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长春版《花名歌》教学设计

长春版《花名歌》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9 16:11: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书写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了解各种花卉的特点。在读中回顾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喜欢的花卉,并进行环保教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在读中感知,大致了解各种花卉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进入情境。

1、(出示课件:四季景色)同学们,大自然奇妙极了,一年四季景不同,每一季都少不了一位美的使者——花。上节课,我们初步知道了一些花(出示花名),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子吗?(指名说)

2、复习生字生词

除了它们以外还有一些朋友等着你们叫它们呢,(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读。

二、赏花悟文

花是大自然的笑脸,每一朵鲜花都向我们诉说着不同的季节,那景象真是美丽极了,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每一月份不同的花呢?

(一)前四月

1、师先范读课文前四句,请同学听清老师提到了哪些花。听后指名回答。

2、按顺序讲解:梅花——迎春花——桃花——牡丹

A:梅花

出示课件:梅花图引出梅花特点。“傲雪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梅花的精神。进而引出关于梅花的诗句,和学生一起品味。

B:迎春花

出示迎春花提问这是什么花?几月开?强调“初”字的含义,和学生共同欣赏不同姿态的迎春花。朗读时了注意“初”字。

C:桃花

出示多幅桃花图让学生感受桃花红的特点。进而引出诗句,达到无需讲解,一目了然的目的。朗读指导时注意“红十里”应引导学生重读。

D:牡丹

有一种花分外妖娆,它象征着富贵,也有人称它为国花。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出示牡丹图)和同学共同欣赏千姿百态的牡丹。通过朗读和欣赏体会其特点。

3、做游戏:接花名

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加深对前四月花的认识。

4、连线(课件出示连线题)指名说。

(二)五——八月

1、请同学读中间四句,想想都有什么花?

2、和学生共同赏析四种花。

A:石榴花

在刚才大家说的这几种花中,一种花的果实很特别,引出石榴花。(课件出示图)加深学生对此花的认识。

B:荷花

老师这里有一位老朋友大家肯定认识(出示荷花图)和学生共同感悟荷花盛开的季节,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重视积累,和学生共同领略关于荷花的诗文。感受荷花的高洁。

C:茉莉花

出示诗句: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这诗写的可不是荷花,这种花需要我们大家清清鼻子,因为它实在太香了素有四大香花之称。引出茉莉花。出示图片和学生共同感受。

D:桂花

还有一种花也特别香,常有人说此花开时十里飘香。(出示图片)共同欣赏。其中强调,桂花的特点,“一树黄”在欣赏时出现了红色的桂花,进而简介桂花的种类。

3、做游戏:接花名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其间男女生可互换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4、连线(课件出示连线题)指名说。

这一部分的连线要比上一部分增加难度。将月份、花名、特点全部打乱顺序。

5、启发学生试背一背这四句诗。

(三)最后四月份的花

(出示四种花的典型花)请学生欣赏。这几种花老师特别想认识它们,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呢?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后四句诗,可以通过朗读、观察图等多种形式对四种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教师可以在学生汇报时边出示图片,边做一些小补充。

三、指导写字

这么美丽的花大家都欣赏完了,老师相信这首诗你们都会读得既流利又有感情。(出示全诗一类字点了来)全班齐读。请同学找出还没有定的生字:八、百、吐。选择两个老师范写。

1、生先观察所选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2、师指名说注意的笔画。

3、师范写

4、生先描后写

5、师巡视指导。

四、整体回味诗歌

朗读时可采用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竞比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五、谈话结束

同学们,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当你在公园里,在马路边看见看见有人正在折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本节课刘老师利用媒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多姿多彩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感受到了梅花的傲雪,腊梅的芬芳,牡丹的妖娆,荷花的高洁,茉莉的清香。无须要反反复复说明,学生通过一幅幅的画面自然心领神会。应该说在这一系列的图片播放中,在老师优美的语言渲染下,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和调动起来。为他们进一步理解感悟诗歌作了较好的铺垫。

其次:注重了文本本身资源的利用。本课教材图文并茂,教学时刘老师能够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进行有意识地积累。比如利用梅花的图片引出王安石的《梅花》;利用荷花的图片引出杨万里的《小池》。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红十里,初开放、白如雪等反复品味朗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成长智慧,让人体验到的是一种富有文化气息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浓浓的“语文味”较好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第三、注重了感性的理解。本篇课文如果教师不借助图片,不借助媒体,只是就教材讲教材,试想一下学生怎么会对“傲雪霜”、“红十里”、“满池塘”“一树黄”等词句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让生通过词句的对比“红十里”、“红似火”同样的红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让学生借助图片比较理解了两个红的不同含义。正因为这些图片的运用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得以提高和升华,在轻轻松松自然中学习了语文。

第四、 注重了说话的训练。

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凭借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逐步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比如对这篇课文的朗读教者就处理得很好。这篇课诗歌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刘老师能够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口味,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卉的特点,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意识在引导学生给生字组词、造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字的不同含义。尤其在课的结尾处发问:“这么美丽的花,如果你看见有人正在折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通过这一问题,学生思维被活化,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刘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写字过程细致的指导,学生写完字时把写得好的同学的字在展台上加以展示,让学生通过对比知道如何把字写得美观。还有朗读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适时评价。以及老师所创设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充满儿童话的语言,饱满的情绪状态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遗憾:比如说:这节课,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完课文,应该有个整体读文的过程,我们这节课,学完了让小组两句,两句的去读,缺少了整体的感知,如果学生学完了,再进行齐读,或其它方式的读,会更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还有像李校长和林老师说的对于花的朗读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还有像陈校长所说的板书,板书应该是一节课精华,体现的应该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我觉得板书也是过于简单了,还有像十一小陈主任所提出的对于朗读的要求,教师应该用什么的语言去启发孩子们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