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 知识扩展 > 《琵琶行》的绘画美和音乐美

《琵琶行》的绘画美和音乐美

更新时间:2024-04-25 05:11:37

白居易的长句《琵琶行》再次被编入中学中专语文课本,深受广大师生喜爱。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它塑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同情被迫害者的进步思想,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不容贤良、压抑人才的罪恶,而且是因为它蕴含着绚丽的绘画美和绝妙的音乐美。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

一、绚丽的绘画美

古人评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为上乘。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用其丹青妙笔勾勒出来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可引导学生对以下四个画面进行品评分析:

1、秋江夜别图: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萧瑟的秋色,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的氛围,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惨”(即悲伤)字上,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2、琵琶遮面图: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在”。画面传神地描绘了琵琶女娇羞的神态和犹豫迟疑的复杂心理。她出身歌女,年长色衰,沦为高人妇,而又凄冷独处,此种曹遇使她自感卑微,无意应酬,但因受人再三相邀,盛情难却,才如此羞涩的出声。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遮”字上,因为这一“遮”,才能启人共鸣,产生联想;如果直“露”全相,则会令人索然。

3、整衣敛容图: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幅画面,描绘了琵琶女曲终时的动作神情,虽着墨不多,却让人处处感到她的风度、教养、经历不俗。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敛”字上,是用形体的动作来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的内心活动。

4、泪湿青衫图: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是在“皆掩泣”之后的一个特写镜头。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泣”字上。当满座的人合着乐曲的旋律,品味炎凉的世态,联想各自的遭遇时,就不由得“掩泣”动情了,当然对这曲调理解最深、动情最浓以至泪湿“青衫”的,还是诗人自己。这种“悲从中来”的“泣”,其内涵显然是丰富而又深沉的。

二、绝妙的音乐美

音乐有声无形,只能诉诸听觉,用文字极难表现。但是《琵琶行》的作者以人们日常所听到的声音作喻,唤起读者的经验和联想,使人如入其境,如闻其声。此文韵律铿锵、词彩斑斓,堪称描写音乐的“绝唱”、“至文”。可引导学生主要从运用比喻、使用叠字两个方面品评本诗的音乐美:

1、运用比喻,形容跌宕变化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以上比喻在诗中连续使用,形象地再现了音乐旋律的行进过程。同时也正好说明演奏者的专注,听者的陶醉,两者之间的感情就是在音乐旋律中默默交流,渐渐融合的。

2、运用叠字,使音乐和谐悦耳,优美动听:

以上叠字的运用,既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具有形象性,又使语言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优美动听,具有音乐性。

由此可见,《琵琶行》一文的绘画美和音乐美,使琵琶女这一人物形象与特定的情景气氛水乳交融,富有立体感,从而更深沉地感染读者,激动读者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