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三)

《念奴娇·赤壁怀古》(三)

更新时间:2024-04-20 21:19:23

师:八十万水陆大军,而周瑜谈笑间就把他们消灭了。好,请坐。就像碾个蚂蚁一样,轻轻一碾就把它碾碎了。陈清同学谈得的确很不错。这里主要指出在怀念周瑜的时候,他是集中地多角度地概括了周谕的风采。他的伴侣是个美人,他的外貌雄姿英发。关于英发,我要谈点小小的想法。书上的注解我不太赞成。英是什么意思?'漠是卓越的意思,卓越、高明。发呢?'泼指的是他的见解。所以英发我的理解应该是卓越高明的见解,换句话说就是指周瑜的谈吐。连苏东坡本人还说议论如英发,就是说他的议论是非常高明的。(这是)从谈吐的角度来形容周瑜。关于羽扇纶巾,我们大家都知道了,整个写出了一位儒将的风采。至于谈笑间,正如陈清同学所讲的,她把握得非常准确,轻而易举地就把他们消灭了,折射出周份的大智和大勇。现在我们能不能概括一下周瑜的风采或者说周瑜的形象特征?(停顿,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把它概括一下呢?既是一位武将又具备了文官的特征,应该用什么词好一点啊?儒雅。对,非常具有儒雅的气质。羽扇纶巾,在谈笑间就把八十万大军消灭掉了,整个一个什么?用什么词好啊?上面苏东坡是怎么说的?浪淘尽什么人物啊?

生(齐答):风流人物。

师:风流人物,周瑜能不能配上?

生(齐答)。能。

师:当之无愧。这里的风流'我们千万不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啊。住笑)

师:第二点我们考虑一下,从微观上说,作者把周瑜放在一个怎么样的背景。景色当中来写?一起读一读好吗?乱石穿空,预备--起

(生齐读)

师:很好。乱石。惊涛。浪花等。这个景有什么特点?找动词、去想像。(停顿)潘尧成(音)谈谈。

生:气势磅确。

师:你怎么看出气势磅榜的?

生:乱石穿空,石头是不会穿空的,是他的一种想像。

师:想像?苏东坡来到了那个地方没有?来到了,应该用什么词更准确?

生:比喻。

师:比喻?

生:联想。

师:联想?

生:夸张。

师:对,夸张还差不多。磅磷'肢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惊涛拍岸。苏东坡在岸边,看着浪涛拍打着岸。

师:浪本身是无辜的,为什么说惊呢?

生:是人的感情。

师:哎,人的感情渗透在里面。是不是啊?

生:还有卷起千堆雪。把浪花比喻成雪。

师:为什么比喻成雪呢?雪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的。

师:那水是什么颜色的?一滴水是不是白色的?钱塘江水呢?为什么是白色的呢?

生:大。

师:来得大,是吗?潮水般地涌过来。好,请坐。这个景的特点大家应该清楚。对不对?他的这个景啊也是经过刻意雕琢的。对不对?他写出了这个景色的两大特点:就是刚才活尧成说的,第一,穿空,景的一种峻伟;第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这种景的浩大。所以气势磅礴。那么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了,景是如此的景,人又是这样一个人,想一想,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的一个景色中去呢?解顿,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把周瑜放到小桥流水人家里面?壮丽丽精)你谈谈。

生:时势造英雄。

师:时势造英雄。是时势吗?

生:就是说他这样一个人在这样一个时代,他又干出那样的事情。

师:不不,你这个问题等一会儿商量还差不多,我是说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背景中去?

生:衬托出。

师:说得好,她哪一个词最关键?在她刚才回答里面?

生:衬托。

师:衬托,请坐。我刚才已经暗示了所有的同学,为什么不把他放到'刘斯流水人家里面去,我说贾宝玉放到那里面去还差不多。周瑜只能在这个景里面才能衬托出他的英雄气概、英雄的风采。所以这个景和人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体现出了这个特点。作者写周瑜是不遗余力,从正面写。从侧面衬。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了,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里面的人物千千万万、英雄辈出,为什么(我的问题有人已猜到了)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讨论一下。洋生讨论)多思考,多角度,想得越多越好。洋生继续讨论)各抒己见好吗?谁先谈谈?诺薇(音)谈谈。

生:也许苏东坡认为周瑜拥有这样的风采,英雄有用武之地,能够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他的作用,然而苏东坡自己有如此的才能,但是他没有办法发挥。他寄托了自己的一种志向吧?

师:他在周瑜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志向,他自己真叫怀才不遇。很好,请坐。其他同学呢?

生:苏东坡和周瑜都有很高的才能,周瑜的才能在当时的环境下得到了发挥,而苏东坡却遭到了诽谤和排挤。

师:好。请坐。你们算笔账没有?当时苏东坡多大了?

生(齐答):四十多。

师:你们知道周瑜当时多大了?

生(齐答):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