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闲话澳门语文教育

闲话澳门语文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29 20:41:39

澳门回归祖国已有八年。八年来澳门的社会经济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些年澳门的语文教育虽然也有进步,但却是远远落后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步伐。所以在这里随便聊聊,也期望全国的同行朋友可以指点迷津。

现在澳门语文教育停滞不前的最根源性的问题,便是教学语言的问题。

使用普通话作为语文科的教学语言是大势所趋。国家统一,文字语言随之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但在澳门,这一点虽然大部分人都是认识到的,但却是很少有人愿意着手改变的。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要保留地方特色,坚持方言教学。政府受限于体制,也没有推动教学语言改革的政策。所以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澳门语文都将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

澳门学生在日常文字交流中基本上不使用以普通话语法、词汇为标准的书面语,而是直接将方言口语化为文字。然而现有汉字又无法完全纪录这些口语。只能借助通假字,甚至要加杂英文字母才能完成交流所需。

比如:“睇真D啦!”

“我想问有冇高三ge同学仔想考去台湾ga?”“年年都大把人考去台湾架啦有咩事可以问下我地呢d系台湾读书的学姐,应该都帮到你ge……”

在这些句子中,“睇真(看清楚)、冇(无)、仔、咩、系、呢。”都是典型的方言,这些方言字有的来源是通假字,但是约定俗成,并不影响使用。但是“呢”这个借音字,就会有问题。

其它“ge(的)、ga(啊)、d(些)、ge(呀)”这些用英文字母注音的字,就根本不应该出现在汉语写作中。但可悲的是,澳门中学生真的就是这样写作文的。因为不使用普通话学习语文,所以只掌握方言,也只能用方言写作。

澳门学生的写作能力远较大陆、台湾的学生逊色。标准语能力低下便是主因。

即使是语文水平较高的台湾地区。由于近年来方言抬头,所谓“火星文”也应运而生,标准语一受损害,语文教育、文学创作便一定首当其害,江河日下。

近年来,澳门语文教学也屡屡有新招出台。这些改革都是因为与内地交流有所启发而致。然而大都是一些新方法、新思维。都没有触及教学语言这个根本问题。所以无论成效还是意义都极其有限。

其实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触及。因为如果规定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话,会影响大多数人的就业资格。

很多校长认为要等待时机,一直要等到有足够的,能流利使用普通话的老师,再开展教学语言改革。

但是如果各校都不愿意走出第一步的话,如何能培养下一代掌握标准语?不愿意拿出鸡蛋,如何能等到“满圈是鸡”?等到社会上普遍使用普通话,有了足够的老师时,还有没有改革的必要?

放眼澳门,很多“红底”学校(传统上强调爱国教育,政治上紧随中央的学校)都致力推广普通话,提倡老师用普通话上语文课(当然笔者认为主体应是学生使用普通话上语文课)。但是以普通话为母语的语文教师在澳门数量很有限,零敲碎打,难成气候;而很多本地老师又不愿意放弃方言,虽然能讲普通话,但是也会迁就学生仍然采用广东话教学。故此虽有星星之火,此兴彼灭,终难成燎原之势。

要变革,没有决心,没有面对非议的勇气是不行的。澳门中文教学语言的僵局不难打破,也很难打破。

可是有意思的是,在澳门语文教学语言改革最彻底的,能勇敢走出第一步的却是一家属于圣方济各会的天主教女子学校──化地玛圣母女子学校(化地玛是上世纪圣母在葡萄牙显圣的地点)。

这所学校将普通话作为一个日常标准,无论集会祈祷,弥撒布道都使用普通话。由于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该校教学语言改革是很彻底的,无论师生在课堂都使用普通话交流。其关键是政策帮助很多缺乏信心的老师走出了第一步。尽管不是每位老师的发音都很标准,但是头是开了,火确实是烧起来了。

该校的语文水平有因此有较大的进步。第一届普通话试点班的语文成绩非常突出,远远超过传统班。在澳门大学入学考的语文考试中,该班出现了很多高分,其中最高分有788(满分800)。在试点班出色表现的带动下,该校在澳大入学考全澳排名晋升至第五名。(澳门有近五十所中学,该校创办高中不过六年)以普通的生源取得与拥有优质生源学校的相近成绩,也证明了普通话教学语言的优越性。

其实澳门语文教学语言的改革是不难完成的。其关键在于领导者要高瞻远瞩,要建立制度保障第一步;既要尊重传统,又要给新生事物一个机会;不必去争论孰优孰劣,因为优者自存,劣者自灭。

说到这里,也要停一停了。在这边除了谈问题,还顺便向全国宣传了一下笔者的工作单位。真是有点……哈、哈……

闲话总是没完没了,不过要上课了,下次再发文章跟大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