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耳醉于音,心同其情

耳醉于音,心同其情

更新时间:2024-03-28 19:24:06

很多同行认为朗读是小学课堂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进入初中后学生就不需要进行朗读训练了。真是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文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腹中藏书一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种积累的主要途径,就是感情朗读。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儿所说“不忘”正是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那么,如何牢牢抓住“朗读”这个根本,让学生感知、感悟,从而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手。

一、多种方式读——追求教学的形式美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者为妙”。现套用一句“读有多法,适者而用”。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由读、指名读、比读、评读、赛读、分角色读等。如何让学生读得有趣味、有滋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作为教师,首先应钻研教材,就文本特点,选择最佳的朗读方式。以文言文《爱莲说》教学为例。刚刚接触文言文,学生常会感到陌生艰涩,不易入其情境。另外文中又有许多古今音异、义不同的词语,学生难以把握。因此,教学之始,教师应采用范读的方式,要求学生标注易读错的字,划出朗读节奏。也可以初步感受其风格,大体了解文章内容。之后,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念准字,断好句,深入体会文章的语气和表达的情感。接着,再采用比读法。男女生比读,或单个学生比读,大家品评,评出最佳朗读者。再以星新一的小小说《保修》为例,因全文运用了对话描写手法,因此,教学中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理解文意,凸现文章主题。

“教无定法,读无定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应准确指导,达到点燃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促进朗读训练的目的。切忌走过场,这样才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二、有的放矢地读──明确教学的目的

正确的朗读方法,不但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让文本与读者之间达到一种“物我互赠、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所以说,朗读不是要求学生一遍遍地苦读,那很盲目;也不是让学生一次次地解剖读法,那显得生硬。读,应是学生心灵的一次领悟和积蓄,是一个美好动人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应做到有的放矢。以朱自清的《春》的教学为例。文中的“春风图”,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春风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的不同感受表现出来的。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调动各种感官进行描写的句子。再读课文时,提醒学生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还应注意朗读的语调与语气。第三遍读,边读边展开想象,让自己耳畔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之交响曲,脑海中浮现一幅姹紫嫣红的春风图。这样,虽短小的一段文字,因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学生每次都会读有所获,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有层次地读──注重教学的生动过程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读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多教师只顾教学目标,逼着学生拼命地读,这是不明智的。真正的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倾吐。是一个对语言文字的体验和感悟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精细的、生动的、细腻的。

再以《爱莲说》的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不同形式的读法,层层深入。在初步感知课文的环节中,首先,请学生听范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课文的语气。其次,跟读课文,体会一下怎样读好文言文。第三遍,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齐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精神饱满。最后,教师总结文言文的读法:较舒缓、有韵味。并同时提出希望,要想读得更好,就必须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做好以上朗读铺垫后,继续深入挖掘课文主题,再次以读贯穿。第五遍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参照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最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如此读法,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仅感知了课文内容,以领悟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也产生了无穷的美感,并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大力提倡朗读这种训练方式,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让其成为一种目标,一种手段。通过这个手段使文章的音乐美和建筑美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去,真正实现“耳醉于音,心同其情”。让曾经在校园里销声匿迹了的琅琅书声,重新回归课堂,成为校园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