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26 20:00:13

【教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的一篇文章,属精读课。课文语言如诗歌一般,简洁精练,长短交错,铿锵悦耳,充满激情,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体会到闻一多先生崇高的精神品格。

【设计理念】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说、议、辩、争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启发引导,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并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内容。

2、培养学生品味文中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点语句、关键词语,并探究其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闻一多先生(板书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整体感悟

1、在朗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的情况,并正音。

2、听一听全文朗读,在听读中探究问题:

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要求:⑴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

⑵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一分钟后,回答问题;

⑶ 学生相互评议、补充,并归纳讨论意见: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三、研读与赏析

1、教师导学:

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富有感情、音乐美的笔调,来感受这位“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说”和“做”,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语句、词语进行研读,通过研读,对语句、词语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会有更好的品味,从而更贴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品味探究:

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品味

⑴ 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作者是从哪些材料来表现的?

⑵ 闻一多先生是个优秀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材料上?

要求:① 学生自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探究;

② 朗读要在感情,重音突出,语速适中,语调恰到好处;

③ 让学生评议然后归纳板书:

《唐诗杂论》

学 者 《楚辞校补》

《古典主义》

闻一多

起稿政治传单

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3、合作探究

⑴ 探究品味作为学者部分的内容

① 推荐一位同学朗读第三至四自然段;

② 找出刻画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的作用。

要求:Ⅰ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Ⅱ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参与点拨、引导;

Ⅲ 学生互相评议、补充,且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内容丰厚,气势流畅,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心轿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精当、凝练。

⑵ 探究品味作为革命家部分

① 各自朗读作为革命家部分的内容,找出自己喜欢并感到深刻印象的语段;

② 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抓住关键性词句,说一说它们表达感情的作用;

学法指导:

Ⅰ 对以上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并注意这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进行解读;

Ⅱ 对喜欢的语段要抓住重要的目标,展开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Ⅲ 学生相互评议发言,小结学习成果。

四、体验与反思

1、阅读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对文章的内容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大家讨论。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人只有贡献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五、巩固拓展

请你列举一首闻一多先生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六、评议总结

1、自结学习收获,评议参与学习的自主性;

2、教师面对学生用声情并茂的语调总结: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他潜心学术,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作为革命者他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