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从《药》理解上两处盲点的课堂处理谈起

从《药》理解上两处盲点的课堂处理谈起

更新时间:2024-04-20 07:29:28

《药》这篇小说教过多次,每教一次都会有一点新的体会。经典作品,的确是常读常新的。这次上课,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夏四奶奶为什么会认为是“他们”“冤枉”了夏瑜,——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学生认为很简单,因为夏四奶奶看到了“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又“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而这地方“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既然如此,以夏四奶奶的生活经验,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夏瑜显灵,为自己申冤。

学生的理解并不错,问题是,就算是夏瑜显灵,夏四奶奶为什么没有往其他方面想,偏偏认定夏瑜“冤枉”呢?想一想,有哪些可能性?

学生面面相觑,我又说,理解小说,一要前后勾连,融会贯通,二要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假如夏瑜是地痞无赖,夏四奶奶还会有“冤枉”了他的想法吗?

有学生受到启发,说:“夏瑜是一位品德高尚的革命者,夏四奶奶虽然不知道儿子在从事革命工作,但他知道,她儿子不是坏人,是好人,好人都被杀了头,其中必有冤情,所以夏四奶奶认为是‘他们’‘冤枉’了夏瑜。”

“夏瑜是好人,也就是说,夏瑜是心地善良的人,你有证据吗?”

“夏瑜在狱中对红眼睛阿义宣传革命,红眼睛给了他两个嘴巴,他没有还手,甚至也没有咒骂,只是说‘可怜可怜’,可见他心地善良,富有深厚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肯定是一个与人友好相处的人,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好人。”

“唔,以小说本身为证据,有眼光,很有说服力。大家再想想,还有其他可能吗?”

又有学生说:“以前国民党政府说红军是土匪,说共产党人共产共妻,无恶不作,我想清政府要镇压革命,杀害夏瑜,也会给夏瑜加上许多诬蔑不实之词,对此,夏四奶奶是无法相信的,因为她儿子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

“这样的推断合情合理。还有吗?”

“夏瑜的革命目标是推翻腐朽、专制、黑暗的满清政府,建立民主、自由的共和政府,这一点,夏四奶奶是无法理解、也不敢相信的,因此,她认为是夏三爷之流冤枉了夏瑜。”

学生的回答,我很满意。在此基础上,我又习惯性地追问道:“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综合学生的回答,这样几点颇有价值:1.这样写,能够进一步揭露反动政府镇压革命的罪行;2.这样写,可以更加突出革命者与群众的隔膜,夏四奶奶越是感到冤枉,越证明她不了解自己的儿子;3.这样写,说明夏瑜被害之后,革命党人的活动依然不被群众所理解;4.这样写,文笔含蓄,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空间。

受这一问题的启发,有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华大妈和夏四奶奶慢慢地往回走的时候,‘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两个人为什么都竦然回头?”

我把最后一句重复了一遍:“是啊,两人为什么都竦然回头?”

有学生说 :“夏四奶奶对乌鸦‘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很失望,也很疑惑,忽然听到乌鸦一声大叫,以为乌鸦要飞到夏瑜的坟顶上去了,所以竦然回头。”

“也就是说,夏四奶奶回头,是以为、也希望夏瑜显灵?”

“是的。”

“那么,华大妈呢?”

对此,学生感到很为难,我请他们把第四部分再读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过了一会,大家终于找到了一些表现华大妈心理活动的语句。

华大妈“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这里,在华大妈的潜意识中,是希望她儿子小栓能够显点灵。

华大妈看到夏瑜坟头一圈红白的花,不觉吃了一惊,“心灵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她感到“不足和空虚”,是因为她儿子小栓的坟头只有“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她“不愿意根究”,是害怕人家的儿子显灵而她的儿子却没有显灵。

华大妈听到夏四奶奶说:“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吧”,乌鸦却一动不动,她应该为夏四奶奶感到失望,可她却“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可见她并不希望乌鸦真的飞上夏瑜的坟顶,并不希望夏瑜显灵。

综上所述,华大妈回头,与夏四奶奶的愿望是不同的,她害怕夏瑜真的显灵,所以“竦然”。

“这样说来,华大妈的心地不是太阴暗了吗?”有学生提出。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觉得有讨论的必要。通过讨论,大家形成了这样一些看法。第一,华大妈是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她生怕夏四奶奶伤心到快要发狂,尽管并不相识,还是走到她身边,劝她不要伤心。第二,华大妈作为封建社会普通的劳动妇女,老年丧子,非常不幸,如果儿子显灵,会多少给她带来一点安慰;但这一点安慰她并没有得到,如果夏瑜显灵而小栓没有,那对她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华大妈的这样一种隐秘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第三,人都是有私心的,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也有“他人即地狱”的名言,鲁迅一直致力于揭示中国人的劣根性,在小说中顺带揭示一下国人损人而不利己的劣根性,是典型的鲁迅笔法,鲁迅的深刻性也常常在这些地方表现出来。当然,华大妈这一心理还没有进入“损人”的层次。

讨论到这里,学生猜到我要追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是明显的。诸如人物心理揭示得很深刻,人物的愚昧和麻木揭示得更充分,单从结构上说,就有言尽而意不尽的艺术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想见,在回去的路上,夏四奶奶是更失望、更疑惑了,而华大妈确乎真的“卸下了一挑重担”。

我在课堂上之所以能够作这样的处理,是因为我的学生对课文的自学比较充分。我要求学生“自学”而不是“预习”,是因为“预习”似乎是教师附加的“作业”,而“自学”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在上课之前,学生已把课文读过多遍,已经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写满点评,课上主要是交流、质疑和讨论。像《药》这篇小说,我是从小说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出发,侧重通过小说去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认识社会现实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鉴赏艺术手法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切入。当然,认识、理解与鉴赏常常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就是以认识、理解为主,以鉴赏为辅,自然而然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要求。

正如巢宗琪先生所说,新课标对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大纲,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大纲,那么,有一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思考,学生是不是只要读书就行了?据我多年的教学观察,沉迷于读武侠、言情、侦破、卡通的学生,语文素养大多不高,可见就阅读来说,还有一个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即以追求故事情节而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与高中生读武侠、言情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而后者与语文素养的增进几乎无缘。因为前者在不断吞进新的语言模型,后者则单凭语感行事,前者是在学语文,后者则只能勉强称为语文活动,而不能称之为语文学习活动。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原因也就在这里。语文意识是对语言运用的自觉关注,语文“学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自觉关注”上,这是一种有意识,而语感则是一种无意识,一种直觉,仅有语感参与的阅读,对语文学习而言,是一种无效阅读或低级阅读,只有关注那些语感不能“处理”的内容,不断揣摩、品味、涵泳、比较,直至真正掌握,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效益,才有价值,也才能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得到优化。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意识,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探究学习才有效率。我对于语文意识的思考已有6年,像《药》这篇课文这样的教学,不是一时的神来之笔,而是多年教学习惯。

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比较典型的说法,得法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理论至今并不过时。为了不断养成、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我课外的语文作业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点东西,浏览与精读相结合。课文本来就是要求篇篇精读的,课外阅读的精读一是体现在每周一篇自选文本的点评批注上,二是体现在浏览过程中对文本作有重点的揣摩中。其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就是对“读思结合”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语文教改不能总是在泛理念上遨游,要切实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语文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思考的人多了,才有整合的可能,才能真正逼近语文学习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