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案例

《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4-25 11:50:24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英雄人物篇。此类文章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情感基点,努力使学生情感步步升级,“点燃情感的火种”。课文“舍身炸暗堡”这部分内容写得最感人,作者通过对董存瑞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了董存瑞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我利用电教手段把董存瑞炸暗堡时的特写镜头放出来,再加上感情朗读课文。这时,课堂气氛经过渲染,学生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的壮举,更加激发了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学生不但受到语言文字训练,还使学生体验到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片段:

师:凭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凭着炸毁暗堡的决心,董存瑞猛冲到桥底下,于是解放隆化战斗中最壮烈的一幕出现了。听录音,思考:这壮烈的一幕是指什么?(配上枪炮声)

生:(集体答)这壮烈的一幕是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一幕。

师:自由读,边读边想:在你眼前出现的董存瑞是个怎样的人?

生1:他是个坚强的人。

生2:他是个是不怕死的人。

生3:他是个英勇无畏的人。

师: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的呢?默读,找出书上描写董存瑞动作、神态及语言的词句。

生:(默读,划词句)

师:四人小组讨论,找了哪些词和句子?请用上“我从(词语)中体会到”的句式说。

(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全班交流)

生1:我从“昂首挺胸”看出董存瑞坚定不移。

生2:我从“钢铸一般的脸”看出董存瑞英勇无畏。

生3:我从“坚毅、眺望”看出董存瑞无所畏惧。

……

师:课文就是抓住了这些动作、神态、语言的词来描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是不是一冲到暗堡底下就舍身炸堡的?

生:(齐答)不是。

师:你从哪儿看出的?

生: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

师:是啊!桥太高,又太滑给炸暗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有没有既能炸暗堡又能保全自己的办法呢?

生1:可以用棒把炸药包支起来。

生2:可以凿开一个地方放进去。

生3:可以用石头垒起来,把炸药包放在上面。

师:是啊!你们能想出这些办法,更不要说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董存瑞叔叔了,他一定也想到了,但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生1:因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冲锋号已吹响了。

生2:因为不马上炸掉,我军将会有更多的牺牲。

师:在冲锋号吹响的紧急关头,董存瑞是怎么想的?(出示练习)

冲锋号吹响了,董存瑞想,如果()我军就(),我宁可()也要()。

师:董存瑞就是这么想的,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炸毁了暗堡,这是多么了不起呀!那你认为这段话应怎么读好?

生:把这些重点词读好,读出人物的感情来。

(指名读---自由读---评读---齐读)

师: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飞了,咱们的英雄董存瑞壮烈牺牲了。同学们,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什么?

生:董存瑞用生命换来了胜利。

生: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友的生命。

师:齐读最后一节。

生:(高声朗读)

师:让我们怀着对英雄无比怀念和崇敬之请,再来瞻仰一下这一幕(看课文插图)看了以后,你有什么要说?

生1:董存瑞叔叔,你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的生活,我们感谢你。

生2:董存瑞叔叔,你的生命太可贵了,我向你致敬。

生3:董存瑞叔叔,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好好学习的。

……

课后分析: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交往的舞台

为了使学生在整个学教过程中能主动的探索、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所以,本堂课,我采取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并让学生自找、自说、讨论,从中获得成功、获得信心。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真正落实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教为学服务的目的,变“学会”为“会学”。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钻研,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注重文章的知识内涵----寓德育于语言文字教学中

每篇课文,每个片段,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涵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挖掘语言文字中的道德因素,使之外化为情感,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本堂课通过对董存瑞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挖掘,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董存瑞身上汲取力量内化为自己爱国主义的道德力量。学生在受到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使语言文字教学与道德教育相互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之功效。

三、强朗读指导,从而理解英雄的气概与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朗读可感染学生,有利于情感的熏陶。“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不论哪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由感而发的结晶。它的或爱或恨,或喜或忧,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一个绚丽灿烂的美的天地。而朗读正是和作者一道说话,是要表达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然而,要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学生首先就得对课文揣摩品味,感受这种情感。只有正确感知出作者的情感基调,感情寄托,把握准作者的思想内涵,试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读得明白,读得尽情,读得陶醉,从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如“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等,朗读着这些令人回肠荡气的语句,学生门能不从中感受到英烈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吗?能不受到革命先烈高尚情感的熏陶吗?

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应是教师积极探究的永久性话题。作为教育者,应把握教材内容,找准情感基点。以此来服务于教育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教育过程真正达到情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