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推荐]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推荐]

更新时间:2024-04-25 19:00:07

[教学目标 ]

一、继承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学习j匕大人钻研、求实、创新、

向上的优良学风,·确立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读书的抱负。

二、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意,体会文中寄寓的深情。

三、理解演说辞的特点,学写讲演稿。

[教学重点]

本文是为庆祝北大百年华诞而作,同时更发表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时刻,故并非一篇应时之作。只有努力探究思路的拓展,理解它的开合自如,才能较好理解本文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这可以指导学生在划分竿构、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完成。

此外,理解讲话还建立在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这样教师可针对学生情况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这堂课可开展网络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第一课时,学生利用网络提供信息自主阅读,扫清阅读障碍,理清整体思路。

第二课时,理清局部思路,体会演说辞的特点,加深理解主旨。

[教学重点]

一、通过对结构层次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二、明确理清总体思路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简介背景,导人课文

1998年5月4日,作为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的北大,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中共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北大历任校长和校友代表八千多人欢聚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出席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这篇热情洋溢的讲话。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

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这不仅是总书记对北大学生的殷切寄语,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无限期

望。今天,让我们重读讲话,走近北大,感受这座世纪学府的精神魅力,走近江总书记,

去聆听一代领导人的深情嘱托。

二、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

三、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阅读,获得总体认识,基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1.自主阅读,教师作个别指导。

2.集体讨论,整体感知。

从时间上看,这篇讲话发表于庆祝北大建校百年的大会上,是篇贺辞,但从内容上看,

它绝不仅是限于一校一地的讲演,而是面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知识界和

全国青年的一篇讲话。它高屋建瓴,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从中国革命历史谈到北大百年

历程,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高等院校所担负的责任,从五四精神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

望。历史发展到今天,面对着翩翩而来的新世纪,面对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

大事业,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的青年该怎样继承、发

扬五四爱国传统,勇敢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使我们的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无限美好

的未来,这是每一位处在世纪之交的爱国青年应做的思考。特别是在5月4日,这个爱国

运动的纪念日,这个中国青年的节日里,江总书记以这样一篇热情的讲演,表达了对青年

的殷殷期望,引起了我们对历史责任的深深思索,意义深远,给人以激励和鼓舞。

学习此文,一定要结合背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特殊意义,准确把握文意,体昧其中

寄寓的深情。

四、梳理结构,理清文章总体思路 、

1.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全文,摘录文中词、句来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

容。

2.划分结构层次,列出结构提纲。

· 3.全班于网上交流,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能够领会到作者的思路是

有所拓展--由北大及于全国,由北大人及于全国各界青年,同时又逐层深入--由回顾

历史,到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由事实的揭示升华到历史经验的总结。

(附:教师分析)

本文共18个自然段,大体上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对北大百年华诞表示祝贺,向/

界人士表示欢迎。

第二部分:(2~6段)

回顾百年历史,揭示光荣传统。

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对出席庆祝大会的各

1.揭示北大诞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1)历史背景:①列强人侵,民族危亡

· ②发生了戊戌变法

③一批爱国志士喊出兴学图强的口号

(2)北大(和其它一些高等学府)创建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端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寻求新知识、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2.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概括回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和巨变

①本世纪上半叶:建立新中国

②本世纪下半叶: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展望前景(下个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

3.对北大历史作用及地位的高度评价: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学府。(综合评价)

(1)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①中心、策源地、最早传播

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

②英才辈出:中共主要创始人、早期著名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进步学者

(2)是重要的教育学术文化阵地 ·

4.总结优良传统,号召发扬光大

引用鲁迅先生的评价,揭示北大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阐明其价值(意义)--自强不

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使北大永葆生机的精神动力。最后号召全体要发扬光

大。

5.号召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千万珍惜大学时代。

由个人大学岁月的回顾,引申归纳出当时广大进步爱国青年的优良传统,由赞许五十多年前的进步青年,再引申出对当代学子的希望。

以上各段,思路是逐步拓展,又层层深入。从北大百年历史回顾扩展到祖国世纪沧桑,又自全国复归于对北大的评价,思路开合自如,小大由之;自事实的揭示升华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自对学校的高度评价及对学子的殷切期望。思路在步步展开中得到升华、提高。

第三部分:(7~10段)

阐述科教兴国战略和实现这一战略的任务要求。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宏伟目标,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从当今世界形势看我国当今任务,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开发到战略的实践,从而得出全党、全社会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结论。

3.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4.大学建设的任务与要求

如果说第二部分是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期望,那么这第三部分则是分析现实,明

确任务。由国际形势看国内形势,由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体事业看科教领域的任务要求,进

而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由宏观到微观,思路仍是层层深入,递进,要求

也更为明确而具体。

第四部分:(11~16段)

向青年提出希望:

1.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

2.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

3;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

4.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

第五部分:(17、18段)

展望未来,寄托希望,这是全篇的概括、总结,又是主题的升华、提高。

纵观全篇,从中国革命历史谈到北大百年历程,从五四光荣传统到对青年的殷切望,从世界的迅猛发展谈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对教育的任务要求。最后由北大同:及于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再及于全国各界青年',,表明这不是一篇仅限于北大校的应景文章,也非仅限于教育领域的普通演讲,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战略全局性和历史长期性的指导性文献。

I、回顾全文,体会理清文章总体思路的一些方法(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帮助梳)

总结) '

通过前面的讲析我们已经明确,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

段落间、句子间是怎样互相联系,组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的,以及这样组

的道理所在。好文章的思路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首先表现为结构的条理性

所以我们在理清思路时,往往是分析文章结构的条理性,探究段落间的层次关系,理清

料组织所依从的顺序。但仅分析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了段意并不等于理清了思路

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样安排结构的道理。思路的总的依据和出发点、归宿点是

章的主旨,因此还要在整体感知,初步把握主旨的前提下去探究思路、理清脉络,从而

深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的,理清总体思路,我们大致可以分作这样几步:

第一步:整体把握课文,根据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第二步:概括出各段中心。

第三步:探究思路。我们可以自觉设置问题,对这一思路的展开提出质疑,在解疑达到对作者的理解。也可以进行多角度思维,假设出多种结构安排,将文章思路与自己设想作比较,从比较中体会作者的构思。

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关注文章上下文照应、衔接的语言线索,明确段落间的逻辑:系,弄清全篇的写作顺序,理解上下文意义的内在联系等,这样便可以较准确地理清文:总体思路,以便于更深入地理解全篇。

六、布置作业 :

1.回答问题:

①北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②为什么此时此刻,江总书记会想到自己五十年前的大学岁月?这的作用?

2.任选一段作理清局部思路的训练。

3.找出初中第五册《最后一次讲演》及高一课本中《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文章

体味三篇文章在语言上的特色。

第 二 课 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课作业 ,导入 本课

以第13自然段为例,进行局部思路的训练。

本段共七句话。第一句是总说,直接清楚地表达了对青年寄寓的厚望。后面六句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阐释。首先要刻苦学习与要学有专长是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具体阐述。前者揭示了它的重要性,后者解说了努力学习的含义,即学什么?不仅应学有专长而且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在论说:刻苦学习科学文化之后,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将语意了过渡到对加强思想修养的论述。接下来的两句分别从反、正两个面对比,论述了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性,揭示了思想修养的涵义。

本段的思路可以用如下层次关系表示:

①/e③///④//⑤///⑥⑦

理清局部思路,特别是段落的思路,要注意语序的安排,分析段落中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这时可以关注具有关键性作用或提示性作用的词语,如关联词、指示代词、表明几次先后的词语等,抓住关键,理清思路。

二、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教师简介:

本文的思路非常清晰,条理性极强,因为它是一篇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样才能为人所接受,易于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口语(

文章开篇首先根据此次大会的内容表达祝贺之意,并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向参与大会的来宾表示欢迎。这都是讲演的基本形式。

讲演稿又叫演说辞,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贺辞、悼词、宣传鼓动辞、报告辞等,均此列。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晰,要言不繁。

无论哪一种演说辞,都应该具有针对性。应该根据演讲的目的,演说的场合、听众;演说者的身份、地位等,有的放矢。

2.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完成归纳总结:

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闻一多先生在昆明追悼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的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所作的《最后一次讲演》,那掷地有声的语言至今仿佛还回荡在耳边。在上一个单元,我们已经学过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满含深情的讲话,它们都同本文一样是演说辞。请同学结合这两篇文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总结归纳出演说辞的一些基;特点。

语言上:

①句式齐整:或骈散结合,或善于排比、对偶等句式,具有整饬美、音乐美,以加强/情的表达。

如:本文中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未知世界……应该是……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I四个应该是造成排比,气势强大。

②善用短句、呼唤语等,充满感情,寓于感召力。

如《最后一次讲演》: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面对面与敌人直接交锋,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江总书记讲话中也多次有对同志们,凰友们…'同学们的热情呼唤,亲切自然而富感召力。

③运用比喻、对偶、排比、反问、反复等修辞,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

如本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c

比喻以形象的语言揭示实质,表达感情易于为人理解与接受。

而在《最后一次讲演》中运用大量反问、设问。前者直接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语气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后者引人深思,唤起听众的共鸣。

内容上:

①针对性。有的放矢,无泛泛而谈。

②启发性。通过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使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说辞要阐明的}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③感染力。演说辞是说给人听的,语言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是产生感染力的先决件。如本文江总书记从自身大学生活谈起,进而希望当代青年应珍惜大学时代。由于能{现身说法,与听众情感上的交流,富于感染力。同时全文自始至终饱含着老一辈对青年I殷切期望,感情真挚,语重心长。这些都使文章富于感染力,影响深远。

三、布置思考题,加深理解

1.江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四点希望都是以A与B''的形式出现的,你认为A与I

并重还是有所侧重,并具体说明。

2.概括这篇《讲话》的主旨。

四、布置作业 ,进行知识、能力拓展

1.这篇讲演热情洋溢,富于感染力。其中有很多格言警句琅琅上口又蕴含深意。请;

录并试着以这样的形式总结出自己的生活感悟,可在同学间交流。

2.江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学习,在为祖

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请收集革命先辈或人民群众中能将实现自

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的范例。

3.学习《讲话》,结合自身,拟写一篇讲演稿在主题班会上发言。题目自拟,但要主

集中,符合讲演稿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