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实验教材识字教学初探

实验教材识字教学初探

更新时间:2024-04-17 06:48:50

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

新课标指出:“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高段侧重解决阅读、习作问题”。大家都知道,学生在低段识字能力的强弱,识字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阅读能力。只有在低段大量识字,才可能逐步增大阅读量;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提高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认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据统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中要求“会认”450个生字,“会写”350个字,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10个左右的汉字。这样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语文教学时间似乎显得特别紧,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完成识字任务,别的内容如何优化?课改实验中两极分化现象似乎比较严重,又怎么办?这些都是摆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和具体的操作办法。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

第一,要树立“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观。新教材的课文一般都有十几个要求学生“会认”

的字,六七个要求学生“会写”

的字。而以前的课文,课文中的生字极少,扫除文字障碍不需要多少时间,一般一篇课文一课时就可以完成,但依据“教学进度”,我们却拥有三至四课时的教学时间,时间绰绰有余,我们便认为一篇课文的生字教学一定要“一步到位”,稳扎稳打。上完一篇课文以后,学生就一定要牢固地掌握这篇课文的生字,任何一个字都是被控制在局部的极短的时间段内强化教学。每一个“生字”都要求会认、会读、会写,还要求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而且几乎要求人人过关。在新课程背景中,学期总体课时量少了,课文数量却多了,课文也长了,生字量更大了,这种“一步到位”

的识字教学客观上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刚开始使用实验教材时,我也是不断地“顾此失彼”,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多了,担心其他语文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少了,又怕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其实每一个具体的字的教学过程都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完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认识的生字,换一个语言环境不认识,这是正常的;今天认识,过几天不认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呈现这个生字的课文只是起一个“引见”

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它的契机,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与它的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会逐步全方位的“认识”它。

第二,要正确处理“识”与“写”的关系。真正做到认写分开,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以往的教材因为识字量小,所以将“识”与“写”

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生字”都要求会认、会读、会写,还要求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而“大识字量”

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却要求我们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就只要求会认,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会写的字就一定要会写,不能随意降低目标。笔画的多少与认字的难易无关,只与写字的难易有关。易认的字不一定易写,难写的字不一定难认。我们能读繁体字的小说,但要把这些繁体字写下来却很困难。对儿童来说,“橡皮”“欢迎”这些字,虽然笔画较多,结构复杂,但和笔画少的字相比,认起来难度并无多大差别。况且刚入学的儿童,肌肉群还不发达,写起字来很困难。人教版新教材生字的呈现方式也是按“识写分流”这一理念来设计的。人教版新教材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它的编排顺序是由易到难,而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则是一些高频率的字,多笔画的字并没有刻意被安排在后面。所以,新课标明确要求读写不同步,读的多,写的少。

第三,要正确处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关系。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记住字的字形,有机会再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字义,这两个教学过程并不一定要求同步,是可以有先后的。如果这个生字的字义比较具体,结合具体的语境学生能理解其意义,那么我就把它确定为这篇课文分散识字的对象。如果这个生字字义比较抽象,估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时还无法了解其意义,那么我就不把它作为这篇课文分散识字的对象,等到第二次第三次呈现它的时候,再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理解。

具体的操作办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作为教师,只有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方式去组织识字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汉字,提高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文同小学课改实验年级的老师们在识字教学中具体的操作办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热情。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由此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如教学《观察人体识汉字》时,何艳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课件(播放课件):1、展示了“人、手、足、口、目、耳”6个字由象形到小篆再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形象生动。2、打乱生字宝宝的顺序让学生读,画面生动有趣,学生争先恐后。3、去掉音节读,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符合规律。4、字义显而易见,学生触手可及,无需语言描述,所以何老师设计了将汉字与实物连接起来的巩固练习。5、教学生写“人、口”两个字时,用媒体演示笔画顺序,多形象!多生动!学生怎么会不乐意学呢?这样一些多媒体课件,利用声音、图象、色彩等效果,把久远、陌生、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有意注意,并激发持久高涨的学习情绪。

另外,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时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比如在教学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一课时,我让学生事先都准备好一种商品。在课前,把学生带来的所有商品放置在课堂内的一角,创设了一个关于“自选商场”的情境。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了这些“商品”以及这个“自选商场”的作用,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识字。

二、开展活动游戏,愉快识字。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愉快识字。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教学“灭”字时我做了个小实验,在一个玻璃杯里点燃蜡烛,用一块合适的小板子盖住杯口。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种种变化,讲述一些有关火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灭火的知识。最后总结:用一块板子“一”把“火”盖住,可以“灭火”。有时,我还在黑板上画好巨大的田字格,按正确的笔画顺序,请几个同学合作(一人写一个笔画)把生字写出来。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比较轻松愉快,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再者可以进行“猜谜语”游戏来识字。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编成谜语让学生猜猜。如:教学“哭”这个字时编了谜语:“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教学“鲜”字后,我让同学们猜:一个字儿生得巧,半边长鳞半边毛,半边入水难活命,半边没水活不了;教学“好”字时让同学们猜:左边是女,右边是男,站在一起,人人称赞;甚至有的学生还编出了“一女一男”的谜面;学习器字时让他们猜:上边两口,下边两口,看看中间,还有条狗;教学“笼”字时,让他们猜:竹儿遮着天,龙儿藏下边。类似的简单字谜还可以叫学生自己动脑筋编,再叫大家猜猜。学生猜谜语或编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这样,既增加了识字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语言要有童趣,如:要求学生划出生字叫做“送生字回家”,并提醒他们“别走错家门”,给生字写上音节叫“给生字宝宝戴帽子”,理解生字在文章中组成的词语的意义叫“看生字做事”,并要求他们要认真仔细,用生字组词叫‘带生字出门”。其他的识字游戏还有摘字宝宝、抢读生字卡片、找朋友等等。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的识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意识,创新精神。

三、交给识记方法,自主识字。“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识记方法,引导自主识字。如象形记忆法、形声记忆法、加减笔画法、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歌诀记忆法、猜编谜语法等等。这些学习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生字,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记同一个生字。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创新其他的记忆方法,教师将学生分组搭配,或学生自由组合,生生合作学习,记忆生字快的去教暂时还不能记住的,交流记字方法,有些学生记忆生字的方法,老师不一定设想得到,所以老师大胆的让学生去教会学生,学生去影响学生,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看”字时,学生就发现了做动作表演的方法。我们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尽快的认识汉字。

四、营造教学氛围,拓展识字。学生的识字天地十分广阔,不局限于课本,也不局限于小小一堂课,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识字与学生的生活相沟通

。我们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兴趣,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教学完《我在街上识汉字》、《自选商场》、《操场上》等课文时,我们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把知识带回来。同时注意开发校本课程,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的校牌校训、校纪班规、校歌歌词、“盐亭城市市民十不准”等,都是很不错的识字教材,学生在有意或无意注意中,一举两得。另外,我们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课外读物,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形式多种多样,巩固识字。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识记的效果越好。因此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让生字多次复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1、课堂上让学生用生字说词说句,同桌互相听写,相同结构,相同偏旁的字归集起来等.让孩子们写出反犬旁的字,他们发现这些字跟动物有关;找出衣字旁的字,他们会发现这些字和布或衣服有关……这样,学生记住了字形,也理解了字义.

2、课后走进生活“巩固”字。我们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调动家长积极性,使识字教学走进家庭;利用母语环境,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教完一课的生字后,我让学生也回家当当小老师,教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这样不仅巩固了识字效果,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识字的成就感.

3、阅读当中熟悉字。我们让学生一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如学了几个词后,就把这几个词连成句子让学生读。经过训练,第二个学期,学生就可以读带拼音的儿童读物。一年以后,不带拼音的儿童读物也能读。一年半后,适合儿童读的少儿读物,大部分学生能拿起来就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学生可根据拼音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别人自己解决,这又增加了一部分识字量。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识字、阅读相互促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共同提高。

4、识字促进习作,习作巩固识字。我让学生从学习写字后,就练习写作。我要求学生每日一写,从写词开始到写句,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三句,从写几句到写一段、两段。写的要求:写一个词就要写正确,写一句话就要写完整,写一段话就要写通顺;不会写的字不要硬写,可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他人或查字典自行解决。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期末考试“写话”一项,有话可说,错别字很少。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了学过的生字。对于不会写的字,通过想办法会写了,等于又学了新的字。识字、写作相互促进,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共同提高。

5、除了以上方法,教学中,我们还充分发挥了生字卡片的作用,课堂识字用完后就将这些卡片贴在教室的墙上,学生多次有意或无意的注意,必定能起到巩固识字的效果。

六、重视写字指导,每课一写。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中,我们坚持每节课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并在展示台的一角开辟了“瞧,我写的字有多漂亮!”的评比栏,将写得正确、工整的字展示出来,在另一角开辟了“老师夸我有进步”评比栏。这样,每个孩子都会真正产生“好写字,写好字”的愿望,识字成果得以巩固,良好的书写习惯得以养成。

七、尊重学生个性,不必一律。在识字教学中要给学生个性以发挥的余地。赞科夫这样说:“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失的一般发展。”关于这点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不能过分追求堂堂清,生生清,个个清。对某些学生,应当允许他们发展慢一些,一篇课文那么多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有时哪怕是一个字的学习也有一个反复的过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以上仅为我的一家之言,班门弄斧,让您见笑了。老师们,让我们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识字教学既新又活,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感受到识字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