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串起一颗颗散落的词语珍珠

串起一颗颗散落的词语珍珠

更新时间:2024-04-27 22:52:01

串起一颗颗散落的词语珍珠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辩课

老师:同学们,课前.王老师播放了一些图片。我发现很多同学很快地在读文字、看图片了。随时搜集生活当中的信息,是我们高年级孩子应该有的阅读本领,非常好。(播放纽约大都会外景课件)看,这是著名的纽约大都会──

(指着课件中的滚动文本,引领学生轻轻读。)

队伍像一条长龙,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一群灰鸽飞来,

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

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

猜想我们在做什么。

它们猜得到吗?

大家正在等着探访,

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

有朝一日,

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

我们相约。

队伍像一条长龙,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

终于看到了她。

近了,

更近了,

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她,

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

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村长:

没有标新立异、花样翻新的课堂导入,一组图片,十多行文字,静静看图,轻轻读文,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王老师就这样在安详平和的氛围里,开始了40分钟的教学。

如果作为一节家常课,如此安排。没有什么凉奇。但,这是一节公开课──在当下语文公开课越来越像极了戏剧甚或小品等表演艺术的大背景下,这种逆流而上、仿若泥土般朴实的课堂导入,不由让人眼前一亮!平淡并不意味着欠缺匠心,实在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创意。细品本课的导入,深感创意独具:

其一。图文对照。朗读文本,营造了一个生动的现场感,让孩子仿若身临其境。

其二,强调轻轻朗读,确立了整节课静心学习、潜心品味的基调──时下的很多语文公开课,缤纷多彩,喧哗热闹,唯独缺少了能够让孩子安安静静感受白纸黑字之美的阅读氛围──王老师引领孩子进行的轻轻朗读,让孩子走向了真正的阅读世界。

其三,巧妙处理文字,化文为诗。把教材中原本平平常常的散文语句,分行排列,带来独特韵味和节奏。此举先声夺人,一入课就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情境,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刘敏威:

唉,公开课、家常课,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心中的一个结啊!如今,小学语文流派众多、百花齐放、名师辈出,名家一课推出,众人争相效仿。但,课堂冷暖自知,经历了无数次模仿之后我们发现,名师观摩课上重重的玄妙机关、环环的精致设计并没让自己的学生增加多少兴致,反倒因为我们老要想着“机关”、念着“设计”,不自觉地忽视了学情。于是,我们一线教师。不得不在公开课与家常课之间彷徨。

正如李老师所指出的,王老师的教学,把公开课家常化,让人佩服她的勇气。但既有如此魄力,何妨将执行落得更扎实。此处设计,如能让孩子就着纽约大都会的图片轻轻地朗读课文前几自然段,岂非更简易直接更有效扎实。其一,就王老师的整堂课来看,是以词语为抓手来组织教学的。词语为抓手,很容易掌握不够分寸而导致突出局部弱化整体。这里如以第一大段整个语段的美美朗读进入。一开始就营造完整的意韵,无疑为后文以词语为教学重点的设计先奠定了整体的基调。其二,原文的散文语句,很是优美,美美朗读,一种诗性本也扑面而来,王老师何必将它分行排列成所谓诗的形式而不让孩子们读原文呢?不禁要问,在此是让孩子们读文本的价值大呢,还是让孩子们读王老师从文本中抽取的句子凑成的诗有价值呢?

◆功夫熊猫:

“名师观摩课上重重的玄妙机关、环环的精致设计并没让自己的学生增加多少兴致”一语,折射出刘老师的问题:她观摩名师公开课,关注的只是“重重的玄妙机关、环环的精致设计”,而非对公开课所表达的教学思想、语文观念的参悟。如此以来,轮到刘老师自己上课,“老要想着‘机关’、念着‘设计’,不自觉地忽视了学情”,自然也就再所难免。

关注点的偏差,致使观课易失之偏颇。例如,刘老师对王老师开篇导入提出的问题:“如

能让孩子就着纽约大都会的图片轻轻地朗读课文前几自然段,岂非更简易直接更有效扎实”,刘老师这里只考虑到“简易”,却没有考虑到学情。通常情况下课前都要作预习,因此学生对课文并不陌生,且到了高年级,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并非难事。因此,到课堂上。如果教师仍然让学生读他已经熟知了的课文,能激起学生多大的阅读热情可想而知。而王老师把课文的呈现形式作了改变,课文重又有了陌生感,加之配合画面和音乐。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这一点对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笔者课堂上亲眼所见,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一如李先生所言,在沉静中真正走近文字,走进阅读。

师:她,就是诞生在达芬奇笔下的──

生:蒙娜丽莎。

师:把她的名字读得好听一点──(生读)你们读出什么味道了么?

生:我读出了对“蒙娜丽莎”的敬仰。

生:我读出了等待。

师:确实,等待是一种向往,等待是一种心灵的期盼,等待就是为了这样的相遇。今

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的──“蒙娜丽莎之约”。(板书课题)

师:快速地朗读课文,再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文哪几段着重向我们描绘了这

一幅世界名画。(生读)

◆村长:

把前面的四个自然段一笔带过,长驱直入,直奔重点,干净利落,大将风范!阅读教学冗杂繁琐之痼疾一扫而光。

师:听到大家琅琅的读书声,王老师很享受。课文哪几段在细致描写这幅名画?

生: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

师:确实,作者最精彩的,就是将他所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蒙娜丽莎,用文字传递给我们,让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走近了我们。这堂课我们就运用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来读懂作者写作上的一些秘密。

师:请在第5.6.7三个自然段中找一段,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真。蒙娜丽莎的美,蒙娜丽莎的神秘,把这些词语画出来。

◆村长:

初读之后,通常的做法是先理解内容。比如此环节的教学,一般会这样设问:“请你认真阅读第5.6.7三段,你都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三段都写了蒙娜丽莎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从而指向对文本内容的解读。

“你读懂了什么”──这是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最典型的提问方式,风靡神州。我对此一直颇感困惑,我总是想不出这样宽泛含混的提问究竟该怎么回答。所以我们的孩子只好连蒙带猜,绕来绕去,费尽周折,弄得汗流浃背,心神俱疲,课堂也就拖泥带水,高耗低效。

王老师的教法与众不同:她摆脱了对内容的纠缠,开门见山,直接要求学生把表现蒙娜丽莎特点的重点词语抓取出来!此举乍看寻常,细品则令人拍案:

其一,这一要求清晰、明确、具体,单刀直入,切中要害,学生易于把握,从而让教学过程变得清清爽爽。

其二,这是洋溢着浓浓语文味的教学,是以言语为出发点的教学。语文究竞该教什么,一直争执不休。现实中也确有很多语文课,四五十分钟眼花缭乱地教下来,最后连老师自己都说不清究竟给了孩子些什么。王老师从教学的起步就扣住了词语,孩子们由词语之门进入。此后所经历的必定是满目繁花的语言文字之旅。

◆刘敏威:

白帆飘荡在湖面上才显其勃发,小鸟翻飞在蓝天里才显其灵动,花儿开放在春天里才显其烂漫,同样,词语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展现其特殊的魅力,离开了语境的词语。就像离开了水的鱼,离开了土的苗,只能奄奄地等待风干枯萎,怎还能喷薄出生命的力量?

李老师在下面的评点中将这些词语比作是湖水里的鱼,这堂课的设计意图也是要抓住这

些鱼儿来细品体悟。那么,我觉得,是否应先让孩子们感知到语言海洋中的这些词语鱼儿是如何的自由自在、欢愉活泼?是否应该在有了这样的整体感知后,再从容地把镜头对准一些最有特色的鱼儿,进行放大、细化呢?这样一下子就让孩子们下海“捕鱼”,是否操之过急,违背了孩子从整体到部分的认知特点了呢?

我觉得,这里的总领性问题可先这样提:“请你在第5.6.7三个自然段中找一段。拿起笔画一画,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真.蒙娜丽莎的美,蒙娜丽莎的神秘。”进而在学生交流语句时再让他们追思:“这些语句中的哪些词语特别让你对蒙娜丽莎有这种感受呢?”这样分两步,从从容容地进入词语的天地。

◆功夫熊猫:

刘老师强调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这一点我赞成。但不能因此就机械地认为,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何文,都要先从文始,再到句,最后到词,来个三步走;或从整体,再部分,最后回到整体,也是三步走,亦步亦趋,按部就班,不得越雷池半步。我以为,这样的一个基本阅读策略可以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加大跨度,突出重点;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灵活变化,作出调整。否则,一二年级“三步走”,到了五六年级还是“三步走”:这篇课文三步走,那篇课文也是三步走,语文教学的个性从哪里来?课堂的创造如何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

退一步说,即使是必须按这样的步骤进行.是否也可以有轻有重,可以有详有略?王老师要求学生阅读重点段落,找出重点词语。学生在找词语的过程中,难道没有对句子的阅读?不对句子进行反复的推敲,又如何能够提炼词语?正如李老师的比喻──词语是文中的鱼,王老师是让孩子捉鱼──孩子们不下水岂能捉到鱼?这里的提炼词语,实际上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拔出词语的“萝卜”,带出句子的“泥”。

师:我看到了,你动作很快啊。谁第一个来发言?

生:我找了第六自然段。

师:我们从头开始,哪些同学读的是第五段?

生:我读的是第五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她的脸颊放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色。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师:她一下子找了那么多的句子,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好的词语来,继续说一说好吗?

◆村长:

这个孩子读出了长串的句子,老师紧盯词语,挽回学生思路。

◆刘敏威:

此处正是印证了我以上观点,孩子的认知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的,先从语段入手,再着眼于词语。再看以下众多孩子的回答,也莫不说明了这一点。

◆功夫熊猫:

此处,也印证了我的观点。学生没有因为老师只要求找出词语,而跳过对句子的阅读理解。但这不表明教者必须把句子的学习单独要求、单设环节。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简化一点,抓大放小,直奔重点,对提高效率无疑是有益的。

生:我从这一段中“泛着红光、柔和、明亮”等词语中,看出作者把这幅画写得非常逼真。

师:她是第一个发言的,而且那么多的句子都读得挺好的,给她掌声鼓励。谁对这段句子和词语有补充?

生:“她的头发轻松地垂落双肩”,我从“轻松地垂落双肩”中看出作者把蒙娜丽莎这幅画写得很细致。

师:她找到了“泛着红光”.请你写在黑板上,他找到了“轻松地垂落”,请你写在黑板上。

生:“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看出了蒙娜丽莎画得很逼真,就像真人一样。

师:请写到黑板上去。

生:我从“血肉、血液”可以看出逼真,因为只有真人才会有“血液和血肉”。

师:明明是一幅画,却让作者感受到是真的血液在流动。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去写。

生:我是从“柔和”和“明亮”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出这幅画画得很逼真,而且可以看出蒙娜丽莎的神态。

师:你把“柔和”与“明亮”写到黑板上。那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吧,一起来。

(师生齐读:“她的脸颊放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色。”)

师:你们看到了吗?嘴唇看来不像是──

生:涂抹的色彩。

师:“不是……而是……”这个句式用得很好,我们把它做上小记号。

师:这么多好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蒙娜丽莎像真人一样走近我们。我们还能从哪里读出她的真,她的神秘呢?刚刚这位女孩你说是第六段是吗?

生:我是从第六段的“她微笑着”这里看出她的真。“她的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这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的?

生:我是从“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耐人寻味和难以捉摸”,看出

蒙娜丽莎的微笑从不同的角度,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可以看出蒙娜丽莎的神秘感。

师:果然是高手,她找到了一大串四字词语,听出来了吗?我请她把这些词语都写在黑板上。同样也找到这些词语的请举手。(以下是学生写到黑板上的词语)

泛着红光

轻松地垂落

柔和明亮

不像是……而是

耐人寻味

微抿的双唇

微挑的嘴角

恬静、淡雅的微笑

舒畅温柔略含哀伤

难以捉摸向远方蜿蜒隐去

大方、端庄

格外明亮动人

清晰细腻

富有生命的活力

转瞬即逝

◆村长:

轻松愉悦间,孩子们把第5.6.7三个自然段的重点词语提取了出来──提取词语的过程就是对文字反复咀嚼的过程。就是读懂文章的过程,更是训练思维的过程。

还是要重复我前面的意思:教学的出发点不同,走过的路径不一,学生的感受和收获也就各异:如果是从“读了这三段,你都读懂了什么”出发教学,虽然最后同样理解了课文,但孩子们可能意识不到语言的存在,感受不到语言的力量,他们固然记住了蒙娜丽莎的神秘、蒙娜丽莎的美、蒙娜丽莎的栩栩如生,但他们可能记不住──甚至会完全忽略描述蒙娜丽莎的那些词语,如此一来,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就有可能淹没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里了。

而从寻找词语出发的教学,孩子们是以词语为钥匙,打开了蒙娜丽莎的神秘世界,领略了蒙娜丽莎的神秘风景。是词语,还是词语。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继而充分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的美。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这也才是真正的语言训练。

师:这组词语都在写蒙娜丽莎神秘的──

生:微笑。

师:她的微笑太耐人寻味了,难以捉摸,有时让人觉得──

生:舒畅温柔。

师:有时让人觉得──

生:略含哀伤。

师:有时让人觉得──

生:十分亲切。

师:有时又让人觉得──

生:几分矜持。

师:这就是蒙娜丽莎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的微笑。

师:老师这儿有一段小小的文字,你读了这一段以后,可能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会有更深的体会。来,自己快速地读一读。

(多媒体呈现短文,略。)

师: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来,告诉大家。

生:我读到“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

师:这里用“时而”带出了对微笑的不同描写,我们把这一组词语好好地读一读。

师:这真是神秘莫测。还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里读懂了,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人的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师:这也是达芬奇的神秘所在。还是回到我们课文的第六段。除了刚刚找到的那些词语,你还能找到哪些词语体会出蒙娜丽莎的神秘?

生:从“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这两个词语当中,体会出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画得很细致,很巧妙,好像有话在跟你说。

师:说得真形象。前面是作者看到的,后面是作者想到的。两个“微”不一样,作者写得多传神啊。请你把“微抿”“微挑”“好像”这三个词语也写在黑板上。还有吗?

生:“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我从这里看出,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这些部位描写得时隐时现,从不同角度看出了不同的样子。

生:我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这个词语上,看出了达芬奇的精湛技术。

师:真好,转瞬即逝。来,我们把第六段连起来读一读。老师读前面描写肖像的具体部位,你们接着往后读,来!

师:蒙娜丽莎那微抿的──

生:双唇。

师:微挑的──

生:嘴角。

师:好像有话──

生:要对我说。

师:在那极富个性的──

生:嘴角和眼神里。

师:悄然流露出──

生:恬静淡雅的微笑。

师:她的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生:舒畅温柔。

师:有时让人觉得──

生:略含哀伤。

师:有时让人觉得──

生:十分亲切。

师:有时又让人觉得──

生:几分矜持。

师: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

生: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师:达芬奇凭着他神奇的想象力,他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

生: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永恒的美的象征。

师:同学们,我们运用学过的方法找到了很多的好词语,第七段同样也有,谁愿意一个人上来把那些好词写在黑板的最右边?其他同学,轻轻地再把第七段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生读第七段)

师:第七段写的是什么?我们来读一读。

师: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

生:显得大方端庄。

师:她的双手好像──

生:沐浴在阳光里。

师:格外──

生:明亮动人。

师:她的右手──

生: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

师:富有生命的──

生:活力。

师:她那朴素的衣服──

生:更加富有生命力。

师:身后的背景──

生:更加唤起了神秘感。

师生齐读: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

师:在深远而空旷的背景里──

生:蒙娜丽莎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师:把课本静静地放在台子上。看一看,王老师为什么要请同学把好词写在黑板上?因为,这些词语真的很美妙,透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的秘妙。(指读词语串联课文内容)

师:她的脸颊──

生:泛着红光。

师:她的一头黑发──

生:轻松地垂落。

师: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的,走近我们。

师:看到她的颈项,你会怀疑──

生: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师:她的嘴唇不像是──

生:涂抹的色彩。

师:而是──

生:真的血肉。

师:她的眼神是那样的──

生:柔和、明亮。

师:蒙娜丽莎那微抿的──

生:双唇。

师:微挑的──

生:嘴角。

师生齐读:好像有话要对你说。

师: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你觉得──

生:舒畅温柔。

师:有时让你觉得──

生:略含哀伤。

师:有时让你觉得──

生:十分亲切。

师:有时又让你觉得有──

生:几分矜持。

师:那微笑是真的──

生: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师:她的身姿显得──

生:那样的大方端庄。

师:她的右手极其清晰细腻,富有──

生:生命的活力。

师:而背景充满了幻觉般的神秘感。向远处蜿蜒隐去。空旷而深远的背景中,蒙娜丽莎显得──

生:更加美丽动人。

师:你们想看看她吗?(课件展现油画)看,她就是达芬奇笔下永远面带微笑的“蒙娜丽莎”。读──(生借助图右边的提示,复述第5.6.7自然段,师生齐读。)

◆村长:

假如把文章比作湖水,词语就是湖水中的鱼儿。在上一个环节中,王老师让孩子们把词语的鱼儿捉上来。但仅仅捉上来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它们回到水中。否则就成了鱼干。在本环节中.王老师把提取出来的词语,又通过师生接续诵读的方式还原到文本中去──犹如把鱼放回水里,这是孩子们亲手把它们放回去的,它带着孩子的感悟,带着孩子的想象,带着孩子的情感.重新回到水里.“此鱼已经非彼鱼”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环节没有唠唠叨叨的分析讲解,没有明知故问的一问一答,没有深挖微言大义的穷追猛打,没有绕来绕去的反复纠缠。就是这样简单、朴实,师生平和地、轻轻地、有节奏地、不急不躁地看着黑板上的词语,把三个重点段一遍遍地接读下来、复述下来。那种沉静安详的氛围,那种倾心投入的状态,那种内敛蕴藉的情感……至今想来仍让人十分感动,师生的诵读声犹在耳畔!

为什么不过多讲解?我想王老师实在是太了解孩子了:像这样内容并不深奥、语言并不艰涩的白话文。孩子们通过上述提取词语的过程,基本意思完全能够读懂,过多过细的讲解只能让学生厌倦。可惜的是,现在一些老师意识不到这一点,总是假装学生什么都不懂,然后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反反复复、讲(问)个不停!

◆刘敏威:

师生接续诵读,往往会给听课者一个假象,以为这就可算是完整的读书了。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在读那些词语,并没有读到完整文本,他们此时注意着的、呼出声的还是零星词语,不是整体文本,表面的完整流畅掩盖了学生实质的零碎断续,这样的词语还原,还欠火候。其实这里的读词还原环节,王老师完全可自己只读第5.6.7自然段的开头,引一引,然后让学生完整地美美地感悟着读好整三个语段。

◆功夫熊猫:

这种接读诵读真的就没有整体的感知吗?那么,合唱乐团的一个演员如果只唱一个声部,对歌曲就只有零星断续的印象?交响乐团里的小提琴演员只奏自己的一部分,难道对整部交响乐就没有整体的理解?恐怕不是这样。这些词是孩子们反复读文提取出来的,现在在老师引领下,一遍遍接读诵读,是一次又一次的语言游历,是文本内容的再现和重温。相比王老师和学生一起的诵读唱和,我宁愿认为,所谓美美地,完整地,齐刷刷地读,才是一种“假读”。

师:大家想不想和作者一起好好去欣赏欣赏《蒙娜丽莎》?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希望大家在看的时候啊,也能在心里用上那些好的词语,甚至更多的词语去形容、去赞美她。好吗?

(多媒体播放油画……乐声优雅,学生静静欣赏,课堂里气氛安详。)

◆刘敏威:

这是一处不错的设计。王老师是用音像唤起孩子们对词语的记忆和感悟。但孩子在专注

欣赏音像时,语词能力往往被弱化。处于无意状态,只有那些熟谙入心的语词才会不自觉地跳出,而这节课孩子们刚刚读的词语绝不至已有如此深的印象了。所以此处设计,还是需要有意识地唤醒孩子们对词语的注意,在多媒体画面下可滚动出现重点词语,师生轻轻地接诵。这样,图文对应,深化理解,更扎实有效。

◆功夫熊猫:

刘老师的这个意见很好。

师:蒙娜丽莎那转瞬即逝的微笑,却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作者就是这样来赞叹的,请大家轻轻地来读──

(课件呈现课文结尾)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几分钟,

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师:这是作者发出的感慨。我们读了作者写的文字了,也看了王老师带给大家的《蒙娜丽莎》了,有什么感受呢?拿起笔写下来。你可以学习作者的方式,用“虽然……却……所以……”的句式,也可以不照作者自己的句式,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写几句看了蒙娜丽莎的感受,好不好?就写自己最想表达的一两句话。(学生安静的写,之后交流。)

生: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和泛着红光的脸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双手和嘴唇刻画得极其细腻,仿佛是真人呈现在我的眼前。

师:他是用自己的方式写的,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写清楚了。真好!(以下交流从略。)

◆刘敏威:

综观此处学生的写,表达出的还是书本的语句(不过是顺序稍变了些),还是书本中自己读着就能知道的浅显的意思。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自己读几遍课文,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关材料,再让他们写出对《蒙娜丽莎》的感受,我相信,学生写得不会比以上的逊色。为什么会这样的呢?这堂课到底还缺了些什么引导呢?以我之见,缺的是一条线。一条能将一个个词语珍珠串起来的线。正是由于缺少这条线,词语还是零星地散落在语言的海洋中。让孩子们无从系统串起。无法整合运用。

◆功夫熊猫:

王老师在这里安排的“写”,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重要的一条,我以为不是要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而是用一用刚读的词语,练一练新学的句式,仿一仿课文的表达,仅此而已。作为阅读课上的随堂小练笔。这样的要求是恰当而适度的。刘老师对本课的“写”不满意,是基于自己对“写”设定的目标,没有从王老师的意图出发。

师:相信今天这堂课肯定会打开一扇窗,让你更想去了解,我们还不是很了解的人──达芬奇,这位旷世奇才!(课件出示介绍达芬奇的一段文字)

师:你还可以去看看卢浮宫(课件出示介绍文字、图片),那儿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而最有名的镇宫三宝就是《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这就是卢浮宫门前的金字塔建筑,我们要感谢那些创造艺术的人,还要感谢用文字来传播艺术的人,下课吧。

◆村长:

我要特别说一下这节公开课的课时问题──一篇将近千字的散文,王老师没有拖堂,没有两堂课合上、一气上八九十分钟(这都是时下公开课的普遍做法),不多不少,就用了40分钟完成教学,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戛然而止。这是完全符合课时规定的一节课,是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一节课,是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一节课,是高效低耗的一节课。

在公开课日趋走向表演化、走向贵族化、走向繁琐化、走向形式化的当下,我们真诚地呼唤这样散发着家常气息、回归原生态的公开课,因为,它更加接近草根教师真实的教育生活──犹如旅途边飘散着袅袅炊烟的农舍,虽然泥墙草顸简朴之极。但却令人向往,因为它让我们每个人想到了自己的家园,想到了家园里那些寻常的幸福的生活。

◆刘敏威:

本课教学,以抓取重点词语感悟文本为重点,但给我的整体印象是,词语抓了一大堆,却没有一个深抓,没有一个主抓,以至竞没有哪个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其实,此文可以用“约”这个词来串起所有词语和整个文本。

课文以“蒙娜丽莎之约”为题,而不是“参观名画蒙娜丽莎”或“欣赏蒙娜丽莎”,这说明“约”

字自有它特定的情愫、特定的价值。这正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的。看。“约”前翘首以盼的“等待”,“约”中一见钟情震撼于她的“永恒美”,“约”后刻骨铭心……一个“约”字,担尽全文情、全文意。而后,我们再重点切入第5.6.7自然段,像王老师一样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蒙娜丽莎的真切、神秘、优雅等。最后读写结合,让学生以“蒙娜丽莎之约。是一次之约”来写几句话。说说自己对蒙娜丽莎的感受。这既是巩固检验,也是整体深入回归,有了前面理解的铺垫,我预计学生会有多种写法,如:“蒙娜丽莎之约。是一次心灵之约……”“蒙娜丽莎之约,是一次神秘之约……”“蒙娜丽莎之约,是一次永恒之约……”“蒙娜丽莎之约,是一次艺术之约……”这样在一根主线的串连下,散落的词语珍珠被串成了闪亮的珍珠项链,我们给孩子的是完整的语文,完整的美。

◆功夫熊猫:

紧扣“约”字,串起全文。擦亮词语,这个建议好!但刘老师设计的“让学生以‘蒙娜丽莎之约,是一次之约’来写几句话,说说自己对蒙娜丽莎的感受”。实在是缺少创意。这种设计模式,时下极为流行,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表达大多流于空泛,无病呻吟,说一通虚情假意的大话空话。况且,“一次之约”这样的题目,即使是成年人,也要静下心来好好回味一番,方能提炼到“神秘”“艺术”“永恒”的高度之上,更何况刚刚读完课文,还没有完全消化沉淀的小学生呢?这样的要求恐怕要难为孩子们了。反倒不如王老师的设计简单实在,让学生有切实的抓手。训练也落在了实处。

◆村长:

虽然时光已过半年,虽然之后又欣赏了若干精彩的令我难忘甚或激动的公开课。但王老师那节课的情形却依旧历历在目──

课堂里弥漫着安详平和的气息。师生对话亲切柔和,抓住一字一词细细咀嚼,朗读声也是高低适宜──有时候就是孩子们跟着老师轻轻地轻轻地朗读,一个个可爱的小脑袋,随着朗读的节奏轻轻地轻轻地摇晃着……

坐在台下,我几乎与孩子们一起沉醉其中。

此时,著名作家孙犁的一段文字从记忆深处浮上了脑海:

“身处人海之中,心想山林之关,我读着贾平凹的散文,就像离开了大都市,又从容漫步在山野乡村的小道上了。在这种小道上,我闭上眼睛走,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吹来的风,是清新的,阳光是和暖的,仰头彩云浮动,俯视芳草成茵……”

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具体的感受,除了上面所述,再说三点:

第一,读的指导,大雪无痕。

老师读的功力不仅体现在自己的朗读功夫上,更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的指导上。王老师对孩子的指导非常讲究。“同学们轻轻地读,轻轻地读……”究竞该怎么轻轻地读,她没直接说,而是在引读的时候,她读上半句,让孩子们接下半句;在上半句的引读中,她的声音或者柔柔的轻轻的,或者是缓缓的低沉的,孩子就自然而然地跟着柔柔的轻轻的,缓缓的低沉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是无言之教。

第二,课堂结构,简洁清晰。

这么一篇对孩子而言比较长的文章,要想40分钟完成,显然有一定困难。但王校长颇有大将风范,化繁为简,处理得非常干净:把前面“排队”“等待”等段落分行排列,对应着图片,轻声地读出来。读完了,她就放掉不管了(事实上也不用管,内容很清浅,孩子们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然后削枝减叶,突出主干,引领孩子们把三个核心段落的关键词语拎出来,文章的关键段落也就出来了,文章的魂也就出来了,沿着词语的路径,孩子们走向了语言的花园深处。

现在的语文课堂结构越来越复杂,复杂到要完成结构本身就几乎耗尽师生的心力。在这

样的背景下,王老师的这节课让人有清风拂面之感,给我们以新的启示:语文真的可以上得简单些,再简单些。

第三,王老师的“三度创作”,定位准确。

这是一篇描述一幅名画的课文,应该说是一种二度创作:达芬奇把生活中的蒙娜丽莎创作成一幅画,这是一度创作:作者描写这幅画的文章《蒙娜丽莎之约》,是二度创作:老师来执教这篇散文,就是三度创作。

三度创作,切入点定在哪里?这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有些老师教这类二度创作性质的课文,一不小心,就奔着一度创作说话去了:这篇文章怎么描写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写得像不像?写得哪几点像?究竟怎么写得像?写出了《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哪些特点?“蒙娜丽莎的微笑”究竟如何神秘?等等,等等。如此一来,你的目标就定位在了理解一度创作──也就是那幅画上。文章反倒成了你和学生去欣赏这幅画的桥梁。我就曾听老师这样上过:一节课都围绕《蒙娜丽莎》的油画课件来展开,结果文章的魅力在逼真的油画面前被大大削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其实在语文课上,我们完全可以淡化一度创作,我们甚至可以不直接呈现这幅画,我们就欣赏这个文本,我们要欣赏的是文本中语言的排比之美,描摹的生动形象之美,文字的优雅婉约、诗意盎然之美……王老师处理得非常巧妙,到最后才呈现蒙娜丽莎的巨幅画像,用大特写的方式,从远景到近景,从上到下,让孩子们在优雅的音乐声中欣赏这幅画。

感觉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环节只有音乐与画面,却完全没有了文字。如果在呈现蒙娜丽莎画像的时候,能在屏幕下方,把课文相应的文字作为字幕,吻合着画面,滚动呈现出来,这个样子的话,可以进一步强化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保证了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