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答案:《悲悯生命 》(含答案)

阅读答案:《悲悯生命 》(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9 16:05:24

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悲悯生命

毕淑敏

科技发展了,现代人读的是电子读物,乘的是波音飞机。作家,比以前不好当。你能看到的书,他人也能看到。你能参观的自然景点异域风光,别人也许去过的更早更多。从前的诗人,骑一小毛驴,走啊走,四蹄就踏出一首千古绝唱。现在你就是跨着登月火箭,也是干抓一把火山灰阑珊归来。

也许是不自信,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我将笔触更多地剖向我所生长的土壤,目光关注危机四伏的世界。

写作长篇小说,是一个作家的光荣与梦想(绝无贬低专写短篇小说的大师的意思)。几年前,当我决定开始写作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具体写什么内容,一时拿不定主意。经过多年储备,很有几份材料,是可以写成长篇小说的。它们像一些元宵的胚芽,小而很有棱角地站在我的糯米面箩里,召唤着我,期待着我均匀地摇动它们,让它们身上包裹更丰富的米粉,缓缓地膨胀起来,丰满起来,变得洁白而蓬松,渐渐趋近成品。

委实有些决定不下。想写这个,那个又在诱惑。放下这个,又觉得于心不忍。后来我很坚决地对自己说,既然对我来说,哪个都敝帚自珍,就想一想更广大的人更迫切需要什么。我是一个视责任为天职的人。这样一比较,对于毒品的痛恨和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就凸现出来。也许是我做过多年医生的经历,同病人携手与死亡斗争,我无法容忍任何一丝对生命的漠视与欺骗。也许是我在海拔5 000米的藏北高原当兵的十几年生涯,使我痛感生命是那样宝贵与短暂,发誓永远珍爱保卫这单向的航程。

一位屡戒屡吸的女孩对我说,她是因为好奇加无知,才染上毒瘾的。我说,报上不是经常宣传吗,你为何置若罔闻?她说,我们不看报,看了也不信。如果你能写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让更多的人早点读到,也许可以救命。

我不相信文学有那么大的效力,就像我当医生的时候,不相信医学可以战胜死亡。但生命本身,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过程。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

整个《红处方》的写作,是离开北京在我母亲家完成的。有朋友问,你写作此书的时候,是否非常痛苦与沉重?我说,不是。当我做好准备进入写作状态时,基本上心平气和。我知道要走到哪里去,何地迂回,何地直插,胸中大体有数。长篇小说是马拉松跑,如果边设计边施工,顿挫无序,是无法完成整体设计的。

每天早晨按时起床,稍许锻炼后,开始劳作,像一个赶早拾粪的老农。母亲为我做好了饭,我不吃,她也不吃。在这样的督促下,我顿顿准时吃得盆光碗净,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大约三个月后,初稿完成了。我把它养在电脑里,不去看,也不去想。又大约三个月后,最初的痕迹渐渐稀薄,再把初稿调出。陌生使人严格。看自己的东西,好像是看别人的东西,眼光沉冷起来,发现了许多破绽。能补的补,能缝的缝,当然最主要的是删节。删节真是个好帮手,能使弱处藏匿,主旨分明。

书出版后,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同我谈他们对小说的理解,我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说,那我就把《红处方》托付给你们了,希望你们郑重地把这件事做好,我想表达对生命的悲悯与救赎。

(1).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悲悯生命”一词的理解。(4分)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含义。(6分)

(1)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

(2)我无法容忍任何一丝对生命的漠视与欺骗。

(3)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

3.文章末尾写到“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7分)

四.语言运用(27分)

12.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A.眷顾 伺候(cì) 怯生生(què) 电饼铛(chēnɡ) 信手拈来(niān) 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 愠色(yùn) 闹别扭(biè) 歼击机(jiān) 色厉内荏(rěn) 闭目塞听(sè)

C.遴选 舛误(chuǎn) 煞风景(shā) 飞扬拔扈(hù) 焚膏继晷(ɡuǐ) 别出机杼(zhù)

D.做梗 咋舌(zé) 处方药(chǔ) 独角戏(jué) 长吁短叹(xū) 嘁嘁喳喳(chā)

13. 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1)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生命都源于同一种原始生命形式的____ 在DNA中得到了证实。

(2)中央财政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仅能使亿万学童享受真正的义务教育的 ________,也会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

(3)“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_____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4)因为有政府的 ________支持,庞大的中国市场和超前的软件设计做后盾,所以我敢向微软叫板。

A.推想 权利 反应 鼎力 B.推想 权力 反应 全力

C.设想 权力 反映 鼎力 D.设想 权利 反映 全力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B.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C.联通版iPhone 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D.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

15.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时隔半个月,冰岛火山灰卷土重来,国际航空巨头们在天灾面前损失不可估量。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继4月中旬第一次爆发后,不出所料,7日再次剧烈喷发,腾起灰黑色蘑菇云,于是,有人大放厥词,认为全球经济会受到火山灰威胁而再度陷入困境。

A.卷土重来 B.不可估量 C.不出所料 D.大放厥词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B.中国足协方面本想策划“皇马”再赛一场,然而随后发生的变故使这一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C.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所起到纽带作用功不可没。

B.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交战激烈程度堪称极致,目前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C.11月9日至12日,中国将出现今秋以来最大范围降水情况。降温雨雪天气范围将波及除西藏、云南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

D.神州6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各分析系统和有效载荷性能稳定,运行良好,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和科学数据。

18.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B.被业界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将于今日下午三点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开板仪式,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将出席开板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证券界人士将齐聚一堂,共庆中国资本市场这一历史性事件。

C.麦迪逊饭店在华盛顿的名声是与它曾经接待过难以计数的访问美国的政府首脑和要人分不开的,可以说,它实际上是经常被政府租用的国宾馆。

D.张老师家今年搬到了钓鱼台小区,上班路远了。我问他从家到单位得用两个小时吧,他说两个小时到不了。

19. 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另选一个词概括你所追求的境界,并加以说明。(3分)

示例:平谈,是一种境界。高山无语,深潭无波。不是平庸之平,也非乏味之淡,而是内心的平和,是物我两忘的淡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

8月3日电 执行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在北冰洋边缘海域当地时间3日清晨6点45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2点45分),遇到此次北极之旅的首个浮冰区。

“雪龙”号于8月2日驶入楚科奇海进行考察作业。3日清晨,楚科奇海上寒风袭人,雾气弥漫。当“雪龙”号沿西经168度航行到北纬69度35分时,驾驶室发现前方出现大片白色浮冰。随着“雪龙”号不断向北推进,十几分钟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浮冰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船长王建忠说,作为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能以1.5节航速(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连续从厚度为1.1米的冰体中破冰前行,目前遇到的这种“年轻”浮冰对“雪龙”号船体基本不会造成损伤。

五.作文.(60分)

著名的国学大师黎锦熙,民国头十年在长沙边任教边办报,报社人手不够,就请学生帮忙。那段时间帮他誊写文稿的主要有三个人。第一个人老老实实照本全抄,错别字病句都照抄无误,后来这个人默默无闻。第二个人,一丝不苟,认真阅读原文,抄写时把所有的错别字纠正过来并把病句全疏通,后来,这个人成了著名的作家,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词人田汉。第三个人,认真研读原文,对原文的思想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誊写时他只抄写自己认同的句子,其他则一律不抄,后来这个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就是毛泽东。

要求:(1)选准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2)卷面干净整洁,书写规范。


2013届月考一试卷

说明:本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选择题填在答题卡上,主观性试题请用黑色笔书写。

二、 论述类阅读(3题共9分)

谈文化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同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文化根本性的功能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是“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是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

1.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怎能有不能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B.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相互制约。

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

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

1.分析 C(A应是“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B不仅是相互制约,还有相互推动D文雅文化可以影响俗文化,但原文并未提及会变成俗文化)

2.对文中“自觉”和“自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是不密切。

B.俗文化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

C.雅文化因为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能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名种关系。

D.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而成的。

2分析B(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雅俗之别,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影响)。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雅文化和俗文化虽然通过接触、互补、交融,能促使各个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但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进步。

B.当整个社会不再了解、欣赏、关心俗文化,也不再了解、欣赏、模仿雅文化时,表明社会阶层的对立已经较为严重。

C.随着社会的发展,雅文化不断地影响俗文化,俗文化逐渐被雅化,最终会消除雅俗之别,形成雅俗共赏的统一文化。

D.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时间地占领和影响某个民族,它们也会按照文化的规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该民族文化深层的影响。

3.分析:D(A“不能推动”错B范围扩大化,不是“整个社会”C俗文化是大众文化,大众存在,俗文化就不会消逝,见第二段的开头)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四) 古文阅读(19分)

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留岁余,崧亦深德世衡,自处不疑。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我待汝如此,而阴与贼连,何相负也?”拽下械系捶掠,极其苦楚。凡一月,濒于死者数矣,崧终不伏,曰:“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则死矣,终不以不义自诬。”毅然不顾。世衡审其不可屈,为解缚沐浴,复延入卧内,厚抚谢之曰:“尔无过,聊相试耳。欲使为间,万一可胁,将泄吾事。设虏人以此见穷,能不相负否?”崧默然曰:“试为公为之。”

世衡厚遗遣之,以军机密事数条与崧曰:“可以此藉手,仍伪报西羌。”临行,世衡解所服絮袍赠之曰:“胡地苦寒,此以为别。至彼须万计求见遇乞,非此人无以得其心腹。”遇乞,虏人之谋臣也。崧如所教,间关求通遇乞,虏人觉而疑之,执于有司。数日,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崧初不知领中书,虏人苦之备至,终不言情。虏人因疑遇乞,舍崧,迁与北境。久之,遇乞终以疑死。崧邂逅得亡归,尽得虏中事以报。崧后官至诸司使,至今边人谓之“王和尚”。

元昊之臣野利,常为谋主,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与元昊乳母白姥有隙。岁除日,野利引兵巡边,深涉汉境数宿,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元昊疑之。世衡尝得蕃酋之子苏吃曩,厚遇之。闻元昊尝赐野利宝刀,而吃曩之父得幸于野利,世衡因使吃曩窃野利刀,许之以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吃曩得刀以还,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设祭境上,为祭文,叙岁除日相见之欢。入夜,乃火烧纸钱,川中尽明。虏见火光,引骑近边窥觇。乃佯委祭具,而银器凡千余两悉弃之。虏人争取器皿,得元昊所赐刀。及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但存数十字。元昊得之,又识其所赐刀,遂赐野利死。野利有大功,死不认罪。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军。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世衡卒,乃录其功,赠观察使。

(节选自《梦溪笔谈•补笔谈•权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军 军:指挥作战。

B.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 谮:责备。

C. 崧亦深德世衡 德:感激。

D. 世衡遇之愈厚 遇:对待。

4.B(谮:诬陷)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遇乞终以疑死 余船以次俱进。

C.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D.世衡卒,乃录其功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D(A项,①代词,有人;②副词,或许。B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C项,①介词,被;②介词,替、给。D项,副词,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种世衡临别解下所穿的絮袍赠送给法崧,叮嘱他千方百计求见敌方谋臣遇乞,法崧至敌方按照种世衡的指教去做。

B. 种世衡设计考验法崧,法崧不为严刑拷打所屈。于是种世衡对法崧去间谍的有关事项面授机宜,交代得一清二楚,法崧答应按计去做。

C.敌方怀疑法崧,法崧主管官吏捉住,敌方打开袍子,搜到了藏在领子中的种世衡给遇乞的信。后来还是被遇乞杀死了。

D.种世衡巧妙利用、激化敌人内部矛盾,大大削弱了元昊的战斗力。平定西夏,世衡屡设奇计,功不可没,这一切都为人了解,为人赞叹。

6.A(B并非交代得一清二楚,而是有所保留C不是被遇乞杀死的D生前并不被人了解 )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则死矣,终不以不义自诬。(5分)

译文:

(2)数日,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5分)

译文:

7.(10分)

(1)我是个男人(男子或大丈夫)。您听信坏人的话,想要杀我,那就杀死我吧,我终究不会用不义之事来诬陷自己。

正确译出大意给2分,“丈夫”、“见杀”、“自诬”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几天后,有人打开(世衡所赠的)絮袍领子,在领子中得到世衡给遇乞的书信,言词十分亲密。

正确译出大意给2分,“发”、“书”、“款密”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种世衡刚刚建造青涧城,有位紫山寺的僧人法崧,刚正果敢有谋略,以义正刚烈自称。种世衡邀请他安置门下,任凭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按需要而供应财物不计算。法嵩酗酒狎妓赌博,什么都干,种世衡对待他更加优厚。留了一年多,法嵩也深深感激种世衡,自己安处无疑。一天,种世衡忽然发怒对法嵩说:“我这样待你,你却暗中和敌人勾结,为什么背弃我呢?”把他拖下加刑具捆绑拷打,受尽了痛苦。总共一个月,有多次他差一点死去,法嵩终究不认罪,他说:“我是个男人。你听坏人的话,想要杀我,那就杀死我吧,我终究不会用不义之事诬陷自己。”他坚定地不顾一切。种世衡知道他不能屈服,为他解开捆缚让他沐浴,又把他请进卧室内,深情地安抚向他道歉说:“你没错,我姑且试试你罢了。我想让你做间谍,万一被威胁,将要泄漏我的事。假如敌人用这种方式逼迫你,你能够不背弃我吗?”法嵩默默地说:“我试着为你做吧。”

世衡给他丰厚的礼物,打发他去(执行任务),把几条军事机密告诉法崧说:“可以以这个为凭借,仍然给西羌送假情报。”(法崧)临走时,世衡解下所穿的絮袍送给他说:“胡地特别寒冷,以这件衣作为分别纪念。到那里,要想一切办法求见遇乞,不是这个人就不能得到胡人的实情。”遇乞,是胡人的谋臣。法崧依照(世衡)教的(方法),辗转求见遇乞。胡人发觉了,怀疑他,(将他)抓到官衙里。几天(后),有人打开(世衡所赠的)絮袍领子,得到世衡给遇乞的信,言词十分亲密。法崧当初不知道衣领中有信,胡人对他用尽了刑,(他)始终不讲实情,胡人于是怀疑遇乞,放了法崧,(把他)放逐到北方边境。很久之后,遇乞最终因受怀疑而死。法崧偶然得以逃回,得到了敌人所有的情况来报告宋朝。法崧后来官至诸司使,到现在边境上的人都叫他 “王和尚”。

元昊的大臣野利,经常是元昊的谋主,镇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和元昊的乳母白姥有嫌隙。除夕日,野利带兵巡视边境,进入汉境以内好几个晚上,白姥趁这个机会就诬陷他要叛乱,元昊也怀疑他。世衡曾经捕获蕃酋长的儿子苏吃曩,非常优厚地对待他。听说元昊曾经赐给野利宝刀,而吃曩的父亲深得野利的宠幸,世衡于是让吃曩去偷野利的刀,答应给他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吃曩偷到刀后回来,世衡于是高声宣扬野利已经被白姥诬陷死,在边境上设立祭坛,写好祭文,叙说岁除日相见之欢。深夜,就火烧纸钱,平野一片明亮。外族敌人看见火光,带领骑骑兵到边境来窥觇。世衡于是假装抛弃祭具,而且银器共千余两全都扔掉了。外族敌人争着抢取器皿,找到了元昊赐给野利的刀。等到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只存数十字。元昊得到这个烧残的祭文,又认识他赐给野利的刀,于是就赐野利死。野利有大功,死不认罪。从此君臣猜忌对方有二心,以至不能让他带领军队指挥作战。平定夏的功劳,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不是很了解详情。世衡死后,才记录下他的功劳,赠观察使。

(五) 古诗鉴赏(11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8.这首诗的颈联综合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颈联的具体内容进行赏析。(6分)

8答案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每点手法1分,分析1分)

9.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全面分析诗中丰富的情感。(5分)

9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每点1分)

(六) 默写(7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7分)

(1)独学而无友, 。(《礼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4)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10答案(1)则孤陋而寡闻 艰难苦恨繁霜鬓

(2)有暗香盈袖

(3)灯火阑珊处 小弦切切如私语

(4)栗深林兮惊层巅 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 文本阅读

11.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悲悯生命

毕淑敏

科技发展了,现代人读的是电子读物,乘的是波音飞机。作家,比以前不好当。你能看到的书,他人也能看到。你能参观的自然景点异域风光,别人也许去过的更早更多。从前的诗人,骑一小毛驴,走啊走,四蹄就踏出一首千古绝唱。现在你就是跨着登月火箭,也是干抓一把火山灰阑珊归来。

也许是不自信,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我将笔触更多地剖向我所生长的土壤,目光关注危机四伏的世界。

写作长篇小说,是一个作家的光荣与梦想(绝无贬低专写短篇小说的大师的意思)。几年前,当我决定开始写作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具体写什么内容,一时拿不定主意。经过多年储备,很有几份材料,是可以写成长篇小说的。它们像一些元宵的胚芽,小而很有棱角地站在我的糯米面箩里,召唤着我,期待着我均匀地摇动它们,让它们身上包裹更丰富的米粉,缓缓地膨胀起来,丰满起来,变得洁白而蓬松,渐渐趋近成品。

委实有些决定不下。想写这个,那个又在诱惑。放下这个,又觉得于心不忍。后来我很坚决地对自己说,既然对我来说,哪个都敝帚自珍,就想一想更广大的人更迫切需要什么。我是一个视责任为天职的人。这样一比较,对于毒品的痛恨和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就凸现出来。也许是我做过多年医生的经历,同病人携手与死亡斗争,我无法容忍任何一丝对生命的漠视与欺骗。也许是我在海拔5 000米的藏北高原当兵的十几年生涯,使我痛感生命是那样宝贵与短暂,发誓永远珍爱保卫这单向的航程。

一位屡戒屡吸的女孩对我说,她是因为好奇加无知,才染上毒瘾的。我说,报上不是经常宣传吗,你为何置若罔闻?她说,我们不看报,看了也不信。如果你能写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让更多的人早点读到,也许可以救命。

我不相信文学有那么大的效力,就像我当医生的时候,不相信医学可以战胜死亡。但生命本身,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过程。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

整个《红处方》的写作,是离开北京在我母亲家完成的。有朋友问,你写作此书的时候,是否非常痛苦与沉重?我说,不是。当我做好准备进入写作状态时,基本上心平气和。我知道要走到哪里去,何地迂回,何地直插,胸中大体有数。长篇小说是马拉松跑,如果边设计边施工,顿挫无序,是无法完成整体设计的。

每天早晨按时起床,稍许锻炼后,开始劳作,像一个赶早拾粪的老农。母亲为我做好了饭,我不吃,她也不吃。在这样的督促下,我顿顿准时吃得盆光碗净,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大约三个月后,初稿完成了。我把它养在电脑里,不去看,也不去想。又大约三个月后,最初的痕迹渐渐稀薄,再把初稿调出。陌生使人严格。看自己的东西,好像是看别人的东西,眼光沉冷起来,发现了许多破绽。能补的补,能缝的缝,当然最主要的是删节。删节真是个好帮手,能使弱处藏匿,主旨分明。

书出版后,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同我谈他们对小说的理解,我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说,那我就把《红处方》托付给你们了,希望你们郑重地把这件事做好,我想表达对生命的悲悯与救赎。

(1).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悲悯生命”一词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表面上是对重点词语的考查,实际上是对整体文意的把握。通读全文,理解作者毕淑敏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关注人性的回归,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

11.(1)【答案】 ①作者对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关注,充分展现了作者悲天悯人、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②是作者对生命的悲悯和救赎,对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意思对即可)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含义。(6分)

(1)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无法容忍任何一丝对生命的漠视与欺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尽管只有三句话,但是要理解其含义,必须与全文的中心联系起来,结合上下文,对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准确把握,才能完成好这道题。如第一句的含义必须联系后一句“我将笔触更多地剖向我所生长的土壤,目光关注危机四伏的世界”才能更好作答。第二句必须注重“漠视”“欺骗”的理解。第三句中的“手中的笔”指的是作家慈爱和悲悯的内心情怀,“与生命对话”就是对人类生命的关爱和拯救。

【答案】 (1)作者创作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层思考。(意思对即可)

(2)作者对浪费生命、挥霍生命甚至破坏生命现象的揭示和痛惜,表明她极度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意思对即可)

(3)作家用慈爱和悲悯的情怀,执著于人类生命的关爱和拯救。(意思对即可)

3.文章末尾写到“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是分析文章内容的前后关联,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悲悯和尊重,肯定人生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文章的最后进一步突现出来深化主题。

【答案】 ①作品《红处方》是对人类屡禁不止的吸毒现象的描写,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很多电视台多次联系;②作者迟迟不答应,可以看出作者对此部作品特别重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和尊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③作者这样写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卒章显志。④表达作者关爱人类、尊重生命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前三点各2分,最后一个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