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12:44:43

《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上

教师

 

教学内容

初中小说阅读(九上第三单元第10课)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正好借此引导学生体会环境对推动情节、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教授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激发学生奋进的信念,是融合课内外阅读教学的一篇佳作。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小说三要素有了相应的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也有所积累,所以让他们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在自读中圈点勾画以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听读个别段落中进入情境以体会作品意蕴,在对比中联系实际谈、写体验成长的感受,这些要求都具有实操性,每个学生只要用心品读、积极参与,就会学有所获。

教学策略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来构建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目标,利用与教案进度相配套的学习卷检测、巩固当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 识与能力:概述小说内容,分析标题含义,积累精词妙句。

过程与方法: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尝试把握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运用

鉴赏小说的方法进行迁移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激发他们顽强奋进的信念。

教学重点

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挖“在孤独中成长、坚强”这一内蕴。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设计

一、

激情导入

开启新课《孤独之旅》

欣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学生在听中感受语文味

2分钟

二、初识孤独之旅

1、作家简介

2、分析标题

给出不同的标题

体会标题妙处

4分钟

三、走走孤独之旅,聆听孤独心声

引导学生概括内容,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概述孤独之旅,通过填表格的方式领略沿途风景和旅人心情

把握小说三要素的关系

19分钟

四、感悟孤独之旅,体味孤独之美

指导学生朗读精彩片 段,理解“孤独之旅”的内涵

1、 与《丑小鸭》对比阅读,感悟主题

2、 拓展延伸,讲述孤独的情景和感受

学会迁移阅读,理解小说主题,激起情感共鸣

15分钟

五、布置作业

 

1、完成《阅读感悟》从“基础识记”和“问题探究”部分。(全体)

2、有兴趣的同学课外阅读《草房子》。

   
               


































《孤独之旅》教学简案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为此,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 读个 别段落 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对比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情感: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挖“在孤独中成长、坚强”这一内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欣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听)

二、初识孤独之旅——了解作者,分析标题(说1)

1、作家作品

2、分析标题

提问:根据你自己的预习和理解,能否给出不同的题目?

明确:其他题目确实与人物、情节或主题思想等相关,却使读者的想像空间受到 局限。

三、走走孤独之旅,聆听孤独的心声——把握小说三要素的关系

1、了解孤独之旅

速读课文,思考: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启示学生,先指明主人公,再概括核心事件,再想想为什么,结果如何?)(可借用预习提示)

2、领略沿途风景和旅人心情

跳读课文,思考:随着旅途的展开,小康看到了哪些景物及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文中找出相关语 句填写表格,分成四个小组,找鸭群与芦荡的景物、心理描写)

旅途(情节)

风景(环境)

心理(人物)

刚离家时

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2段)

失落、茫然、不情愿

撑船路上

鸭群:

(反衬)寂寞 (正衬)恐惧

初到芦荡

芦荡:

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芦荡生活

(当杜小康习惯、适应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浮云、“浩浩荡荡的芦苇”和炊烟时(33段)

不再忽然地恐慌

(勇敢地面对孤独)

遇暴风雨

“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36-37段)。

(与暴风雨搏斗表现了杜小康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

3、通 过旅程中人物由恐慌到坚强 的心理变化轨迹,我们可看出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小说三要素相互作用。特别是环境,对其它两个要素都起重要作用。

四、感悟孤独之旅,体味孤独之美——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对比阅读:老师从杜小康身上,看到了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的影子。

(齐读)“不过从蛋壳里爬出的那只小鸭太丑了,到处挨打,被排挤,被讥笑,不仅在鸭群中是这样,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孤独

(女生 读)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自己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他现在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鸟儿。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他扇动翅膀,伸直细长的颈项,从内心里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男生读):“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幸福

2、拓展延伸(说2)

在面对孤独时,杜小康和丑小鸭都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在孤独中成长。 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时的情景和感受。

五、布置作业(写与读)

1、将课堂所讲的孤独的情景与感受变成书面作文片段。(仅限于课堂未来得及发言者)

2、完成《阅读感悟》从“基础识记”和“问题探究”部分。(全体)

3、有兴趣的同学课外阅读《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