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活化石》优秀教学设计汇总两篇

《活化石》优秀教学设计汇总两篇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0 19:20:42

《活化石》优秀教学设计一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字音,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怎么样?

(出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始祖鸟骨骼化石,蜻蜓和蝴蝶化石,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

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板书:化石) 什么是化石?

学生汇报,老师补充:

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也有极少数的古老生物经过亿万年,摆脱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科学家们称它为“活化石”。(补充课题:活),请齐读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质疑。

3、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习。

(1)先出现词语,检查字音字义掌握情况。

(2)单个字认读,分析有困难的字形。

2、同桌合作分段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如果你认为你的同桌读得字音准确,通顺流利,或者比以前有进步,请你送给他一个赞赏的大拇指。

三、指导学习课文第二小节,结合训练:

1、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

2、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首先请大家读读第二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用横线笔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第二段。

3、汇报交流:

(1)“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观察图片和实物)

“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几个呀?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2)为什么叫“公孙树”“白果树”?

4、现在你喜欢银杏树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给读得有自己感受的小朋友奖励一片银杏叶作为纪念)

四、自主学习第三、四小节,结合训练:

1、课文还写了两种“活化石”------大熊猫和中华鲟,请大家像刚才那样,一边读一边想,用横线画出感兴趣的句子,然后把读懂的内容向同桌汇报,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解决,好吗?开始吧!

2、学生合作学习第三、四小节。

3、汇报交流:

(1)“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

你知道“熟悉”的意思吗?你对什么很“熟悉”?请说一句话。

(2)“灭绝”是什么意思?谁知道其他动物为什么会“灭绝”的呢?

熊猫给你一种什么感觉?你能带这种感觉读一读这一段吗?

(3)“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4)“由于以前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鱼种了。“稀有”是什么意思?(稀少,少见) 为什么中华鲟会“稀有”呢?让人感觉怎样?(遗憾)带这种感觉读给你的同桌听。

4、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解决

五、演读课文:

1、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要给前来参观的游人作解说有关“活化石”的内容,你该怎么说呢?想试一试吗?

2、(师示范):我是银杏树,就是大家常说的白果树,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长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孙树”。

3、(同桌合作)选择一种“活化石”介绍给游客。

4、各组派代表上台演说。

5、师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对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小朋友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还有许多从远古时代生存至今的生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课件欣赏:)

《活化石》优秀教学设计二篇

教学目标

⒈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前准备

课件;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⒈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⒉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⒊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⒉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⒊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⒋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⒌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⒍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三、识记生字

⒈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 zhēn xī sūn jué ròu

博物馆 珍稀 公孙树灭绝 食肉

xún shǐlínhé quē fá

中华鲟 历史 硬鳞 核桃 缺乏

⒉出示生字卡片。

⒊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四、指导写字

⒈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⒉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⑴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⑵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⑶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此外,历史的“史”字和灭绝的“灭”字中的“竖撇”,也是指导的重点,书写时一定要先竖后撇。]

⒋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⒈抽读生字卡片。

⒉读文

二、整体感知

⒈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⑴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⑶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⒉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⒊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⑴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⑵播放课件: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尾中华鲟惬意地在江河里游动。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边介绍中华鲟

三、熟读探究

师:我们已经知道活化石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有关的信息呢?

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对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交流:此环节须达到以下目标:

⑴对相关语段正确、流利地朗读。

⑵能通过语言文字提炼信息:

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学生理解公孙数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观察图片)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⑶通过观察以上的文字,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依次说一句心理话。

关键词:1珍贵 2稀有 3保护 4缺乏

学生依次可能出现的语言为:

①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

②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③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④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缺乏保护,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这里教师可以随机拓展有关恐龙灭绝的文字。)

此环节意在让孩子理解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⑷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五、课后练习

⒈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⒉扩展练习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双双 一位位 一辆辆

六、实践活动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附:资料袋

1.古生物

古代动物和植物的统称。古生物的遗体有少数变成化石保存下来,如,三叶虫、恐龙。

2.中华鲟

鲟鱼起源于一亿年前的中生代,为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有“活化石”之称。鲟鱼就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为9—12年。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栖息。中华鲟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一般三四米长,体重可达五百公斤。鲟鱼体内除头部有数块硬骨外,脊椎骨和颧骨全为软骨,通体无刺。它的吻尖突,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触须,用来搜寻水里的食物。

2000年10月20日在长江捕获了一头已死亡的中华鲟,后经上海自然博物馆制成标本,保存在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

3.大熊猫

(1)基本情况

一只成年大熊猫的体重大概90—135千克。四脚站立时,肩膀部位的高约0.9米,身长大约1.5米。雄性大熊猫比雌性约大10%。

大熊猫的体形非常适应森林环境。虽然大熊猫笨重的体态和“内八字”的脚步使它显得笨手笨脚,但实际上它却出奇的灵活。它甚至可以用后脚够到脑袋。强壮的前腿和厚实有力的肩膀使它们爬起树来身手矫健,遇到敌人时也能化险为夷。灵活的身体使它们能轻松地穿过茂密的竹林。大熊猫腿短,走起路来离地面很近,因此走得很慢,即使是逃离险境时,也只不过是慢腾腾地迈着小步连跑带颠。野生大熊猫的寿命约为20年。

(2)栖息和食物

世界上适合大熊猫生存的栖息地很少,所以,仅在中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才能找到大熊猫。大熊猫的领地必须有大量可吃的竹子,可以藏身的密林以及用来做巢穴的有树洞的大冷杉树。当然,附近还必须有理想的水源。大熊猫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找东西吃。如果有竹子吃,它们是能不动就不动。一个月里,它们在自己生活区内到过的地方仅为总面积的10%。其实大熊猫还喜欢吃肉食,但它们猎术不佳,能吃到的往往是腐肉,即自然死亡或被其他动物杀死的尸体。

(3)传说

藏族传说:有四位年轻的牧羊女为从一只饥饿的豹口中救出一只大熊猫而被咬死。别的大熊猫得知此事后,决定举行一个葬礼以纪念这四位女孩。那时,大熊猫浑身雪白,没有一块黑色的斑纹。为了表示对死难者的崇敬,大熊猫们戴着黑色的臂章来参加葬礼。在这感人的葬礼上,熊猫们悲伤得痛哭流涕。它们的眼泪,竟与臂章上的黑色混合在一起淌下,它们一擦,眼睛周围被染成了黑色。它们悲痛得揪自己的耳朵,抱在一起哭泣,结果身上都出现了黑色斑纹。大熊猫们不但将这些黑色斑纹保留下来作为对四个女孩的怀念,同时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们记住所发生的一切。它们把这四位牧羊女变成了一座四峰并立的山,这座山现在就矗立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