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开展教学科研对中小学教师个人的意义

开展教学科研对中小学教师个人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4-04-25 12:32:23

教学科研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等等的意义和重要性,已经有很多人论述得很多了。我这里主要从我们中小学教师个人的角度来讲讲:教学科研对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呢?我概括成三句话:

一、科研改变个人的教学状况

最近我听一位教研员讲,有的地方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非要有论文不可,有的老师为了发论文使出了浑身解数,苦不堪言。言下之意是做老师的,尤其是我们中小学老师,只要教好书就可以了,要论文实在是多余。我觉得这个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老师们评职称,一定要有什么级别、多长篇幅、在哪些刊物发表的所谓“论文”,这也许的确过于机械,甚至过于苛刻。但另一方面,对老师们提出科研上的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还要搞点科研,这又并没有过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需要:要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科研是条件之一,也许是重要的条件之一。

教学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天天备课、上课、批作业、出试卷、改试卷,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这本教材我不是很熟了吗,备课呀、上课呀,这些程序、步骤也都非常了解了,至于批作业、改试卷,则更没有什么可研究的。我觉得这些也许你说的都对,但有一个关键的地方你没有说到,那就是学生。你说到的这些东西,就是教材、上课、作业、考试等等,也许的确是教了几年书就都熟了,甚至是非常熟了。一般来讲,教材不会年年变,上课也是有套路的,不还有“教学模式”这一说吗,作业、试卷这些,就更是很少变了。但是,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对象,学生,却从来不是一成不变了。第一,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两个学生,我们面对的是许多学生,这些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我们把他们的这些特点、个性撇在一边不管,是教不好书的。第二,学生是天天在变的,而且变的形式、变的程度和变的某些“规律”也在变。一方面他们在成长,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不同,将来的学生的与现在的学生也不同。因此,我们那些熟练了方法、程序、步骤、手段、材料、套路、模式,也必须跟着变。

学生们有些什么变化呢?怎么应对他们的这些变化呢?学生们的这些变化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哪些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哪些有消极的影响,这些,我们都可以完全不管吗?这是肯定不行的。我感到,我们现在要教好语文,关键中的关键,还不在这些备课呀、教材呀、上课呀、作业呀什么的上,关键在于,我们要搞清楚,学生在想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想要的这些东西,哪些是我们语文课可以给他的,哪些是我们教语文可以利用的,哪些不好的一些倾向,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给他们一些启示、提醒,甚至纠正。

老师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上好语文课,其实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心。你知道你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文吗?你知道他们喜欢你怎么样来讲课文吗?你知道他们最想听你说些什么吗?你再想想:你能一句话就能打动他们吗?你能把那些打动过你的文章,教给你的学生听,也能打动他们吗?如果你没有能打动他们,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你知道的话,那你是不是知道你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打动他们呢?等等这些问题,不就是我们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吗?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想都没想过,我们能上好语文课吗?

而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当然就要研究。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变化,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变化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调整我们的语文内容,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甚至改变我们个人的一些教学习惯,改变我们长期以后一直认为行得通、还有点效果、我们用起来也顺手的“老办法”“老套路”。

许多人用“教书匠”来批评我们当老师中的某一种人。我倒对这个“匠”字没有特别大的恶感,我觉得“匠”也是不容易的。只有长期从事某个行当,有着十分丰富的积累,在技术上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人才能称得上“匠”。我觉得,这里的所谓“匠”其实是指只对物不对人的那种人。“教书匠”的“匠”,就是只对我们天天要接触的“物”的东西,比如课本、作业、试卷这些东西很熟,但对于我们工作的对象,学生,却很隔膜的人。所以有人号召我们大家不要满足于当“教书匠”,都来当“教育家”。这个号召似乎效果不太好,似乎是说:你要么是当教育家,要么就是教书匠。老师们可能被这样一种“二难选择”吓住了。其实,我们说不要当教书匠,是要让老师们当“有心人”。你当“有心人”,你就会心里有学生,你心里有学生,你就不是教书匠。因为你有学生,你就会爱学生,就会研究学生,就会根据学生的一切来调整、设计、改造自己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你就没有了“匠气”。而这,不正是我们讲的教学科研吗?

所以,科研科研,老师们不要被这两个字搞昏了头,它其实就是说的你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了解学生,如何与学生交流。老师们搞科研,不是说要你现在回到家里,把学校里的事,把你今天所做过的工作都扔在一边,把你的学生扔在一边,现在,我把这一切都撇在门外了,我要来做科研了。不是这样的。对于我们中小学老师来说,所谓科研,就是你在做工作之前,想想学生,他们需要什么,猜猜学生,他们会怎么样;做完了一件工作,我们再来想想,学生是如我所想的那样吗,是如我所猜的那样吗,如果是,这就对了,记下来,这就是经验。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呢?想清楚了,我再试验一次,这一次我想对了,猜对了。记下来,并且告诉别人的老师:这就是科研,这就是论文。

老师们,我是说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如果你在教学中真的这么做了,第一,你的科研就上来了。第二,你的教学也会大变样,你会发现,过去许多让你头痛的事,其实很容易解决,因为你掌握了一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秘密的钥匙。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老师的职责,不是两项,而是三项,这就是,教书、育人、科研。其中,教书是中心,育人是目标,科研是基础。

二、科研改变个人的职业处境

关于教师,我们有很多种称呼,有人称呼我们是“春蚕”,有人称我们叫“蜡烛”,还有“园丁”“工程师”之类。当然大家都是好意,都是赞扬我们的意思。但我不知大家怎么想,反正我总觉得有得“悬”,不踏实,有点把我往空中抛的感觉。我倒是觉得一个不太流行的称呼:“渡船老板”比较实在,我听上去觉得比较真实。我们当老师的,就是一个“渡船老板”,我们把我们的学生一届一届送出去,我们把他们送到他们的人生彼岸,把他们从乡村、从城镇、从这里那里,送到北京上海,送到“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自己,却在原地踏步踏。我们完成了一个轮番的教学,我们又拿起原来我们用过的教材、备课本,又面对一批新的学生开始从头做起。当然,这是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我们就是这样教学生的。但是,我总在想,我们能不能把我们这个职业的特点加以一点改造,我们能不能在把学生送到他们的人生彼岸的同时,也把自己提升进新的人生境界。我们能不能在给了学生许多许多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一点什么,积累一些什么,使我们老师的这个职业,不单是“付出”,也有“收获”。

这个“收获”,当然可以理解为我们为国家、社会做的贡献,当然可以理解为我们为学生献出了一切所获得的学生的“爱”,当然可以理解我们的学生为社会做的每一点贡献中都有我们的“一份子”。这些当然也都是我们的收获。但这些,是从社会、学生这个角度来讲的,从我们教师个人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科研。

我们每一个人,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给我们的收获,我们当然会谈它给我们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它给我们的报酬,它使我们所获得的尊严和社会美誉度。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这么想。我觉得这是对的,我们这么想是没有错的。一个人爱他的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给了自己一个比较好的报酬,它使自己获得了相当的社会尊重,使自己成为这个社会上有地位的人,有意义的人,有价值的人。我们当老师的,也应该这么想。我现在想说另一个问题,即我们怎么才能当一个能获得我们想获得的这一切的老师。

现代职业发展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专门化。什么叫专门化呢?就是在这个社会职业体系中,你的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不可能进入你这个职业,进入了你这个职业,要么只能进入低层位置,只能做一些低层位置上的事情;要么很快被淘汰,被驱逐出这个职业。“不可替代”的职业要求职业人员有专门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专业的素养,这样的知识、技能、素养,是其他职业的人员不经过专门教育过程、专门训练过程所不可能拥有的。只有这样的职业,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心甘情愿地给他高待遇,给他应有的社会地位。当然,每一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都应该享受这个社会给予的基本保障,但这是就一般而言的,是政治意义上、伦理意义上而言的。从“职业“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可替代性”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必要性之所在,也是它获得社会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一种趋势,应该说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为什么现在职业分类越来越细,越来越小,就是越来越“专门化”,就是想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最近我认识一位朋友,我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是做律师。我说好我正有一件事要找律师。他说我只做保险方面的律师。而我的事情恰好是在保险方面。但他又说:我只做交通理赔方面的,其他的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这是我的专业。后来我了解到,他在他那个城市里,在交通保险理赔这一领域,是数一数二的专家。我想,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与他的“不可替代性”程度高有关。他的这种不可替代性,表现在他对保险理赔这一领域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专门经验和经历,他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专门经验和经历越多、越高,他的“不可替代性”就越强,他的社会地位就越巩固。

如果我的这一番分析没有大错的话,那么我要问:现在,我们自己有多少“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知识、专门职业技能和素养”。我们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有多高。换一句说,我们凭什么来做老师。

过去,什么样的人能做老师。其实要求是不太高的,就是有知识的人。“有知识”就是当老师的条件,或者说是主要的条件。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第一,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了,有些知识,从大众传媒来得比教师还快,还准确,还省钱。第二,现在“有知识”的人多了,如果老师还停留在“有知识”上,你就没有“不可替代性”了。第三,现在知识发展速度特别快,甚至有所谓“知识大爆炸”之说。有些知识,我们的学生比我掌握得更快。比方电脑,现在不是有很多大人、老人向小孩子学吗?所以,单有知识是不行了。单有知识不是教师这个职业的“不可替代处”。教师这个职业的“不可替代处”,是做人的工作,是做学生的工作,是做学生的心灵的工作。我们每一学科的教师,就是从你这一学科的立场和角度,来做学生的心灵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专业”之所在,这就是我们职业“不可替代性”之所在。《教师法》中把我们教师规定为“专业人员”,主要就是冲这一点来说的。我们语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就是从语文这个角度,改变学生的心灵,改变他们的素养,改变他们的命运。这就是我们这个职业的使命,也是我们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成就感之所在。而这一切,是有一个基础作保障的,这就是我们老师们的科研:我们天天在研究,我们怎么样来教语文,怎么样通过语文教学改变学生的心灵,改变他们许多的方面。我们逐步拉开我们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我们这个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就越来越大,我们教师个人的职业状况就越来越好。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觉得,科研是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的灵魂。有人说,爱是教师的灵魂,教学是教师灵魂,我说都有道理,但爱如果没有科研作基础是无效的,教学没有科研作支持,是不可能的达到某一程度的。

三、科研改变个人的人生命运

我想套用“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于我们老师们来说,“科研改变命运”。我曾收集整理过新时期以后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成长经历,像程红兵、韩军、程翔、陈军、李镇西、窦桂梅这些人,我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地方。第一,他们大都是从农村基层学校开始他们的人生之路的,他们经过了很艰难的生活历程。第二,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出名,与三个东西有关:一是教学上站得住脚,二是科研上名声在外,三是为人被大家接受。其中科研是最重要的,是核心。科研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对他们推动最大的,影响最大的,是科研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是科研引导他们走向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功。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获得了一个飞速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质量快速提高。但整体来看,还是处在发展的初期,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使用等方面,我们发现,还是以数量为基本要求的。但是,最近一些现象表明,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正在进入一个稳定、提高、以质量求发展的时期。表现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使用上,就是开始注意调整整个结构,开始提高这个职业的进入门槛。换一句话说,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对教师的使用和培养,特别看重“专业性发展”。这个“专业性发展”是什么意思呢?我理解,就是一种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师专业意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这里的关键是“以科研为基础”。如果说,今后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以“专业化发展”为主题词的话,那么,这个主题词的内涵,就是科研。

实际上,一个职业,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也就占到这支队伍中的20%-30%。我有一个想法,今后在教师队伍中,这个20%-30%的“最优秀的”一部分,将主要归于在科研上出类拔萃的那一部分人。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曾参与过一个地区的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在一段时间内,与一线老师有过广泛接触。我感觉到,过去,我到一些学校听课,听汇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学校校长,主要是介绍一些老教师。这些老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有一些老教师语文功底非常扎实,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不能比的。但是,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到一些地方去听课,去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发现主要是年轻人唱主角,省里面、市里面的一些优质课,论文比赛,课题研讨,也是年轻人崭露头角。事实说明,历史已经把重担交到了我们年轻一辈上。在“教师专业化”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希望主要寄托在年轻人身上。课程改革实际上也是一次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是一次教育格局的重新划分。应该说,历史给了我们年轻人一次极好的机会,我们可以与那些老教师一起竞争,而且我们还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有一些方面,我们还可能比他们具有很大的优势。这里包括知识的优势、思想观念的优势、身体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等等。现在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将这些优势,与我们的事业心、上进心一起,融进我们的科研工作中去。

科研,使我们老师获得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我们不仅用我们的光和热,照亮学生,照亮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前进的道路,也照亮我们自己,使们自己也焕发出动人的光辉。我想,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希望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