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07:47:25

19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 理解对比的写法和作用。

2、 理解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在文中的运用。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速读课文,疏通文意,摘录不懂词句。

一.历代对科举的描述导入: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思考:历代对科举的描述你能感悟到什么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

二.介绍作者及出处简介。

1.播放《儒林外史》视频。

强调:《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儒林”即指读书人这个阶层。书中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记载了他们的种种丑行,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现实。

2.播放《科举制度》视频介绍。

3.了解作者:吴敬梓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考取秀才,但再也未中举人,对科举制度有较深刻的认识。鲁迅说他“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

三、复述课文。

1.播放《范进中举》故事梗概视频。

2.结合图片,复述故事梗概:

A、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来庆贺,却把范进奚落一番,教训一顿,范进只是唯连声。

B、范进想去参加乡试,向丈人借盘缠,又被胡屠户骂个狗血喷头。范进执意要去,瞒着丈人考试回来,家里人已经饿了两三天,又挨了胡屠户一顿骂。

C、出榜那天,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范进只得抱了一只生蛋鸡到集市上卖。报录人报范进中举,邻居找他回来,范进一看报贴,喜得发了疯。

D、众人议论给范进治疯的办法,有人提出找他平时最怕的人打他嘴巴。胡屠户在众人劝说下,壮着胆子打了范进一嘴巴,治好了他的疯病。

E、范进回家后,张乡绅来拜会他,送给他银子和房子。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本文虽题为“范进中举”,但文章不仅写了范进中举后(§3-12)的情况,也交代了范进中举前(§1-2)的境况。

2.亦可根据《一课三练》中分为中举前——中举时——中举后。

五.解决预习不懂之处,力求字词落实。

六.布置作业:

用圈点法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对联展示导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你能从中体会对联所揭示的主题吗?

参考: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判若两人。可以说“中举”是范进一生中的转折点。

二.赏析对比手法:

范进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对比鲜明,真可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变化其实正反映了封建社会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在这样的典型社会环境中,我们的主人公范进这个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特点呢?让我们通过三个小问题来探究一下:

1.范进中举前后他的哪些地方发生变化?请你分别用四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并结合原文分析。

【参考】

中举前: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 中举后:家境富有

住在茅草棚、每日小菜饭、 胡屠户送来七八斤肉和四五千钱,

不知猪油味、乡试无盘费、 邻居拿鸡蛋送白酒、背斗米

家人饿了两三天、 捉鸡、搬桌拿椅

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 张乡绅送银赠房

地位卑微/卑微低下 地位显赫

被丈人骂作“现世宝、 丈人夸他“才学高、品貌好、天上

癞虾蟆、星宿…… 邻居主动关心给范进报喜、找胡屠户治疯,

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张乡绅前来拜会、称兄连谊

2.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当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却又发疯了?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疯态的?

A、范进大半辈子屡试不中,贫穷落魄,家境贫寒,忍饥挨饿,受人辱骂,几乎到了绝望的程度。所以一旦中举,功名利禄一旦到来,苦苦追求一辈子的梦想突然发现,这种强烈的思想意识的反差使范进一下子惊喜得反应不过来而发疯。

B、先写昏厥,不省人事。次写疯跑,吓人一大跳。三写跌倒,一脚踹在塘里。四写疯走上集,鞋都掉了一只。

三.结合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范进中举前后待人处事的态度发生哪些变化?反映他怎样性格特点?

【参考】中举前,范进面对胡屠户的训斥、臭骂只是“唯唯”连声,低三下四地说“岳父见教的是”,对胡屠户贺他的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千恩万谢,表现出一副卑怯畏缩、逆来顺受、甘受屈辱的奴才相。中举当天,他对丈人的称呼就变了(由“岳父”改为“老爹”),对于丈人的阿谀奉承也并无不安;明知张乡绅说的是假话,却曲意迎合,彼此拉拢,表现出世故圆滑的个性;明知从此再也不会要胡屠户接济,却还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来用”,足见其虚伪之态。(下面两题集中反映出范进热衷功名这一性格特点)

2.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周围人对范进态度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其中的“变脸”高手非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莫属。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反映胡屠户前后语言、行为变化的语句,并用概括的词语形容其态度的变化。

【参考】

1)语言上:谩骂、训斥、羞辱 ——→ 阿谀奉承 / 吹捧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果然不错”

“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天鹅肉’”——“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

“就是中相公,也不是你的文章……宗师……舍与你的”——“才学又高”

“像你这尖嘴猴腮”——“贤婿……品貌又好”、“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是你老太太的主意”

“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姑老爷还不稀罕”

2)行为神态上:倨傲、凶狠 ——→ 恭敬(敬畏)、讨好

“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去了”

“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衣后襟)”

2.胡屠户前倨后恭、判若两人的态度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欺贫爱富、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粗俗贪婪、虚伪

3.除了胡屠户,其他如众乡邻、张乡绅等人前后的态度也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些人的态度变化中又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参考】

A、 众邻居不请自来,对范进主动关心。“拿蛋送酒的”“背米捉鸡的”“搬桌拿椅的”

B、 张静斋假冒兄弟,对范进极力拉拢。“称兄连谊的”“送银赠房的”

众乡邻:趋炎附势(巴结讨好,以图将来沾光)

张乡绅:老奸巨滑、攀附权贵、善于拉拢势力(以巩固和扩大自己势力)

4.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中举》,批判的矛头都对准了封建科举,但一个受人凌辱,穷困而死,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却终于叩开了科举大门,争到功名利禄。试比较两个人性格的异同。

人物

封建科举

世态人情

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

孔乙己

吃人

冷漠、麻木、病态社会

穷困落魄、腐儒之气、自视清高、孤芳自赏

诚恳善良、

悲剧

范进

狂迷

追求功名富贵,巴结讨好,前倨后恭

懦弱委琐、甘受屈辱、自卑自贱、世故圆滑、

丑恶

五、小结:

学习本文有什么教育意义呢?

课文围绕范进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描述了范进等人的种种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鞭挞了封建社会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对于我们认识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黑暗,都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