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回味《阿Q正传》

回味《阿Q正传》

更新时间:2024-04-28 10:13:28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是鲁迅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这一,世界名著之一。

读过《阿Q正传》的人都应该明白,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巨大的艺术功力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深刻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现象,展示了时代的真实面目,从另一个侧面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过程,总结了历史的教训。

一、精神胜利法

阿Q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也没有固守的职业,靠打短工为生,过着爱剥削、受压迫的悲惨生活,但在精神上,他是“伟大”的胜利者。用“精神胜利法”把痛苦当成快乐,把失败说成胜利,聊以自慰,求得自足。“精神胜利法”——阿Q主义,成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从“估量对手,口纳的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阿Q不论怎么样都是吃亏的时候多。于是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多“英雄主义”,打不过别人,说“儿子打了老子”,于是“心满意足”的走了,仿佛自己的行为很“高尚”。

阿Q的行为,不得不让人为之呼悲,但悲何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官僚土坤们横行霸道,外侵者蛮横无礼,“假洋鬼子”甚是猖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深受其害。

鲁迅以犀利的笔锋,痛责了时代的统治者的无能,更鲜明的提出了像阿Q这一类人的没有“自由”可言。

二、革命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一人,开创了文学的先锋力作,他同情农民的遭遇,更关心农民的命运。

作者通过阿Q这一形象,艺术性的表现了时代的变化和缺点、建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疾苦。

阿Q听说有人要革命了,虽然阿Q不明确革命的目的所在,但最根本的是改变自己的受压迫、受剥削的状态。“孤身一人,难成大事。”何况是阿Q——一个时代的社会下层的落后者?他虽然要造反,“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他要做。”他对命的理解是“革命,革命,革他妈妈的命。”不难看出,他不了解革命的真正意义所在,只知道是想改变自己,可根本的道理,他不明白。只知道,中国要革命了,便随声附和起来。

从革命一事,人们便知晓了阿Q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无知,从侧面揭露了深受压迫的农民,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专受有“文化”之人(赵家的人),”的欺压。“特别是赵家的人,进了学堂了,还所幸跑到外国去了,而且也把头发也剪了,搞得他老娘的哭了几次,老婆也上呆了几次。”这就是封建地主与农民的不同之处,之所以受到压迫、爱到剥削,根本的原因在于此。

三、生计问题

《阿Q正传》的艺术表现独具特色,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如阿Q,靠打短工为生,“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居无定所,这些问题,是当时存在的普遍现象,农民打短工,也是帮地主阶级、统治阶级,为什么?为了生活。那个时代,农民吃不饱穿不暖是很正常的事,阿Q在为赵家做短工时,不缺吃,不愁穿。然吃的穿的不太好。而他们的命运就这样被统治者、地方阶级们驽驭着,当有一天,看你不胜眼,用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把你解雇了,你耐他何?

所以,当时的农民们,生计问题总是先考虑,话说“人是铁,饭是刚。”、“民以食为天”。怎么会不考虑?

这些不难看出来,鲁迅笔下阿Q的生计问题,便是当时全体农民的生计问题。用讽刺的手法,显出了痛恨地主阶级、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

四、结局

《阿Q正传》作者给了一个“美满的结局”,阿Q赴法场,“解脱了。”作者用心理描写,把阿Q形象完美的展露了出来,“开始不急,后来急了。两眼发黑,耳朵嗥的一声,似乎发昏了。”,“这不是杀头吗?”、“那时候为什么不多唱点?”等,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完全失去了“意识”的人。

鲁迅还喜欢用漫画、夸张的手法,阿Q与小D的“龙虎斗”、与王胡的比捉虱子,就像一幅生动的漫画,让人觉得新鲜且好笑,但是在笑过之后,想想又十分难过。他们是同胞,同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对象,为何不去打敌人,反而互相撕打,反而瞧不起自己,好的不比,反而比脏的、丑的?

《阿Q正传》的结构严谨、完整,情节波谰起伏。既有中国传记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又有新变革和创新。幽默的背后,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