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答案:罗素最终以政治学……(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罗素最终以政治学……(含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4-04-23 15:33:3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罗素最终以政治学完成了他对伦理学的探讨。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过渡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罗素从来就不是为了建立伦理学体系而谈伦理学的。他的伦理视野并不像一般伦理学家那样限于个人、他人、社会的范围,而是扩展到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在本书中对政治学的思考,也不是意欲研究政治学的理论问题,而是着重探讨了与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具有紧迫现实意义的政治问题。罗素首先回顾了自文明开始以来有组织的激情冲突,讨论了这种冲突造成的人类幸福的损失,力图找到冲突的原因,为苦难中的人类指出一条道路。

罗素看到,迄今为止人类用自己的知识创造出这样一个可悲的世界: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而大多数人却过着比野生动物还悲惨得多的生活;人类心灵的构成目前仅仅适应以狩猎为生的阶段;人类的智力和想象力并没有增进人类的幸福,甚至无法使它保持在人猿相揖别时的程度;人类用远见缔造了政府和军队,而它们的建立却旨在保护掌权者的财产权,使他们能够骄奢淫逸地生活,大多数人则以更艰苦的劳作换取比原始状态下还少的报酬。天灾人祸频频向人们袭来,各种可怕的战争威胁笼罩在人们头上,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人类的不幸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全部苦难的总和。

罗素认为,人类命运多舛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激情(即冲动和愿望)的冲突。除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之外,人在政治上的愿望主要有四种;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和权力欲。占有欲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或者说是对财富的权利。它是无穷无尽的动机之一,不管你可能获得多少,你总是希望扶得更多。满足是一种永远逃避着你的梦想。竞争心是更为有力的动机,它使人们宁愿忍受贫困也要把竞争对手搞垮。虚荣心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动机,它随着受到的滋养而增长,但权力欲是压倒一切的,这种欲望随着权力的体验而迅速地膨胀。人类的这些愿望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也会因此而不得安宁。

然而,人类不应因此就对自身悲观失望,把自己看成是黑暗的、野蛮的,看作恶魔力量的化身,看作尽善尽美的宇宙面孔上的一个污点是很容易的,但却不是全部的真理。人,正如俄尔甫斯教派所言,也是星罗棋布的苍天之子,人的躯体尽管同天体世界的伟岸身躯相比是微不足道和软弱无力的,但人类却具有一经产生就惊天动地和辉煌无比的巨大能量,她能够映照出整个宇宙世界,以想象和科学知识跨越时空的千山万壑。人类的激情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材料,它能够为环境、教育和机遇所影响。政治上的各种愿望既可以引向有益的行为,也可以引向有害的行为,倘若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为各种激情找到无害的出路。

人类,不仅要把大自然看作自身的敌人,把人生看成一场制服大自然的斗争,而且要以体现自身特质的精神去超越现实世界,构造新的幸福的世界,人类的出路就在于改变激情,改造自身。

这是罗素伦理思想的真谛。

(节选自《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前言》)

1.对第一段画线语句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素不是为建立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而是在为人类寻找出路,因此由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也就顺理成章。

B.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他人和社会,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C.在罗素看来,从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是合乎情理的,因此,罗素不想为了建立封闭的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

D.罗素之所以不想建立一个封闭的伦理学体系,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过渡到对政治学的研究,就无从为人类寻找出路。

2.下列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概括罗素伦理学的重要特点——和政治学关系密切,突出罗素伦理学实践性强这一主要特征与其伦理研究的目的。

B.第二、三两段介绍罗素伦理学的主要内容,第二段陈述其对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反思,第三段陈述对人类苦难根源的分析。

C.最后三段批评罗素对人类前途的看法:人类如果不能为激情找到出路,就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充满了悲观主义的色彩。

D.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一总”结构;正文部分则采用了层进结构,基本上吻合于“是什么—为什么一怎么样”这一思路。

3.下列对罗素伦理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平等的现象,现行的政治制度只是旨在保护少数人的特权,这一切都是人类用知识创造的,所以知识即罪恶。

B.人类之所以充满苦难,是因为具有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与权力欲这四种基本愿望,只要它们不会消失,人类就不得安宁。

C.人类要追求“全部的真理”,不要盲目妄自尊大,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尽善尽美的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软弱无力和满是污点的。

D.人类要建设一个幸福的世界,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样要征服自己,其核心就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将自身的激情引向有益的行为。

1.A 【解析】本句阐述罗素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和政治学关联密切,不是为伦理而伦理,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的问题,政治学研究的是“制度”的问题,个人的幸福只有在合理的制度中才能得以实现,这是罗索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命题。B项答非所问,表述的是罗素的“伦理视野”开阔,而非其伦理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关联。C、D两项都有颠倒因果的错误。

2.C 【解析】错误有一处:第一是四、五两段表达对人类前途的看法,最后一段是总结;第二是罗素认为人类可以为激情找到出路,对人类的前途是乐观的。

3.D 【解析】A项无中生有,人类用知识创造的社会固然充满了苦难,不等于知识本身是罪恶的。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不会满足”而非“不会消失”,愿望的满足固然可能通过“有害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有益的行为”。C项曲解原意,原文是说人类要对白身有信心,通过白身的努力可以改变世界,政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