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詩化」日常生活的陶淵明

「詩化」日常生活的陶淵明

更新时间:2024-04-26 12:39:24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是陶淵明帶給我們的「意境」與「心境」,讓人跟隨著他進入悠閒淡遠的文學境界。這位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隱逸詩人」,到底有何魅力,令後世讀者反覆吟詠玩味他的作品?面臨這樣一位身兼「隱士」與「詩人」雙重身分,又是「田園詩」的開拓者,我們禁不住想對於其人其詩作進一步的體認。

隱逸生涯的選擇

陶淵明身處動亂的時代,為了維持一家老小的溫飽,也曾幾度出任官職,卻因實在受不了官場的黑暗,終於辭官歸田。儘管在魏晉時代,隱逸思想盛行,許多詩人紛紛在詩中表達隱逸的意願與情懷,但是對於功名仕途,畢竟難以割捨。可是陶淵明,卻毅然辭官歸田,成為一個真正的隱士。就如〈歸園田居〉第一首所云:「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陶淵明真的是生命實踐與作品表現合而為一的詩人。陶淵明不但在出處進退的選擇上與眾不同,他的詩也別具風格特色。

將日常生活「詩化」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把日常生活「詩化」的詩人。陶淵明之前,日常生活的瑣屑事務很少入詩。但是,陶詩中卻瀰漫著日常生活氣息,洋溢著平凡人間情味。他寫躬耕田畝的辛勞,也寫和街坊鄰里的交往,彼此如何串門、共飲、言笑。甚至一次家中失火,屋宇燒得片瓦不留,只得暫時在門前的船上棲身,也以詩把這次的經驗記錄下來:「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讀陶詩,就好像面對一個相識的朋友,聆聽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感受。

陶淵明還不時把太太與兒子納入詩中,描述日常生活中夫妻或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這是文學史上的創舉。例如,秋收在望的季節,可以「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遊」(〈酬劉柴桑〉),呼喚妻子攜帶孩兒,全家出外遊賞,共度美好時光。或者耕種之暇的時刻,則「弱子嬉我側,學語未成音。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和郭主簿〉),幼兒在身邊嬉戲,伊呀學說話,如此純真的親子之樂,誰還會在意榮華富貴的追求?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可惜都不愛讀書,令他十分苦惱,無奈中姑且自嘲:「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責子〉)。如此平凡又溫馨的日常生活題材,前代詩人作品中,從未出現過。

關於陶淵明的妻子,正史上的記載是:「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節苦,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南史隱逸傳〉),宛如模範婦女,是典型化的隱士之妻。但是陶淵明筆下日常生活中的夫妻關係,有歡愉的時光,也有悲苦的歲月。坦白說,要當「陶太太」並不容易。因為陶淵明是一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歸田後靠農耕維生,生活沒有保障,加上戰亂頻仍,經常挨餓受凍,甚至一次因飢餓難挨,竟出外乞食:「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乞食〉)。身為人妻人母的陶太太,在飢寒貧困中,當然會覺得委屈,難免有所埋怨:「年饑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丈夫雖有志,固為兒女憂」(〈詠貧士〉)。陶淵明在內愧之餘,忍不住發出「但恨室無萊婦」(〈與子儼等疏〉)之憾,憾恨自己不像老萊子那樣,有賢明的妻子,可以相偕安貧樂道度日。陶淵明筆下的妻子,不是刻意標榜的模範婦女,卻顯得真實可感,他描述的夫妻關係,沒有正史中的粉飾,卻反映生活的真實。這些都突顯陶淵明其人其詩之「真」,亦正是其魅力所在。實際上,陶淵明不但「詩化」了日常生活,也使得詩「日常生活化」了。

典故運用簡淨自然

陶詩多描寫日常生活,故顯得平易近人,語言上,不重雕飾,可謂簡淨自然。但這並不表示,陶淵明寫詩不用典故。其實「用典」對古代文人來說,是稀鬆平常事,他們的作品是寫來給「同行」看的,由於所讀的書幾乎都相同,「典故」也就屬於共同熟習的智慧財產。當然,如果典故用得太冷僻,難免造成作品隱晦難懂,令人費解。陶詩中的典故,往往運用自然,不著痕跡。這與他寫詩的宗旨相符。因為陶淵明寫詩,不過是以此自娛和消遣,不是為了要逞才或炫耀學識以博取聲名。舉例來說,〈歸園田居〉詩中,大家都熟習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字句意義上看起來淺白易懂,其實第一句就用了一個典故:

西漢時有一位名叫楊惲的人,他是司馬遷的外孫,因得罪同朝官員,而被誣告,遭免職,且貶為庶人。楊惲決定從此避開政治是非圈,隱居在自己的莊園,以農耕營生。一天,跟家人聚會,一時感慨,脫口吟出一首雜言歌詩:「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豆一頃,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在了解這個典故的背景之後,「種豆南山下」這句詩的意涵,也就跟著豐富起來。因為這句不單只是描述隱居生活中的細節,也暗喻要唾棄榮華富貴,從此作一個躬耕隱士的意願。這樣的「用典」方式,可謂簡淨自然,不著痕跡,又令讀者通過典故的聯想,有一種更深遠的體會。

「背誦」與「體會」

由於「典故」多取自經典古籍,似乎和我們今天的生活頗有距離,因此有人主張,研讀古文或詩詞,應該多多「背誦」,可以幫助理解。這樣的主張其實並不錯。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背誦」的品質。背誦古人的文章詩詞,不能只憑記憶,不能僅滿足於逐字逐句意義的理解,還須有心靈的「感受」與「體會」。換言之,在背誦的過程中,除了字句意義的涵詠,也藉由重複的感受體會其意境,使其溶為個人心靈的一部分,並且能巧妙的運用在日常語言文字的表達中。如此一來,背誦古人的文章詩詞,就不是「功課」,而是一次「意境」之旅,「心境」之遊,也是一種日常生活的享受。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廣,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是〈桃花源記〉裡漁人的尋訪過程,如果拿來比擬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欣賞,不也是由「初極狹」到「豁然開朗」的過程!讓我們跟著陶淵明,進入文學的「桃花源」,心境的「桃花源」。



上一篇: 曹植七步成诗 下一篇: 陶淵明軼事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