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

更新时间:2024-04-20 17:59: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课程改革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这表明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贯彻落实“全教会”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把它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使它有效地发挥其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
一、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树立新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超越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体的形势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它尤其重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获取知识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它同时还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生活和社会等领域延伸,它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 ,这一综合实践性 的特点决定了在它的实施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注重经历,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二、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种种弊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弊端颇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流于形式。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观念多方面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对这门课的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积极性。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仅用半节课的时间应付差事,简单讲讲 而已,学生没有言论,更别说动手动脑。剩余时间用来写作业,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教师根本就不上这门课,学生的书发下去之后就常年沉睡在书包里。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压抑,动手动脑的能力得不到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形同虚设,成为教育的代名词 。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教活动课”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陈旧,依然停留在单一的接受知识,简单地模仿,学习上缺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缺乏课题研究性学习,缺乏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难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展开学习活动,从当前状况来看,学生的思想禁锢在书本上,活动空间依然局限在课堂和学校活动范围内,根本未能超越课堂教学空间和学校生活空间,与社会脱节,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
鉴于以上弊端,试想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人才呢?又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呢?因此,教育课程不但要改革,而且还要深入改革。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
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落到实处,就我个人的看法,浅谈以下几点:
1、教师决定改革进程的成功和失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它的改革与教师有着共生、共建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在思想上重视,而且还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中国有句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里就很重视引导的概念,新时期、新阶段存在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外部有着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和背景,作为老师,应该能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条件、背景,引导学生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的主体或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思想状况、社会背景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作为组织者,就要体现出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开放性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人和事比较繁多,所以说在管理学生、协调各部门、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等方面都要付出很大的精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研究性学习,同时也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学校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使老师和社会、自然中间形成了一道厚厚的障碍,通过调查、考察、参观、访问、服务、表演、社会宣传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展示自我的“T型台”,所以说,教师在活动中应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自我定位。
2、改革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性
江泽民同志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可见,实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程、走出校园、走入自然、走向社会。在生动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亲历、实践、体会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实践,积极创造。 
例如,教师在上《小小服装设计师》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就分阶段进行了尝试。
①课前准备阶段。布置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走向社会,对服装制作店进行访问、调查、记录,收集第一手资料。②分类整理资料阶段。通过多种形式如从报纸、杂志、邮票和网上查找多种服装服饰资料。③活动实施阶段。学生汇报课前成果,引导学生亲手设计、制作服饰样板,把教室变成了服装制作室。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审美观得到了训练。④自我展示阶段。班上成立大型模特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积极配合为学生搭设校内、校外舞台,学生穿上亲手设计的服装,进行自我展示。
学生的自主性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实践中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把学生放在开放的情境中进行发展,获得了实际的体验,深化了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出现了“我要表现”的可喜局面。如果让全国的少年儿童都来参加这个有意义而又非常有趣的实践活动,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将不再是纸上谈兵,提高学生的素质已不再是一句空话。
3、鼓励多数教师与家长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工作相当复杂和琐碎,学生活动空间相当广泛、时间延续性较长,需要大量教师及有关人员参与,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指导权赋予某一学科教师、班主任或专职教师,或学校少数几位教师,而应鼓励更多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我们以应学习日本的T-T制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小队”。
为在社会实践中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还可利用社会教育力量,鼓励家长及有关人士协同教师作为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家长同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保障学生安全,共同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的改革,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发出了挑战,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挑战才会有拚搏,希望我们各地的教师共同携起手来一起探索课程改革的规律,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