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6.小珊迪

6.小珊迪

更新时间:2024-03-29 06:59:10

6.小珊迪

教学要求

1.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加深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1.教育学生学习小珊迪的美好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2.学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书中要认识一个孩子,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你将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二、读预习

1.通过预习,你说说小珊迪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学习要求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1.学生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标出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纠缠、掏出、乞求、侍者、轧断、品质、饱受饥寒。

3.带着思考·练习1阅读,练习给课文分段。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课文先讲小男孩要“我”买火柴,“我”没有零钱。小男孩去换零钱,却没有回来。即从开头到“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部分内容讲的是白天发生的事情,讲了“我”对小男孩的初步认识。可作为文章的第一段。课文接着讲了小珊迪让弟弟找上门来送还应找还的零钱,“我”才知道他被马车撞伤了。小珊迪在临死前还牵挂着弟弟。即从“晚上,旅馆的侍者说……”到“他死了”。这部分讲的是晚上发生的事情。讲了“我”对小男孩的进一步认识。可以作为文章的第二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小珊迪的悲惨遭遇令人同情;珊迪美好的品质永远给人以教育。可以作为第三段。

4.质疑。

5.指名按分段情况读书。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课文结尾说:“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你是否想过,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有哪些美好的品质?为什么他的生活这么悲惨?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1.带着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在卖火柴的问题读第3自然段。

(穿着单衣、瘦瘦的、赤着脚。)

2.从这些描写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家境贫寒,忍受着饥饿寒冷的折磨。)

3.指名读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4.小珊迪是怎样要求“我”买他的火柴的?

(请、请求、乞求)

5.结合上下文理解“请求”、“乞求”。

(请求——反复纠缠、宁愿降价、亏本也干。)

(乞求——低声下气、让人可怜、跑腿换零钱也干。)

6.分析: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结合当时的环境、小珊迪的外貌回答问题。饥饿、寒冷威胁着他,他还要照顾弟弟。有了这一个便士,他们可能活下来,没有这一个便士,他们可能就会冻死、饿死。)

7.分析小珊迪换钱很久也不见他来,在作者心里产生的想法(“我”想可能上当了)及“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的问题。

(1)因为很久了他还没回来,作者产生了“我想可能上当了”的想法是合乎情理的。

(2)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的第3题,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出示句子读。

②“断定”是什么意思?

(“断定”就是下结论。)

③“那种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那种人指的是骗人的人,不守信用的人。)

④“我”怎样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根据他的面孔、神情是那样让人信任,他让人买火柴时的态度是那样的诚恳,来判定他不是那种不守信用的人。)

8.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两层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词把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了?

(体会“可是”一词的作用。)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二段

1.带着问题读:谁来送钱?为什么来送钱。

(读后概括出:珊迪受重伤,小利比来送钱。)

2.展开想象。

(l)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后,车上的人是怎样表现的?

(2)小珊迪是怎样找到那四个便士的?

(3)小珊迪是怎样回到家的?

(4)小珊迪是怎样让弟弟送还钱的?

(通过同学的讨论达到既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富人的冷酷无情,又突出小珊迪美好品质的目的。)

3.作者看望小珊迪时,他为什么难过?说了些什么?表明了什么?

4.分析思考·练习第3题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③珊迪为什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④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一组句子,再回答上述问题。

我会照顾小利比。

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

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体,第三句比第二句更肯定。第三句话既回答了小珊迪“谁来照顾你呢?”的问题,又说明了照顾时间的长远,语气是那样的肯定,这对小珊迪是个极大的安慰。因此,珊迪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5.学习“他死了”一句。

(l)指名读。

(2)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仅仅三个字。它表现了作者对小珊迪的同情,在为他鸣不平;又表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憎恨。)

6.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讨论。

①小珊迪是怎样的孩子?

(小珊迪是个饱受饥寒十分不幸的孩子。)

②他有哪些好品质让人们感动呢?

(诚实、善良的品质让人们感动。)

2.用比较法体会句子。

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都感动。

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

(第二句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小珊迪的赞扬。)

五、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赞扬了什么?揭露了什么?

2.看板书,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同学。

第三课时

1.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旅馆 纠缠 请求 照顾 感激 侍者

断定 乞求 品质 感动 掏出 轧过

饱受饥寒 目不转睛

2.指导学生分析记忆字形。

提示:

“缠”字右边是“广”不要丢点。

“侍”字的部首是“亻”旁。

“质”字的部首是“贝”部。

“侍”字的读音是shì,不读sì,部首是“亻”旁。

3.比一比,组成词语。

缠( )侍( )质( )

( ) ( ) ( )

纠( )掏( )轧( )

叫( )淘( )扎( )

4.填空

5.指导书写。

(要求把字写工整、规范;注意间架结构。)

上一篇: 1 小足球赛 下一篇: 基础训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