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练习题 > 总复习 >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辅导四点建议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辅导四点建议

更新时间:2024-04-17 00:25:26

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辅导的四点建议,这四点建议分别为:抓住高考特点,提高复习效率;总结归纳各个考点,注重答题技巧;规范答题习惯,向非智力因素要分;精选模拟试卷,作好临考准备,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一、抓住高考特点,提高复习效率

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考生难免会急躁,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冲刺阶段,我们还有一些知识要学习,一些漏洞需要填补,一些方法还待掌握。面对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我们绝不可急躁、马虎、随便,而应根据高考试题特点,脚踏实地认真细致地去攻克一个个知识堡垒。

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覆盖面广。因此我们要全面复习,系统掌握知识。

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之二,就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到了现在,千万不可钻牛角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偏题、怪题上。

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之三,就是突出对考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来,高考语文凸显开放性和探究性,为考生拓展个性思维和展现自我想象力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空间。考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灵活处理。

考前这段宝贵的时间,盲目做题不可取。我认为做题的目的是深入理解、消化知识点,只有在把握住知识点的本质之后,考生才能真正地做到成竹在胸,笑傲考场。很多考生题没有少做,可是还是不会做题,只要题目一变个形式就傻眼了。更有甚者,只是将各类题型的答题模式背了下来,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意。这样的做法,只是追求表面,而没有抓住本质,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二、总结归纳各个考点,注重答题技巧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有所侧重,及时查漏补缺

语音方面,注意多音字、音近字、成语中的难认字。字形方面,重点辨别常见词语中易混的字。标点符号要在运用中熟练掌握。词义辨析方面,注意把握语素,同中求异;熟语一般在运用中明确它的用法,从多角度分析是否合适。病句要熟记6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诗歌鉴赏:掌握答题规律,规范答题

鉴赏古诗,在整体感知基础上从标题入手,了解写作特点、描写对象等;感受作品中的意象,以理解作品的内容;寻求作者感情的聚焦点以及点出文旨的关键句,以评悟作品的意境;揣摩作品的语言,尤其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着力点,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答案的表述,应结合相关的诗句作简要的分析,而不能抛开诗句作空洞的评论。在题材、主题、意境、风格、感情、表达技巧等方面,分别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用的文学术语,以备临场之需。

3。文言文阅读:消除畏难心理,明确考点

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做好对课本实词的古今异义、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固定格式(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的归纳梳理。要以近三年的高考题为依据,除了弄懂词义、会翻译句子外,还要能归纳文言文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注意高考文言文文体多样化的特点,除人物传记以外,历史散文、小说、序言等都要训练。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所准备,考试时才不会惊慌失措。文言文阅读无论文体怎样变化,考查点是不变的,考前一定要对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逐个落实。

翻译句子一定要直译,一般不提倡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考生应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的说话习惯。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调过来,使一句话完整通顺。若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为通假或者活用,还要注意特殊句式。

4。现代文阅读:提倡精练典型题,培养解读能力

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加之阅读题难度大,耗时多,因此,万不能搞题海战术。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和典型题,尤其是高考真题或典型的模拟题,精析精练,“融会贯通”。在训练中,析文本,理思路,增语感,悟窍门,培养对文章的解读能力,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5。写作:注重积累,学会思考,加强训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考生考场作文最怕无话可写。平时固然应关注现实生活,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社会,把握时代脉搏;考前也应注意结合时政,浏览4月份以前的报刊读物,再结合阅读训练材料乃至学过的课文,这样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写作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虽然要讲究文字功底,但行文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就目前的考情来看,要提高作文质量,必须提高认识水平。尤其要注意辩证思维,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变换角度看问题,追求新视角、新发现;还要突破思维定势,激活思路。

行文前要优化写作流程:

(1)准确、快捷地读懂题目,透视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约5分钟);

(2)根据试题要求,确定作文主旨和所需的主要材料,并列出提纲(约7分钟);

(3)运笔成文(约40分钟);

(4)检查审视,通读文题和文章,一看要求,二看结尾,三看字数,四看谬误,然后加以修改补充。

另外,语言表达应用题一直是高考命题求新、求活、求亮的密集区,语言表达题具有创新性。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提取关键词,拟写广告词,撰写串联词,图文转换,补写开场白,稿件处理,续写歌词等题型均会有所涉及。复习这一部分要灵活变通,注意联系生活,看清要求,认真作答。

三、规范答题习惯,向非智力因素要分

有些考生认为,规范训练应该在平时,考前一个月就应该追求训练的“大运动量”,这个观点其实是极其错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备考更应该讲求规范。平时考试失分,一部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得“不规范”。高考阅卷时,我们发现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中,有的考生因超过字数而丢分,有的考生因遗漏要点而丢分,有的考生因作文不写标题而扣分,有的考生因字数不足而失分,等等。究其原因,都是答题欠规范、无技巧所致。很多考生把时间花在难题上,反而丢了容易题的分数,结果是得不偿失,这也是答题不讲究技巧的表现。

“规范”首先是程序规范。例如试卷完成顺序可以有个人习惯,但必须遵循相应的时间分配原则;作文写作速度有快慢,但审题、构思过程不能省略。部分考生不构思、不列提纲就开始写作,这种粗制滥造得不了高分。最后阶段考生应加强答题规范性、技巧性训练。

一般说来,拿到试卷后要先总体浏览一下,大致想想其难易程度,然后从易到难逐步解答。简答题除了不能出现错字、病句外,还要注意“准确”“简明”的基本要求。“准确”是指紧扣题干要求作答,不“旁逸斜出”,不游离中心;“简明”是指措辞精练,不啰唆。此外,有些题目答案还要注意连贯和得体,以及生动。开放性的题目,则要求有独到的见解,尽量表现自己的个性色彩,切忌毫无主见和创见地人云亦云。

“规范”还包括答题的完整、严密,书写的工整、美观等方面。卷面是你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通过卷面,阅卷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你做题时的心态、思路,尤其是网上阅卷对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考前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做到字迹工整,条理清楚。

四、精选模拟试卷,作好临考准备

临近高考,考生要进行模拟训练和作好临考应试准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搞题海战术。精选模拟试卷,总结规律,注意做题速度,及时发现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改正的办法。用“好”资料,考前突击选用的资料非常重要。我认为进入最后一个月,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是可供选择的,因为每一套高考模拟试卷,都是当地骨干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众多的骨干教师集中在一起,制作的一套题一般都有很高的质量和针对性。选做的题目,要以中等难度和容易题为主,以增强自己的信心。

二是突出重点,有舍有取。必须明确,必考题不等于后期必抓题,像字音、文学常识之类的识记的题目,前期复习多是应该的,而后期则不必花费精力。这时要多抓一抓可以举一反三、迁移发散的题目,多总结要去背诵的文段,适当积累作文素材等。

三是扬“长”避“短”,务求必得。在考试临近前,复习重点应放在自己有把握的部分,“志在必得”,不宜抓“薄弱环节”。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考生,当一件事情越接近终点时,越重要、

越艰难、越关键。考前一个月,需要考生更富有智慧、更踏实有效地梳理总结语文知识,以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