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24 01:31:23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王国维“境界”的内涵及其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初步形成运用“境界(意境)”来分析古代诗文(部分文学作品)的能力。

2、理解作家修养与生活、文学创作的关系;理解读者修养与作品解读之间的关系,增强提高个人修养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领会“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在启发基础上的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境界”。

[可选问题]⑴选文提出的中心概念是什么?⑵境界有什么作用?⑶从哪些角度来理解境界?

(二)什么是“造境”和“写境”

[可选问题]用自己的话比较简洁地描述什么是“造境”,什么是“写境”,并举例说明。

(三)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可选问题]⑴结合作者所举之例,谈谈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解。⑵按作者看来,两者之间的核心区别点在哪里?⑶理清3、4则论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层次。⑷作者对两者有何看法?你个人认为呢?⑸“于静中得之”与“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如何理解,有何区别?⑹能不能从所学过的诗文中选择一些片段或语句作为两者的例证。

(四)理解作者修养与作品所蕴含境界的关系

[可选问题]⑴境界在哪里?在景物里?在作品里?在作者的心里?在读者的心里?⑵在作者看来,决定作品的境界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具体论述的句子。⑶王国维认为创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提升个人境界?⑷你同意作者关于“东坡之词旷”和“稼轩之词豪”的说法吗,请举例说明。⑸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提升个人境界?方法是什么?⑹过程如何?如何理解“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这对于提升写作水平有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可选问题]⑴总结几则选文的层次脉络?⑵学习了这篇文章,作为读者的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境界?⑶举例说明文中重要的说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自选一篇学过的诗词或文章,从“境界”的角度写一篇赏析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附录:《学生课外预习参考诗词选》(此材料上课前印发给学生作预习的参考。上课时尽量要求学生从这里找出例证。)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望[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荷塘月色(选段)》[朱自清]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八、反思

对于语文的课堂教学,我一向是比较理想化的。即使在诸多听课老师面前把课上得毫无“章法”都在所不惜。所以,我执著地认为:

1、除非对文章的理解有帮助,否则课堂上不必大谈作者生平及文章的相关背景。因为在知识如此开放的时代里,这些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不是我的任务。我应该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拿来讲我认为应该讲的东西。同理,我不会把每一篇文章里的生词一一挑出来讲解。

2、读与写只是一体而两面的,不能把它割裂开来,或者说,必须把“怎样读”与“怎样写”结合起来,发挥“读”的最大效用。

3、教学过程只是在教学最终目标统领下的诸多教学要素的有机组合,虽可以事先安排,但最终还是要根据课堂的实际进展情况随机调整。就有如写记叙文,可以正叙,也可以倒叙和插叙,他们并没有优劣之分,只在于实用和有效。

4、教材中的任何“选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即使这种从一部书的不同地方摘录下来的不同语段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深入研究,将它们结构在起,发挥整体的最大效用。

5、有些课应该由具体而抽象,由微观而宏观,先抛事实再来概括;而有些课却必须由抽象而具体,由宏观而微观,先抛观点再来“求证”,绝不必强求一律。所以,并非所有的课都要有学生参与,要有所谓的“互动”,有些课就得由老师“占着讲”或者“满堂灌”。

6、我不认为这种课有必使要用多媒体来展示所谓的诗词“境界”。

7、以选文为媒介,抓住关键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最多的信息,让学生“有所得”是任何一堂课的核心任务。至于其它的形式都在其次,即使遭受上课“随意性”的诟病也绝不后悔。

8、本设计似乎不大合乎于编者的意图。单元导读里说,“王国维的意义还在于,他的学术研究在继承传统学术的基础上,又引入了西方的理论。《人间词话》就体现了不同的文学批评模式”。而课后有则材料,标题是“王国维是怎样将中西文学理论结合起来的”,大概是说“《人间词话》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的诗话、词话的特点,但在观点上又融会了现代学术的精神,例如他提到的理想与写实、主观与客观等,都是现代哲学的术语”。如此云云。我看了半天,没看懂。因为我实在不明白,用了“理想与写实”、“主观与客观”等所谓的术语,就叫做“观点上融会了现代学术的精神”了。就有如,穿了件华丽外衣的宠物狗,永远也没办法变成人。所以,不理会它也罢。

以上为设计的基本思路。

几点想法与收获。

其一,文章的结构是否可以调整。十则语段都是从原书不同位置筛选出来的,作为教材的选文,应遵循由浅入深,便于讲授,便于理解的原则。虽然,选文几则语段间大体照顾了内在的逻辑脉络,但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发现,似乎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最熟悉的“情”与“景”的关系。而选文把它放在了中间(第5、6两则),显得有些突兀。另外,最后四则的编排有些零乱,难以看出编排的意图,也不符合内在的逻辑结构。导致许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知该如何处理这几则与全文的关系,不知如何处理这几则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果调整一下,先说作者修养的内容“人格真切”和“胸襟气度”,再说修养的方法与过程,就会比较顺当。调整后的全文结构图如下:


当然,这是个人的看法,或许犯了大家们所谓的机械论之判断。

其二,写好文章的关键在哪里。除了一些细节无法全部照顾到,实际上课过程基本按设计的思路进行。两节课过后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所以增加了半节课。而这半节课的内容也是上课前未完全意料到的收获。这个点就在“于静中得之”与“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的理解。我们写不好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可能就在这个地方。

所谓的“于静中得之”意思是“超越世俗,去除妄念,宁思绝虑,离情绝欲,以散淡静谧的心境(甚至是无心)来看待外物”。这时候心境与外物达到高度合一,“青青翠竹,悉皆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我即自然,自然即我,物我皆“自然”。道家或禅宗的诗大抵都是这种境界。常人之所以难能达到,主要源于我们的心“妄念”纷飞。

但或许我们还可以退而求其次。我们的心无法达到“去除妄念,宁思绝虑,离情绝欲”的相对“静”的状态,基本都处在“妄念纷飞,为情所困”的境地。但“有情”、“为情所困”也并非坏事,天下绝大多数的好文章都因“情”而起,甚至于“为赋新辞强说愁”。问题不在于我们“为情所困”,而在于为何我们虽“有情”却写不出文章来。“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告诉我们秘密之所在。这里的“动”的意思并非“动作的动”,而是“心念的动”,或者说是“起心动念”,它的意思是“在强烈的情感的动态作用下,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抒写”。当情感发生的时候(心念的动),我们往往为情所牵,沉浸在情感之中而无法自拔。而当情感过去了以后,我们也顺其自然,没有及时去去“观照”,去“体验”。这一说法,正合于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所说的,“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痛”是时常经历的,但“定”却不见得是我们时常去做的。由此,及时地“反观自身的起心动念”是必须的。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不光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感受”。个人认为,这或许是学好语文,写好文章的“钥匙”之所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