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表格式教案4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表格式教案4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9:12

课题

二十二、新闻两篇

课时

     第1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新闻的结构;品味新闻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从新闻的主体人手,把握新闻内容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渡江战役的胜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香港回归祖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

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

难点:在阅读新闻中能准确找出新闻的要素。

一、     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回顾有关新闻的知识:①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②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③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何人?何时?何地?  何因?(何事?( 如何?)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一)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思考: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的内容。

②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⑶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小组讨论

①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②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衔接的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①导语:课文的1--2句

②主体:其余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自读课文: 对照地图,复述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三)质疑析疑:①、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②、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⑶、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①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②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③“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四)语言特点:

(1)准确:A、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2)简洁而具有气势。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五、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补充

记录

 

 

 

 

 

 

 

 

 

 

 

 

 

 

 

 

 

 

 

 

 

 

 

 

 

 

 

 

 

 

讨论补充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