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纪实与评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纪实与评析

更新时间:2024-04-24 11:40:58

教学内容:语文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9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重点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读中感悟,并能联系实际,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体会。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尊重和理解生活中不同方式的爱,并具有一颗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对“我”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为什么会有两种极端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激趣质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可你们知道吗?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的成功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一个小朋友童年时就听到了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们想知道这样的评价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评析】教学开始,教师用诗歌引入,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织教学中,始终围绕“激趣——展趣——持趣”进行,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尤其是“这样的评价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句话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文本,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情感参与的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 初读课文,体会内容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通过读课题,对于这篇课文大家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加引号?
生:我想知道文题为什么是一组反义词?
生:我想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要知道得还真不少,要想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就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然后说说都读懂了些什么。
(生读。)
生:我知道了加引号的用意,是引用文中人物的语言作为课题,所以加引号。
生:文题中的反义词是两个人物所说的话。
生:课文是写巴迪小时候写的第一首诗,父母亲给的不同评价。
师:通过刚才的回答,看得出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同时想想这样几个问题:
(大屏幕出示:
1.故事中有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2.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师:好,谁愿意回答?(生都很踊跃。)
生:故事中有3个人物:父亲、母亲和巴迪。(师板书。)
生:课文中巴迪给我的印象最深。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7、8岁就会写诗了。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巴迪母亲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她很慈祥。
【评析】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的方式,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回答一些易懂的问题,这就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看来你们的观点各不相同,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哪名同学读得最好。(指名读课文。)
师:老师也想读一段可以吗?
生:可以。
(师穿插读。)
师:同学们知道吗?老师也需要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学生鼓掌。)
师:你们读得都很好。想一想,课文中人物的对话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得更合适呢?
(大屏幕出示3个人物的重点对话 :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父母亲这样的评价使巴迪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你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想同学们对故事已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有问题来考考你们。
(大屏幕出示:
1.找出和题目相同的语句,分别是谁说的?
2.巴迪长大以后看自己的诗是怎么想的?)
生:“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
生:巴迪长大后认为自己的诗很糟糕。
师:他们回答的对吗?
生:对。
师:好,我们继续看问题。
(大屏幕出示:
1.父亲当时的意见是正确的吗?
2.母亲为什么会说“精彩极了”?)
生:(齐答。)是正确的。
生:母亲是出于对巴迪的鼓励。
师:看来,你们真的读懂了这个故事。精彩与糟糕这两个词在感情色彩上来分一个是褒义词,一个是贬义词。这样两种完全相反的评价会给作者带来哪些影响呢?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认识。
生:我认为巴迪母亲的评价会让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充满自信,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而父亲这样的评价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今后的写作。
生:我觉得这两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会让巴迪成长起来。
师:你们认识得很深刻,“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这两种评价看起来是完全相反的,但出发点却是完全一致的。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生:是爱。
师:对,那就是父母对儿子的诚挚的爱啊!
师:同学们思考,母亲给予巴迪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
生:是慈祥。
师:而父亲呢?
生:是严厉。
师:同学们归纳得真准确。巴迪多么盼望爸爸也能给予他同妈妈一样的评价呀!可爸爸却说了令巴迪很失望的话,是什么?大家一起告诉老师好吗?
生:糟糕透了。
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你的爸爸因某一件事给过你这样的评价吗?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把你的真实感受讲出来。
生:我爸爸比巴迪父亲还严厉,他打我。
师:那你当时恨爸爸吗?
生:有点恨。
师:你应该理解这种严厉的父爱,好吗?
生:好的。
师:还有谁要说吗?

生:老师,我有一次考试成绩不好,我爸说,瞅你考那熊样。我心里想:你要考还不一定有我好呢?
师:你在向你爸爸挑战!我觉得你应该理解爸爸望子成龙的心情。
【评析】教师在教学中不把重点放在死抠词句上,而给学生留下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对于文章的重点,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突出朗读感悟和领悟表达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范老师加强指导,反复体会、品味,使学生对人物的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 演课本剧,感受真情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正是因为巴迪长大后正确对待严厉的父爱和慈祥的母爱,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同学们想看看当时的情境吗?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跟随画面去感受人物的心理吧!不过要做好准备,会有问题考你们的。(大屏幕出示书中图片。)
师:图片看完了,请3名同学扮演文中的3位人物把这个故事片段表演一下。
(生表演。)
师:感谢3位同学的精彩表演。现在我要问巴迪的妈妈,在你的眼里,巴迪这首诗仿佛无以伦比,真的那么好吗?
生:(饰演母亲的)巴迪的这种创作行为值得我鼓励。我觉得用“精彩极了”来鼓励孩子,会给他以灵感和力量。
师:原来,妈妈是针对巴迪的这种创作的行为进行鼓励,而不是评价作品的质量。我们再来问问巴迪的父亲,只有简短的几行字,为什么你却看了那么久?

生:(饰演父亲的)妈妈的评价实在是太高了,这样一种感情化了的评价会让巴迪骄傲自满的。
师:看来,爸爸是感觉妈妈的评价太高了,他是想让巴迪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巴迪听了爸爸的评价,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恨爸爸吗?
生:(饰演巴迪的)我不恨爸爸。虽然当时不理解,但我知道爸爸这样做都是为了我好,让我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加严谨小心。更主要的是爸爸经常用“糟糕透了”提醒我,会使我在今后的日子里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偏。
师:看来,你已经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好,让我们用掌声再一次感谢3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师:有一句话说得好,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我们一辈子也不能忘记。长大后的巴迪理解了父母的爱,就让我们带着对爱的感悟来齐读这段巴迪发自心底的感慨吧!
【评析】这部分教学教师采用演课本剧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经历自主与合作的探索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学习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五、 拓展延伸,感悟真爱
师:在座的同学们,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感受过不同方式的爱呢?如果有,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生:课堂上我溜号了,老师用严厉的眼神注视着我,我觉得这是一种严厉的爱。
师: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做教师的职责。
生:雨天,妈妈给我送伞,这是一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师:妈妈对你这样体贴,用你的行动来回报你的母亲吧!
生:我生病了同学到家中给我补课。
师:同学之间的友爱应该永存。
生:我清楚记得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给我们发糖,虽然只有几块,却甜在嘴上,暖在心里,使我感受到了学校给我们的爱。
师:是的。既然这样,你们最想对我们的校领导说些什么呢?
生:(齐)谢谢。
生:我每次考试得了100分,妈妈都会夸我说:“好女儿,你真了不起!”而爸爸则严肃地说:“这有什么,不能骄傲。”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严厉,母爱的慈祥。
师:首先,老师认为,你很幸运,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希望你们会和巴迪一样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生:我不在父母身边,是奶奶照顾我的生活。看见奶奶额头渐渐生长的皱纹,一点点变白的头发,时常让我眼里含着泪水。
师:你是一个具有感恩之心的孩子,用你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你的奶奶吧!
生:我是一名住宿生,去年得到了国家的住宿生的补住款162元,这让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祖国给我的爱。
师:是的。我们国家对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的好政策,给我们每一个学生带来了温暖,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师:我发现还有很多同学要说,让我们在下次《感恩的心》主题班会上再逐一交流吧!谁来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
师:课下以《感恩父母》为题写一篇短文。
师: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在此,我想真诚地对大家说: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仅有表扬,也有善意的批评。请正确看待亲人、朋友给予你的不同方式的爱,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找准人生的方向,不断地反省自己,向着正确目标前进吧!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群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总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节阅读教学课。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本课遵循“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教育理念,围绕“激趣质疑,引入新课——初读课文,体会内容——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演课本剧,感受真情——拓展延伸,感悟真爱”五个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朴实无华,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本节课教学设计巧妙,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地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完成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学生自由读、默读、个别学生及教师示范读,这种充分的“读”,将读落实到了实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出母亲的“精彩”与父亲的“糟糕”的内涵。同时,教学中做到读与思,读与说,读与写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培养了学生自主读书,合作探究的能力。
2.在“体验”中学习,更容易主动。
教师设计一堂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实情去构思。因此,在本节课立足于教材本身特点,通过分角色朗读、演课本剧、谈生活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这种特定教学情境中尽快地进入“角色”,在尽情地演、说中入趣、入情、入境,使这节课达到“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情趣浓;课结束,情趣存”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中乐学、会学,融“快乐语文”于教学中,同时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渗透了严厉的父爱与慈祥的母爱出发点是一致的,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把握生活的小船,实现了语文课多元的教育价值。
3.适时地评价是激发学生新兴趣、新成功的动力。
课堂教学中,范老师投入“一石”,激起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教者鼓励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是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会成功的乐趣。对学生一系列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彩发言,给予适时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增强教学效果,有利于教与学的预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