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往事》阅读附答案

《往事》阅读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9 14:27:11

往事(十四)

冰心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每次和朋友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一夜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河,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彻底地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系到何处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啸……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么讲?”

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我的话太乏味了,楫的头渐渐的从我的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轻轻地将他放在竹塌上。

涵忽然说:“也许是我的书看得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诗人上,他们的谈锋便转移到别处去了,——我只默默地守着楫坐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的寻味——思想。

小题1:涵说海的女神“艳如桃李,冷如冰霜”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小题2:涵和杰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海的女神”这一形象加以描述的?(3分)

小题3:怎样理解“海太大了,我太小了”的含义?通过这句对话,你认为三弟楫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小题4: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作者所说的“海化”青年应当具备哪些品格?(6分)

小题5: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小题2:(3分)海的女神的容貌、装束(穿着)、动态三个方面。

小题3:说出了海宽广的品格;与大海相比人的渺小;凸现作者以海寄托自己之志。(3分) 可以看出“楫”是个天真、机灵、有点哲学头脑的儿童形象。(2分)

小题4:(6分)冰心与三个弟弟在院子里圈坐乘凉聊天,谈到海,为海塑像,并从海的女神的丰姿中寻悟人生的理想境界。(2分) 温柔、沉静、超绝、威严、神秘有容、虚怀广博。(4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5:首尾呼应。(1分)好处:(1)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海对“我”思想的深刻影响。(2)开头两次提到嫌海太单调了,常因此搁笔无语,结尾以反复的寻味作结,启迪读者去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美和潜在的能量,进一步拓展了文章内涵的容量和情感的深度(每点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找到此句所在文中的位置,阅读上下文内容,抓住“艳”“冷”两字,在上下文中搜寻意义相关的句子摘引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描述“海的女神”形象的文段即第六、七两段,分析描写的内容,从描写的角度来概括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文中写“楫”的文字并不多,找到文中有关内容:(楫)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我)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以此概括“楫”这个孩子天真的形象。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第三、四段“一夜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啸……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两句来概括事件。在文中找到“海化青年”一词所在的位置,即第十三段“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从中摘选关于“品质”的词语作答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理解,文首文尾作者都写到对“海”的态度,点明前后呼应的方法。文首作者说“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而文章最后作者又阐发了由海感想到的诸多的人生认识,由平凡之中见不凡之意义,从文意的加深和对作者的启迪作用来概括这种写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