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世界的边沿在哪儿》教学设计汇编

《世界的边沿在哪儿》教学设计汇编

更新时间:2024-04-25 13:58:36

《世界的边沿在哪儿》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会认文中的生字并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

2.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杨卡对“世界的边沿在哪儿”的思索与探寻,感受杨卡那份纯真执著的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意境,体会情感,升华感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杨卡对“世界的边沿在哪儿”的思想与探寻,感受杨卡那份纯真执著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又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在课前将课文读熟并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字义问题,解决不了的记在预习本上,课上交流。注意几个字的读音:薄薄的 黑黝黝 土岗儿

理解以下生词的意思:参差不齐 黑黝黝 渲染)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有没有傻傻地想过,只要沿着上学的小路一直奔跑,就可以跑到天边找到太阳的家;只要沿着放学的路一直追赶,就能把准备“下班”的太阳又重新追回到天空中……世界有边沿吗?世界的边沿在哪儿呢?现在,让我们跟着杨卡一起去山间奔跑,一同去寻找世界的尽头吧!

设计意图:精炼的导入是吸引学生最直接的方法,为学生走进杨卡的心理世界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交流感悟。

1.交流预习时的遗留问题。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中心话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静心默读课文:

中心话题:

“世界的边沿究竟在哪儿?”小杨卡为了找到这个问题,作了哪些努力?你认为小杨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边读边勾画,做好批注。

预设点:

1.感受小杨卡那份强烈的好奇心。(分两个层次:一自己探寻 二向身边的亲人探寻)

“他那一双浅蓝色的眼睛,惊奇的环顾四周。他的好奇心是没有止境的:这些出现在天边的过路人从哪里来?他们在道路的另一端消失不见了,到哪里去了?杨卡聚精会神地望着那一条条带子般的、沉默不语的道路。”

“我自己会搞清楚的!靠自己的本事来搞清楚它!”

引导学生读出杨卡的那份好奇心。体会杨卡是一个对自然充满了强烈好奇并执着探寻的孩子。

2.杨卡向太阳探寻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杨卡对自然界细致的观察以及作者对太阳的精彩描写。

反复诵读并交流感受:

“夏天,太阳很早就从山的那一边升起来,给河边的赤杨树镀上了一层金黄。——杨卡怎么也看不够。”

除了感受杨卡善于观察以外,还有感受作者对太阳等景物的精彩描写。

3.杨卡朝着太阳跑了起来,他多么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呀!引领学生体会杨卡的内心世界。

“杨卡望了望嘎嘎叫着的鹅群,又朝树林那边望了望——四处空旷无人,在太阳落山以前,寂静笼罩着一切。太阳伴着红色的晚霞,站在山顶,呼唤着小扬卡到它那儿去。”

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画面体会杨卡细致入微的内心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圈点批注,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三、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深远而极富立体感的画面,课文的前四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心的读一读,并和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感受景物描写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美读,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世界的边沿在哪儿?在奔跑的脚步里,也在书本里。让我们和杨卡一起,珍惜少年的美好时光,在奔跑中,在书本中,执着的探索世界更多的奥秘。

课下,请大家继续探寻问题的答案,将自己的收获写在采集本上。

《世界的边沿在哪儿》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带拼音的词语,理解“参差不齐、渲染、篝火”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快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参差不齐、渲染、篝火等词语。通过朗读,感受文中的优美词句。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4、围绕中心话题,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对课文有进一步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并时刻怀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去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围绕中心话题,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感悟小男孩强烈的好奇心

难点: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授课时间

两课时

教学环节与预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儿,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世界的边沿在哪儿?”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和学生简单交流)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这个小男孩一起,去寻找世界的边沿。

二、初读课文,读通词句,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的障碍。

(以下几个字音需要强调:“薄薄的”中的“薄”,黑黝黝中的“黝”,“土岗儿”的“岗”。)

2、小组检查每个学生的读课文情况,可以采用每人读一部分的方法。将容易读错的字用着重号在文中标出来,小组多读几遍。

3、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一说吗?

三、作业:回家后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交流彼此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整体回顾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世界的边沿儿在哪儿》,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二、静心默读,自独自悟。

中心话题:“世界的边沿究竟在哪儿?”小杨卡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了哪些努力?你认为小杨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杨卡用好奇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

课文一至四、九至十二、十五、十七、十九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要让孩子们边想象边读,从而感受到杨卡对这个世界观察得是多么细微,他想用自己的眼睛探寻到“世界的边沿”。

他的好奇心是没有止境的:这些出现在天边的过路人从哪里来?他们在道路的另一端消失不见了,到哪里去了?杨卡聚精会神地望着那一条条带子般的、沉默不语的道路。“世界的边沿在哪儿?杨卡整天想着,怎么也弄不明白。

重点让孩子们体会杨卡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是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三、课下和同学、老师、家长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