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简单语文

简单语文

更新时间:2024-03-28 17:34:3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讲明白一点,学习语文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

语文怎么学,我以为“简简单单”。听、说——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读、写——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世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再细化一下,即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四得”: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

一、听得懂——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听”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堂倾听。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到进,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同样,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这不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更是语文学习的必须。课堂上,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相同经历: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看,半听半不听;同学的发言刚刚开讲或者只是说了半截,边上的学生坐不住了,抢着举手,跃跃欲试;也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更多的听是听了,但不求甚解,只是过耳声响。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安排听力的训练很有必要。如:生字词的听写,课文内容的听写,听记作文的训练等等。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做法值得提倡,每每课始,薛老师总会读一两段与文章关联密切的语段,读完之后他必会提一到两个问题。不仅如此,薛老师的词语听写也“别具一格”,他坚持听写时只读一遍,且速度较快。这样学生的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二、说得清——敢于表达,表达有条理,注重语言美

说是言语的表达,它不仅是语文实践运用能力的再现,而且借助说的实践可以熏陶情感,享受乐趣,形成价值观念。“敢于表达,表达有条有理”这既要求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大胆、自信、乐观,又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做到认真、清楚、得当。

有人将“说”的训练归为这么几类,一曰朗读,要求以标准普通话、适当的语调、语速朗读诗文;二曰复述,复述一段文章或一个故事;三曰介绍,把所见的人、景、事、物清楚、流畅地说出来;四曰问答,可以是师问生答、生问师答,或学生彼此互相提问回答;五曰讨论,围绕一个话题或一个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六曰演讲,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就某个问题或围绕一个中心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抒发情感;再有就是辩论了,对立的双方就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锋相对地发表意见,或论述或辨驳。

我非常赞成这样的提法。语文的学习不就是如此这般——把书读好,学会复述,尝试介绍,用心问答,积极讨论,生动演讲,敢于辩论。也正是在这样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概括力、鉴赏力等逐渐形成,并最终提升自我语文素养。

三、读得透———善于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情感,丰富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时下,读,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标准中就阅读还要求我们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二是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三是对部分诗文还应该做到诵读。因此,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读书的训练。力求读透、读精,既要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

四、写得好———勤于写作,倾述真情实感

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落脚点与最终归宿。从本质上讲,它既是对听、说的积累内化,又是对阅读的吸收外化,它既有助于学生语言的丰富,活跃思维的发展,又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说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基本的技能训练,最终要落实到“写”的层面。

写什么,怎么写,可以这样考虑。首先精选典型例文,详加分析,从标题、立意、结构、技巧等方面品其精妙,得其诀窍,模其形仿其神。然后能“动之以情”、“鼓之以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创设灵动活脱的课堂氛围,坚持写日记、周记或随笔,坚持写身边事,写父母,写亲朋,写好友,写对生活的感想,写对未来的憧憬。最后是“写之有趣”,写的内容应当有情趣,有理趣,写的方式方法应当有乐趣,有兴趣。

总之,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最为有效的方法方式。四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样讲:语文学习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基于‘语’,不可偏指,故此而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语文,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实践证明,唯有扎实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才真正得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