背景。

4.第一个破折号表示注释,第二个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跳跃和转换。

5、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预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迎接伟大的战斗

《敬畏自然》

阅读《敬畏自然》8---11段

1人类理应敬畏自然2、反问句 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反问句的语气更加强烈。 3、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4. 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 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6. 如“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7、(1)沉睡的无数生命; (2)宇宙的其他部分。(宇宙的其他生物。)8、(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