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2 卢沟桥的狮子 一、教学要求

2 卢沟桥的狮子 一、教学要求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06:11:00

2 卢沟桥的狮子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我们今天学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 2 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建于1870年。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板画理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

1.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相(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排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4.第二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5.默读第三自然段,谈谈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6.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提醒注意:“厘”字上面不要多一点;“蹲”字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偎”字右下不要多一撇;“概”字中间的最后一笔是点。

3.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每个抄写两遍。

六、作业 。

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桥上的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强调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2.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3.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憎恨侵华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三、朗读全文。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四、作业 。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七七事变》。

3.预习《古诗三首》。

上一篇: 6.田忌赛马 下一篇: 17* 雪猴 一、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