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

更新时间:2024-03-29 07:22:30

《雨点儿》这篇课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很好的课例。而文章采用的对话形式又是学生熟悉、喜爱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还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空间,有利于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本案例就是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性格特征来设计的,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教师把握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文本内容,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性格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安排教学环节:

教师以学生情感活动为主线,以“质疑、探究、感悟”的学习思维方式驾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如教师设计让学生问雨点儿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答案。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体验、思考,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

2、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本案例,教师便力求设计一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从最初的质疑引入到课文重点部分的自读自悟,直到最后的情感互动、思维感悟、主题升华,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策略来保持学生的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体现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效地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3、充分、有效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性、鲜明性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本课教学的课件,把形、声、色、光、情、意融为一体,创设了一个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教学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孩子将课文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孩子们情感活动的过程,成为能力培养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大、小雨点儿的对话贯穿着全文的教学,真正让孩子和雨点儿交朋友,融入到文本中去。从孩子们跟随雨点儿到有花儿有草的地方和没有花儿没有草的地方直至最后看到雨后的景象,使孩子有情感的体验等,都可以看出教师课件设计的匠心独运,体现教师对文本的再创造。

4、力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本案例教师设计了诸如“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等等,都力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5、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增加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

在新词的教学上,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互助理解及看图、看表演等方式来感受词语,如学习“数不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还有哪些东西数不清,理解“飘落”一词看纸片飘落表演,并说说在生活中看见什么东西飘落下来。教学中还设计了读文的各种形式,力求在诵读实践中加深体验与领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如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文评星等都体现了对语感的训练。

6、重视学习中的情感作用,与学生真诚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是人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童话里的事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看一看,读一读,知道了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明白了雨水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从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动,都可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感和健康的环保意识。

7、力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可见一斑。但从实际操作过程看,还缺少深层次的发展。特别是合作学习体现不够明显,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