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练习题 > 考前练习 >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28 18:25:08

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X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烟榻(tà) 月晕( yùn) B. 意蕴(yùn) 清沁(qìn)肺腑

C. 蕴藉(jí) 流弊( bì) D. 尺牍( dú) 咬文嚼(jiáo)字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而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B.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除了述“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之事,更写出了茶美泉清人惬意的韵味,可谓巧用联想义的典范。

C. 善用文字的联想意义,常常能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然而,一旦被滥用,再神奇的词语,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D. 俗滥的思想情感源于俗滥的语言,因此,只有在文字的运用上煞费苦心,才能写出上乘的作品。

3. 对文意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的文字通常追求精确;而文学的文字则一定要顾到每个字的联想意义,而联想意义又是很难把握的。

B. 在文字运用方面习惯于走熟路,不愿创新,这样的人是与文艺无缘的。

C. “套板反应”是文艺创作的大敌,它甚至影响着人的生活态度。打倒这个敌人,需要顽强的毅力、勤奋的精神和谨严的作风。

D. 咬文嚼字是一种谨严的精神的体现,它不但是对作者的要求,也是对读者的要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选择题12分,翻译题10分)

妖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耎。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尤甚耶!”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4.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我十金,当代禳之 祈祷消灾

B. 劝罄橐以哀之 尽,耗尽

C. 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高

D. 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 差错

5. 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B. 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C. 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D. 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公听到卜者预言自己有危险以后,亲自占卜,卜者断言他三日内将死。

B. 于公不愿意出十金给卜者,说明他识破了卜者的诡计;第三天,他倚剑待旦,说明他对卜者的预言还是颇为忌惮,却又不甘于俯首认命,具有一定的抗争精神。

C. 于公眼疾手快,把卜者派来的第一个小纸人砍倒在地,然后用蜡烛点燃烧掉了。

D. 作者自称异史氏,以自己的评论为文章作结,应该是取法于司马迁的《史记》。从作者的评论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

7. 翻译画线句

(1)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 (5分)

(2)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重悼师芳

王闿运

初月无端入玉棂,露痕如白又如青。

不成眉样依明镜,遥想啼痕染素馨。

自是长愁甘解脱,未应多慧语娉婷。

文姬死后知音少,吟尽伤心只自听。

【注释】王闿运:晚清经学家、文学家。 师芳:作者四女,婚姻不幸,嫁后早亡。

不成眉样:指年龄尚小。 馨:此处指作为饰物的花。

8. 作者心中的师芳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

9. 首尾两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6分)

(三)默写题

10. 根据提示填空(6分,每空1分)

(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既写抬眼所见的自然美景,清新淡雅;亦暗含潇洒自在、归隐田园之志,颇具象征意味。

(2)《滕王阁序》中“ , ”两句,巧妙化用前人诗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堪称点睛之笔。

(3)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以“ , ”之句状江南女子的浪漫多情和令人销魂之美,极具神韵。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丑陋的伤疤

郭书平

果然不出所料,妻带首次来城的母亲洗澡回来,就好奇地悄悄问他:“你妈肚子上怎么长那么大的疤?”

母亲从未提及过此事,他也不得而知无可奉告。

晚上哄女儿去和母亲睡,女儿突然大叫起来:“我不!奶奶肚子上有很可怕的疤。”显然,妻已把信息透露给女儿。

他狠狠地朝妻瞪了一眼,妻把头扭向一边,假装没看见。

母亲的头一点一点地低下去,脸几乎贴着肚皮,似乎想用整张脸把那一大片伤疤盖起来。

他大声喝叱女儿:“胡闹!”

“别怪孩子,你小时候不也这样吗?”母亲低着头劝解他。

他一时语塞,是啊!小时候,别的小伙伴都喜欢贴着娘的肚子取暖,他则远远地躲着那一大片伤疤。

那晚,女儿的选择是和家里的狗狗睡。

第二天,妻和女儿离开家后,母亲便向他提出回农村老家。

父亲刚刚过世,他动员了邻居和族人,好不容易才将母亲劝到城里来。

“我知道您生气了,小孩子家的,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都活了一大把年纪啦,还有能让我生气的事儿吗?别说是自己的孙女了。”

“那您还走啥哩?”

“想起你桂枝婶家的母狗快下崽了,我也想要一只小狗养着。”母亲不但没有一点儿生气的样子,脸上还露出这段时间少见的笑容,密密的皱纹像水波一样荡漾开来。

“想养狗好啊,咱家有现成的。”

“你那狗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哪一样不比咱农村娃金贵?连洗澡都有那啥……洗狗机,我可碰不起。”

一个月后,在一个普通的小乡村,一座普通的农房里,一位普通的年迈村妇在院子里席地而坐,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抚摸着她消瘦的轮廓。

“吃大锅饭的那年,家里所有的锅碗瓢勺都被搜走了。刚开始还吃过几顿饱饭,没过多久,打的饭就越来越少了。‘大锅饭的馍,活像洋火盒,大人俩,小孩一个,三两岁的摸不着……’后来,集体的大锅饭揭不开锅,连馍也吃不到了,每顿一碗稀汤。我天天饿着肚子,奶水也没了,正在吃奶的娃儿,饿得咬着奶头不放,边咬边嘤嘤地哭,慢慢地连哭的力气都没了。上工时,我偷偷地在开缝的夹衣层里藏一把小米。收工后,我一路小跑赶回家,赶紧找个瓦罐支起来熬粥。我一边熬粥,一边从门缝里紧张地盯着门外。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不准冒烟,一旦被抓住,就得挨批斗。看到一群人凶巴巴地冲进院子,我吓得浑身发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们转了一圈又一圈,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最后才不甘心地离开。看着他们在大门口拐弯不见了,我才敢掀开衣襟,端下放在肚子上的瓦罐,一股烧糊了的肉味呛得我咳嗽不停……”

“这件事只有我和那死去的老头子知道,眼看我也没多大活头儿了,就给你说说吧,省得憋在心里难受。”

那只刚满月的小狗乖乖地依偎在老人的肚子上,静静地聆听着。

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有悬念、有矛盾、有抑扬,情节有起伏,并不平淡。

B. 文章的语言描写极富个性化,人物语言契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妻子的狭隘、女儿的幼稚、“他”的左右为难、母亲的包容坚忍和慈爱都通过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

C. 文章中母亲在说要领养小狗时,不但没生气,还露出了笑容。其实,面对儿媳和孙女的无礼,老人何尝没有生气,只是在儿子面前强作欢颜而已。

D. 文章详写伤疤的来历,既是对母爱的歌颂,也有对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的控诉。

12. “丑陋的伤疤”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 文中多次写到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6分)

14. 文章倒数第四段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选择题共12分,填空题6分)

15.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观x马“老虎”的发迹史,很多人其实早就露出了贪腐苗头,甚至已致民怨沸腾,却仍能安如泰山,甚至扶摇直上,可见我们的人事、监察制度还是存在很大的漏洞。

B.菲律宾亚锦赛和仁川亚运会的失利,使得中国男篮陷入了低谷。这次长沙亚锦赛,男篮的小伙子们可以说是逼上梁山了。最终他们经过奋勇拼搏,拿下了冠军,重登亚洲巅峰。

C.能与久违的老友萍水相逢于异乡,确实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D.对于一个连两分钱都锱铢必较的人,你还指望他会做出什么慷慨大方的事来呢?

16.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旅行中被强制购买逼迫消费,已经不是个别人的恶劣行为,更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只会影响某一地区的旅游行业。

B. 一个人在知识的试卷上可以犯错,甚至不止一次犯错,一辈子犯错;我们到老了都是无知的。但在良知问题上,可能只要犯一次错,我们就万劫不复了。

C. 今年3月,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范秋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市纪委立案调查。范秋明的堕落值得我们每一个基层干部警惕。

D. 广州恒大和大阪钢巴的决战还未开始,两家俱乐部便就恒大的客场待遇问题在亚足联打起了官司。结果亚足联判定大阪钢巴败诉,须支付给广州恒大包括五星级酒店的费用。

17.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具体而言,

①《礼记》中“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

②敬是诚的显相,惟敬可以不逾礼数,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

③诚是前提,无论哪方客人,都须以诚相待。

④最后是见客而喜,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纳是接受和容纳,是拒排的反面。

A.①②③⑤④ B.⑤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④①⑤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节奏和谐,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我们每天都在做决策:早上吃什么, ,项目要不要放弃,钓X岛打还是不打。有的决策无关痛痒, ; ,一步走错就万劫难复。

五.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关于屠呦呦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其中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要算屠呦呦的“三无科学家”身份----无院士头衔、无留学经历、无科学论文。

其实,还有一个“三无”也颇值得关注,即屠呦呦当年干科研时候的“三无条件”----无实验室、无课题经费、无奖金。

以“三无”身份和“三无”条件而获得学术上的巨大成功,这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试就其中一个角度立意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