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13:17:45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一、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二、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三、掌握“然”、“盖”、“乃”、“道”、“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

四、掌握意动用法。

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重点难点分析:

一、“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二、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三、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

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

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一词多义】

1.“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

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

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存疑词语】而卒葬之。

独其为文犹可识。

距其院东五里。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

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⑤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相”:

①帮助、辅佐,读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宰相、丞相,读xi

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③互相,读xiāng。“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

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③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②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五、全班齐读3、4、5段。

六、布置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二、三。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一、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指名一人报告完成文后练习二的情况(不仅要指出哪一个词与其他几个不同,还要说明各自作何解释)。

三、知识点总结

【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

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十一”:本文义“十分之一”。古代分数表示法。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是”:本文义“这,此”。今无此义。

“方是时。”

“所以”: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本文泛指求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昏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昏惑,使……迷乱”。“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3.“明”:形容词受副词“尚”和“足”修饰,用作动词,“照明”。“火尚足以明。”

4.“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5.“名”:

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6.“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7.“至”:动词“至”处在主语的位置,用作名词,“到的人”。

8.“上”:方位名词“上”受状语“由山”的修饰,用作动词,“上走”。

9.“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道】

1.道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远。”《论语·泰伯》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亡。”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方法,途径。

“用兵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南征教》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治世不一~,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3.事理,规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也。” 《庄子·

庖丁解牛》

“循~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4.思想,学说。

“于是废先王之~,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

“吾~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5.道士,道教。

“祖父陵,客蜀,学~鹄鸣山中,造作~书以惑百姓。” 陈寿《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6.述说。

“然此可为智者~,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仲尼之徒,无~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梁惠王上》

7.dǎo,疏通。后作“导”。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dǎo,开导。后作“导”。

“其谏我也似子,其~我也似父。”《庄子·田子方》

【其】

本义是簸箕。假借作为虚词,主要有如下用法: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他(们)的”。

“余嘉~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一狼洞~中。”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操蛇之神闻之,惧~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愚公移山》

“~妻献疑曰。”《列子·汤问》

“秦王恐~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那”“这”“那个”“其中的”等。

“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臣窃以为~人勇士,有智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欲举大事,将非~人不可。”《史记·项羽本纪》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寺院里的和尚打发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之间选了其中的一两块敲打起来。〉

3.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何伤乎?亦各言~志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作副词用。用在句首或句子中间,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尔~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你可别忘记了你父亲的志愿啊!〉

“吾~还也。”《左传·殽之战》

〈我们还是回去吧。〉

“欲加之罪,~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打算给他加上罪名,难道还没有个说法吗?〉

“尔~戒之!”《三国志·任城王传》

〈你们可要小心谨慎啊!〉

“王送知曰:‘子~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周王送别知,说:“你大概埋怨我吧?”〉

5.作连词或衬音助词用。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作衬音助词,主要见于古典诗歌中,或在句中,或在句末,译时省去。

“~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连词,表选择)

〈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还是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提示】

“其”在古汉语中多作主语,或表领属关系。另,它还可以附在形容词前,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如:“北风~凉,雨雪~。”《诗经·邶风·北风》“路漫漫~远兮。”《楚辞·离骚》。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