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长江三峡》教案20(苏教版必修三)

《长江三峡》教案20(苏教版必修三)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18 18:20:32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表现的内容,尤其是所描写的三峡壮丽景色。

2、能力目标:学会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和抒发感情的方法。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表现的内容,尤其是所描写的三峡壮丽景色。

教学难点:学会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和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当代散文的典型代表作,着重是写景与抒情结合的文体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指导写景与抒情结合的手法,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简介作者。

出示傅抱石、陆俨少">陆俨少先生的关于长江三峡的国画作品若干。指出在没有建造三峡大坝以前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三峡还是中国文化史的见证,很多优秀诗人都或多或少地被三峡美丽风光所滋养,郦道元、李白、杜甫等等。

当然,大坝建成之后,也为我们国家的水利、电力事业作出一定贡献。同时工程也成为了一道世界奇观,毛主席词云:截断巫山云雨。

当然作者在本文的写作中还是在大坝建成之前,可见自然风光是更加的美,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笔下的长江三峡吧。

刘白羽:(1916——2005),中国当代代表散文作家,在建国后其散文与秦牧、杨朔成为当代散文的“三驾马车”。其作品以题材重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富有战斗激情和雄健气度取胜。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出版《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等散文集。其散文立意高远,格调豪迈,在艺术上力求把诗和政论结合起来。

二、感知全文,概括段意。

(一)、引导学生划分文章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

第二部分(2):写瞿塘峡。

第三部分(3——5):写巫峡。

第四部分(6——9):写西陵峡。

(二)、分段原则:

1、每一峡都独立成段。标志性的句子有:抬头望处,已是巫山。十点,江面渐趋广阔,“江津号”急流稳渡,穿过了巫峡,又冲入第三峡——西陵峡了。

2、关于第五节的归属问题。“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样的概括性的语句,往往是划分段落的地方。可文章接下去写的是巫峡两岸的景色,因此还是属于写巫峡的。

3、文章最后一段,尽管“江津号”过西陵峡的崆岭滩,但还是要归到写西陵峡部分。这是结构上的归属。

三、赏析文本,深度解读

(一)、赏析文章第一部分。

思考:

1、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总写1960年11月18日这一天在长江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像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为全文打下了激越而瑰丽的感情基调。

2、“像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感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

明确:这一感受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就是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雄伟”、“瑰丽”的三峡风光是人的视觉感受,而“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这种感觉的转移就是“通感”。

3、这一段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文章第一节总领全篇,“雄伟”、“瑰丽”概括了三峡的主要特征,“大自然的威力”是作者对三峡的赞美,“母亲河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热爱的真挚感情。从全文看,作者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的。

(二)、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1、让学生们找描绘有关瞿塘峡的语句。

见教材已划。

2、三峡的景物主要是山和水,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呢?作者在安排自己所见的景物时又有什么特点呢?

方法:

①、景随时异。景物的变化随着时间推进而变现出不同。因为光线在发生变化。

作者所看到的景物自然发生着变化。

②、移步换景。船在前进,场景在发生着变化,所看到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

③、两个引用突出瞿塘峡口的特征。引用杜甫《夔州歌》的诗句和古时歌谣,让读者去想象瞿塘峡口的险要气势。

④、在描写之中夹杂抒情,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文中的“真美极了……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等就是点睛之笔。

3、用一句画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

明确: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三)、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思考:

1、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明确:写作者穿过巫峡时所见的俊秀景象。

2、巫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明确:两岸山峰俊秀的特点。

3、是怎样把这一特点表现出来的?

明确:①、点面结合。文章两次写到巫山十二峰。作者着重写了在巫峡口上的第一峰、充满神奇传说的神女峰和各具情态而又变化无穷的群峰。作者描绘神女峰,着重写那“万仞高峰之巅”的一个耸立的细石,并介绍了它的有关传说,这就更突出了它的神奇色彩。

以上是“点”的介绍,紧接着,作者用巫峡和瞿塘峡作比较,突出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一特点,从“面”上描绘巫峡两岸的群峰。

②、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具体描绘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群峰特色。句子已经在书上画出。

(四)、分析文章第四部分

1、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明确: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2、西陵峡的特点是什么?(要求用原句作答)

明确:“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这是总写西陵峡的特点。

3、最著名的三个险滩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泄滩、青滩、崆岭滩。

泄滩:“万马奔腾的江水会让你突然感到它简直是在旋转不前。”

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崆岭滩:“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作者通过引用来写出其凶险。

4、作者除了这样直接描摹西陵峡的自然景观以外,还用什么方法写出西陵峡的凶险?

教师明确:通过作者乘船的感受突出西陵峡流击和险滩。例如:“船一下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前进。”“‘江津号’剧烈震动起来。”““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这、震颤着前进。”“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5、这部分重点介绍了“秭归”和“香溪”这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②、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③、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四、总结文章,布置作业

1、归纳中心

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前程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2、作业《名师一号》有的部分。

板书设计:

长江三峡

刘白羽

激越瑰丽的感情基调

瞿塘峡——雄奇

巫峡——秀美    ————————描写三峡万千气象,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西陵峡——凶险                  启示人们:前程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