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体会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体会

更新时间:2024-03-29 20:48:06

教完《维生素C的故事》,我的感想也颇多。到底语文课该怎么上?是应该深入文本,细读课文呢?还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匆匆而过呢?教学一篇课文,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课时?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时应该怎么办?……很多问题与困惑萦绕脑际,使我有些无所适从了,也使我对自己的教学使去了信心。带了十几年语文,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尤其面对苏教版语文教材,对教材不是十分熟悉的情况下,更是不知如何下手了。

在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这一课之前,因为要准备学校教研组听课,因此,为了上好这一课,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可以说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教案了。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如下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任何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细心个的观察和思考这个道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专注于“说”和“读”的环节。

说一说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读出哥伦布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心情。我希望通过“说”和“读”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人物的心境,让学生在受到感悟的同时,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由于课前对学生学习的预见性不够,加上问题的设计过细,致使课堂上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脱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上完课后,与其他几位语文老师交换了意见。

他们很诚恳的指出了我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中一位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节课中,对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分析的是不是过于细致?”针对这个问题,大家意见不一。我想:学语文就是要把作品中的人物读懂、读活,让读者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感性应是语文的本质特征。

如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感悟,这样的教学一定不是很扎实,学生的认识也一定不够深刻。但怎样教育语文?怎样上好语文课?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也许语文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读书,在情境中体验文本的感情,在读中获得语言的感悟,在读中提炼自己的感触。只有读懂了,才会让许多的问题得以解决。

比如:语法的、语感的……

曾经多年的语文教学,总是先讲文章主要内容,在概括中心思想的老框框上进行。如今《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小学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门。至于走进门后,如何修行,我也只能战战兢兢的摸着石头过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