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22 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要求

22 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要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27:11

22 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在四年级,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园林,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比颐和园还要气派辉煌,可是现在怎样了呢?(挂出反映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挂图)现在圆明园已经毁灭,成了一片废墟。(在板书的“圆明园”三字后加“的毁灭”,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边读边做记号。

2.学生自学后讨论: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三、四自然段是第二段,讲圆明园原来的样子;第五自然段是第三段,讲圆明园的毁灭。)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先讲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再讲圆明园里的各种景点,然后讲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这几个自然段话虽不多,内容非常丰富,要一句一句细细品味。我们下节课再具体学习。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指导区分“损”与“捐”、“幻”与“幼”、“博”与“搏”的字形。

3.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

五、布置作业 。

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可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提出要求: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在北京西北郊)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有三个大园,还有许多小园。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板书“众星拱月”。什么叫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学生画示意图,注意体现“众星供月”,许多小园在东、西、南三面,圆明园座北向南。)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提出要求: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共有六句,注意有分号的两个分句算一句。)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第一句和第六句是总的介绍,中间四句讲具体景点。)

(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象征”,是什么意思?(用具体东西来表现某种事物、某种意义)大家体会一下:“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圆明园中有没有热闹街市?有没有田园风光?(学生自由发言。可能有的说有,有的说并不是真的,只是象征性的。)

(3)教师补充介绍。

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而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圆明园内造了个“买卖街”,街上有商店、旅馆、码头,但并没有居民。皇帝要逛街的旨意一下,皇宫里的人就立即扮成商人、游客,做起各种交易,热热闹闹地像个真的街市。圆明园内有个农村式样的区域,有种着庄稼的田地,像农夫居住的村落。“买卖街”并不是真的热闹街市,所以说“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山乡村野也并不是真的田园风光,所以说“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词造句是非常准确的。

(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

圆明园中著名的景点有100多处。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一种是仿照各地名胜古迹建造的,一种是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还有一种是西洋景观。)“西洋”,泛指欧、美各国。在圆明园内有一处“西洋楼”,就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楼房石柱仿照罗马式,围墙、道路以及屋内的陈设也都是西洋式的。

(5)在圆明园内游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留恋,不想离开)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学生联系圆明园景色风光的特点具体回答。)

4.各人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景色的奇妙。

四、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

1.提出要求: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因为里面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各种奇珍异宝。)“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从文物的时间上看,“上自……下至……”包括了两千多年间的文物。“先秦时代”,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是公元前221年以前。从收藏的品种看,有“青铜礼器”“名人书画”,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五、总结。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

熟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导入 新课。

1.指名背诵第二段。

2.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大家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称圆明园是什么?(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什么叫“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什么叫“精华”?(挑选,提炼出来的,最好的。)这么好的园林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他们侵略中国的罪证。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是采用了哪些手段来毁灭圆明园的。

3.学生自学后讨论。(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手段,一是抢掠,拿得动的拿,拿不动的用大车或牲口搬运;二是破坏,毁掉;三是放火烧。)

4.看看“思考·练习”2的第二小题,说说从“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这些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体会一点就谈一点。从“凡是”“统统”,可以体会到强盗们的贪婪,他们把能抢的东西都抢光了。从“实在”“任意”,可以体会到强盗们破坏时的疯狂、野蛮、不择手段。)

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可多请几个人读,达到越读越气愤的效果。

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无法估计,说明损失非常非常大)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联系课文内容具体理解。)

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然后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

3.学生在作业 本上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然后讨论交流。(课文通过讲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学生的根括只要内容和格式对就行,语句不必统一。)

4.课文的中心思想,你主要是从哪些内容中体会到的?(从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中体会到的。让学生联系第二、三段内容具体说说。)

五、布置作业 。

1.复习生字词,准备下节课听写。

2.预习《再见了,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