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 知识扩展 > 漫谈问题意识的培养

漫谈问题意识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28 19:21:22

一、教师以自己的问题示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问题意识。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书一体,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若教师缺乏质疑的习惯和能力,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为了奢谈。

教师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关键是备课时要能静下心来读懂、读透文章,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彩、构思的巧妙、情感的真挚、说理的深刻。解读文章的所谓难点往往是看似最简单的地方、最平常的地方,也是最易忽略的地方。如教学《胡同文化》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二段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胡同的命名?”对此,学生往往难以察觉,因为这只是序言需交代的内容,根本没有对其作深入思考。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就要从这些学生想当然的认为中提出疑问来。既然题目是“胡同文化”,就要围绕文化展开,这里表面上与文化不沾边,而实际上正是命名的平凡才说明了“胡同文化是种市民文化”。通过该问题使学生明确:思考问题一定要结合全文的主旨作整体把握。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言训练,更是思维训练。而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决问题。我个人以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自己先接触文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借助教学参考资料,深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解决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也不能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应预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这样,既可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兴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

如教学外国诗歌《篱笆那边》时,学生一般都能理解诗中的草莓、篱笆、上帝所喻指的内容,即草莓喻指世间美好的事物,篱笆喻指生活中的许多传统观念、社会规则、文化习俗等,上帝则是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整首诗的寓意为:希望能抛弃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按自己的本性自主地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但我们也可启发学生思考:若“草莓”是酸的甚至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从而指出: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美,当我们所向往、所追求的事物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是理智的劝告了;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肯定追求,否定规则,自然会形成无序的世界。

三、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生疑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就阅读而言,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学生在自己解读文本的同时,也可以和同伴合作讨论。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一旦被触发,就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甚至可以形成汹涌的创新思维浪潮,从而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探究,产生一个又一个问题。

如教学《失街亭》一文,学生在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后,我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继续讨论研读文本,鼓励其质疑。事实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刘备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诸葛亮为什么还让他守街亭?诸葛亮为什么不派魏延、赵云等其他将领守街亭?诸葛亮既然知道马谡布阵不当,为何不及时纠正?罗贯中在全书中坚持蜀为正统,主张“拥刘反曹”,为什么又把司马懿刻画得如此足智多谋?文中马谡安寨时说,如果魏军断了蜀军的水道,蜀军会拼死一战,为什么最后却不战而降?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什么在任用马谡上失算?……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