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课堂教学实录

《小狗包弟》课堂教学实录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00:05:14

《小狗包弟》教学实录

(课前活动:交流带动物名的成语。略)

师:同学们家里喂养的有小猫、小狗一类的小动物吗?

生(几乎齐答):有!

师:可是在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喂养小动物可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不仅如此,就连花也不能养,菜也不能种,甚至不能读《论语》,不能读《孟子》,不能读唐诗宋词,当然更不能读外语。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巴金先生讲述的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与一只小狗有关的故事。

板书:小狗包弟 巴金

师:大家熟悉巴金老人吗?(投影:巴金头像)

生(几位相互补充):巴金,出生于1904年,逝世于2005年,现代杰出文学巨匠,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小说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灭亡》《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火》《火》),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巴金晚年撰写的《随想录》发表后,在8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引起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说真话”成了全社会奉行与呼吁的人格品质。

师:请大家默读巴金先生写的这篇散文,初步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

生:(默读)

师:同学们觉得巴金先生笔下的这只小狗怎么样?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生(齐答):很可爱!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的可爱呢?

生1:文章第二段写道:这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它在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生2:它在主人会客时,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得客人发笑。

生3:它很亲近主人。巴金夫妇有一年到广州过春节,走时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主人出来,天天如此,从不厌倦。当看到主人回来时,不住地摇头摆尾,非常高兴,十分亲热。

师:你们看到的这些地方是表现出小狗的可爱。可是第三段写小狗见到陌生人会吠叫,这不也挺令人讨厌吗?

生4:我觉得狗的天性就是爱叫,不能认为令人讨厌。

师:哦。这是生物学告诉你的吧?课文中有没有词语告诉你呢?

生4:“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这“一声”“就”,可见这小狗很听话,很可爱。

师:你对词语理解得真好!可文中还写道,这小狗常常会朝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这“刺耳”的叫还可爱吗?

生5:老师,你这个句子还没看完呢,下面还有“但它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但”字表示转折,表明这一句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师:哎呀,你的语感真强,真棒!上面大家所提到的都是正面写小狗的可爱,有没有侧面写的?

生(齐答):有!

师:说说看。

生6:文章第四段写一位日本女作家由起访问上海,在巴金家里看到这条小狗就非常喜欢,而且两年后见到巴金还问小狗怎么样了。这就是侧面写小狗的可爱。

师:对,这确实是侧面描写。你说到了这一段,我倒注意了一个词——“作客”,它和“做客”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查一查工具书。

生:(翻《现代汉语词典》)

生7:“作客”是寄居在别处的意思。“做客”意思是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师:大家觉得日本作家由起女士是寄居在巴金家里呢,还是到巴金家里做客人呢?

生(齐答):做客人。

师:我也是这么认为。这样看来,巴金先生也有一点小小的笔误。同学们课间可以再斟酌斟酌。古人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好,我们现在继续研读课文。作者把小狗写得很可爱,其用意何在呢?

生8:表达对小狗包弟的喜爱之情。

生9:不对。这篇文章不是表达对小狗的喜爱,而是对小狗的忏悔。

师:写忏悔,为什么又要写小狗的可爱呢?

生9:越把小狗写得可爱,越能显出小狗惨遭厄运的悲,越能突出作者内心的痛。

师:你对文章把握得很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狗包弟遭受了怎样的厄运?

生(几乎齐答):被送到医院做解剖实验了。

师:文章具体地写了小狗被解剖的过程了吗?

生:没有。

师:那更突出地是写什么呢?

生:(跳读)

生10:写作者心理变化。

师:好,我们就来看看巴金在小狗惨遭厄运的整个过程中,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写作者心理的词语,并看看它出现在怎样的语境中。

生:(跳读,找词语)

师:请交流一下。

生11:在红卫兵抄“四旧”的时候,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嚷喊着要杀小狗,听到包弟尖声吠叫,作者“胆战心惊”,“害怕”。

生12:作者保全不了包弟,决定要把它送到医院做解剖实验用。这时,看到小狗作揖讨东西吃时,就“暗暗地流泪”。

生13:看到和听到隔壁被抄家,搬东西,叱骂,作者“睡不好觉”。

生14:包弟送走以后,听不到它的叫声,看不到它作揖讨东西吃,作者“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

生15:作者并不是真的轻松,他还觉得“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生16:作者还“感到羞耻”,“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

生17: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作者每天清晨在院子里散步的时候,看着满眼衰草,想着妻子在世时时常逗小狗玩的情景,“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生18:作者写这篇文章,还是要向小狗包弟“表示歉意”。

师:大家找得很准确,很全面。再请注意倒数第四段中这样的句子:“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作者为什么说“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呢?

生19:作者很爱这小狗,自然觉得解剖小狗,就像是在解剖自己。

生20:我觉得作者说自己受解剖,是自己内心感到羞耻,是对保全自己行为的自责。

生21:解剖小狗的是有形的刀,解剖作者自己的是无形的刀,是良心的谴责,是道德的谴责。

师:同学们解析得很好,很到位!这样看来,这篇文章的着眼点并不在小狗,而在作者自己的忏悔,在反映“文革”中人性扭曲的现实。既然是反映“文革”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呢?

生22:我觉得小狗是一个凭借,作者借小狗写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自我的反思与忏悔。

生23:对,小狗是作者写“文革”经历的依托。

生24:还不仅仅是这样,它还告诉我们,在“文革”期间,连小狗这样的生命都要受到伤害,人受到的伤害就更不用说了。

生25:我琢磨它是不是还传达出珍爱善良生命的思想。

师:大家说的很好!不仅看出了巴金老人创作这篇散文的意图,而且读出了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更有了自己的体悟。也许有的同学会提出疑问:这篇文章标题是“小狗包弟”,全文也主要是写小狗包弟,为什么开篇却写了一位艺术家与一只小狗的故事呢?大家对这一安排有何看法?

生26: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是全文的引子,引出小狗包弟的故事。

师:去掉这个引子不行吗?文章非得有引子吗?

生26:我觉得有这个引子,文章写的更自然。当然它也不只是个引子,它还交代了小狗包弟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师:怎么看出来?

生26:这里写了“文革”期间,城里发生武斗,艺术家被称为“里通外国”的反革命,被批斗,被痛打,被拖着游街示众。艺术家的这一生活环境,也就是作者巴金当时生活的环境。

生27:我觉得这一段文字还不只是交代背景,联系全文看,它还使我们认识到小狗包弟的故事在“文革”期间具有普遍性,暴露了“文革”期间众多的生命受到伤害,这样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师:是的,巴金先生和那位艺术家在“文革”期间都受到了伤害,可是他们所受到的伤害又有所不同。艺术家受到的更多的是肉体上的伤害,而巴金受到的更多的是精神的折磨。

生27:对了,老师,我想补充一下。写开头这个故事的作用还在于以艺术家受到的肉体的伤害,来突出巴金受到的精神的折磨。

师:你的补充很好!肉体的创伤是可以愈合的,精神的创伤可能更难以愈合,都十几年了,巴金老人心灵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还在痛苦中煎熬啊!巴金老人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忏悔录,他以一颗正直而真诚的心,勇敢地揭开自己心灵深处的伤疤,解剖自己曾被扭曲的灵魂。正如有人所说,本文通篇都是“自然”地叙事抒情,不见刻意的技巧。大家再来看看,这种“自然”都体现在哪里?

生:(跳读)

生28:这篇文章叙述故事很自然。先以一个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作引子,引出小狗包弟的故事,接着叙述包弟的来历和可爱之处,再写小狗包弟所遭受的厄运,最后主要写自己处理小狗后的心灵折磨。

生29:文章过渡也很自然。开头讲述了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之后,用“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自然过渡到小狗包弟的故事。写包弟的可爱过渡到遭遇厄运时,用一个过渡段自然过渡:“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后面写小狗被送走后的心情,又用“包弟送走后”“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自然过渡。

生30:我觉得“自然”还体现在语言上。文章把口语和书面语融为一体,很朴素,很自然。读这篇散文,不像在读大作家的文章,倒像在听一位老人娓娓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深,说明大家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与巴金老人的内心世界有了零距离的接触。那么,巴金先生作为一位文学大家,他的“自然”为文,不见刻意的技巧,是不是就没有写作技巧呢?

生(齐答):有技巧。

师:这技巧都在哪里呢?

生31:开头先讲述一位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这就是一种技巧。

生32:整个故事看似如实道来,实际上跌宕起伏,不平直呆板,详略安排都恰倒好处。

师:怎么个跌宕起伏?

生32:比如作者的情感吧。讲述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时,调子是悲伤的;描述小狗包弟的可爱时,感情是欢快的;写想办法处置小狗包弟,心情是忧虑的;小狗包弟送走后,作者的内心由轻松到沉重,再到自责、歉疚、痛苦。

师:对,确实跌宕起伏。还有什么技巧?

生33:刚才有同学说的巧妙过渡,这也是技巧。

生34:在小狗包弟遭受厄运的过程中,作者写自己心理活动,都与当时所处的情境巧妙融合在一起。比如倒数第三段:“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晨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搭建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作者写“文革”浩劫之后的衰落的景象,写回忆妻子生前逗包弟玩的情景,这很自然地表现自己恍在梦中心境,表现自己的心仿佛在油锅里熬煎。这是叙事写景抒情结合的技巧。

师:大家谈得很好!作为一位成熟的作家,巴金先生不刻意去玩弄技巧,但是细细品味他的文章,却又能见得深沉的技巧,正所谓不见匠心却匠心独具。

好,今天我们追随巴金老人,作了一次精神旅行,不只是感受到了这位文学巨匠的绝妙美文,更感悟到了这位敢于解剖自己、敢讲真话的长者的人格魅力!相信大家今后会对这位著作等身的文学大家投入更大的热情,去读他的《家》《春》《秋》,去读他的《随想录》,去沐浴他的文学和思想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