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评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况

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评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况

更新时间:2024-03-29 04:03:33

1998年5月3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省会、直辖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的讲坛上,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讲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创新的主导思想,另辟蹊径的教学探索,已见于他撰写的教学论著,在这堂课上,也同样体现了上述基本观点,对当前的高中的语文教学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应该说,作为一堂观摩课,又是在异地借班上课,要在50分钟之内处理完这样一篇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恩格斯的文章是对马克思一生的伟业的高度概括,理论性很强,知识面很广,涉及到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如何使学生能饶有兴趣地读懂这篇文章,能“以文解道”,又“以道悟文”地通过阅读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的精髓,又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领悟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底与艺术,这的确是不容易的。李镇西老师勇敢地选择了这篇课文来讲,这种敢闯“虎穴”的精神,令人钦佩。看完了这堂课,更感到以下几个问题,体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值得大家研究探索。

1、这堂课应从何入手来把握全局,引导学生去阅读呢?李老师提出了要用马克思的精神来学习这篇文章,给学生提出一个新的制高点,引导学生去攀登。在简单介绍了马克思的占有李卜克内西对他的评价后,李老师提出应以马克思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来学习课文。要学会质疑,“于不疑处有疑”这就是创新的起点。阅读首先要教会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质疑,这就是给了学生一个整体的指导思想,一个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思考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引导了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这是这堂课的特色之一。随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师生之间成功地实现互动互助的探究式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互相提出疑问,又互相求解。大家有问有答,有争有解,循着文章的层次逻辑顺序,层层深入。学生的问题有深有浅,有的问及字词,乃至标点符号(这也是不能放过的!);有的深入到理论的本质,兜售很自然地循着课文的语言脉络来展开(这才是语文课,而不是政治课),师生共同努力,真是做到逢山开路,遇河搭桥,一个个疑问解决了,学生自己实际存在的疑难,经过自己的思考后,提炼出来了(这样的提问才能于学生有助,信口开河地不加思索就发问就无益的,对高中学生尤为如此),又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师生共同的帮助求得解答,阅读课的第一个任务――“以文解道”,就在正确的独立思考的方法指导下完成了。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这是最宝贵的金钥匙。

2、阅读教学的第二个任务――“以道悟文”,在教学中这是一个难题,不少教师的教学对于“以文解道”做得很熟练,任务完成得较好。但对于第二个任务做起来就感到力不从心,不知怎样引导学生去“悟”,才算是完成了任务?有的教师干脆就忘记了这个环节,对于这样的理论性很强的议论文,当然就很可能把它讲成了政治课了。李老师的这堂课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很成功。,有些地方师生都很动情,听者也为之动容了。究其经验,我以为在于李老师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个“悟”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循着文章作者的思路,即语言的脉络来提出疑问,结合着文章词语的前后搭配关系,即语言的环境来理解语言的含义,弄懂文章的思想内容,再回过头来体会作者在驾驭语言时遣词造句是如何做到准确、生动、凝练、传神的,亦即是如何求得语言的得体。这样就把言语学习中的四项基本任务――掌握好文章的语脉、语境、语义和语体四个方面的关系――抓住了,那个“悟”字,就自然会呈现出来了。语文教学只有完成这一步,才能算是真正上了一堂语文课。李老师的这堂课,有几个地方就很成功地突出了“以道悟文”的做法。比如在讨论到马克思的称谓的问题时,李老师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名次排列问题来处理,而是以此为总纲,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概括了文章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这一主体部分,进行了整体性的研读,在研讨过程中又先抓住两个“对于”这组介词短语的深层次含义,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后,又引导学生去研读全文的篇章结构,梳理出恩格斯论证马克思伟大贡献时的论述思路(这时老师很恰合时宜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屏幕上映出全文的提纲,帮助同学们整理出整体系统,这样运用多媒体手段,很得法,有用,不是花架子)。师生研讨到这里,问题是否就算是解决了呢?没有,它只是让学生从表面上指导了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与革命家的提法,但还未能从本质掌握恩格斯讲话的核心:即这三者是什么关系?李老师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就此停步不前了,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去理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的深意。再回过头来研读文章的提纲后,学生终于读懂了恩格斯是采用层次递进的方法来突出“革命家”这一称谓的本质内涵的。这就是很成功地以道来悟文,悟出作者构思与表述的技巧了。就这样,不必专门讲语法术语或写作方法,学生从文章的思想内容中就能悟出了。再如,在讲文章最后的一部分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个‘将’字怎么理解?”这是课文中最后一句敬辞,一般情况下很容易被忽略。李老师因势利导地抓住这个“将”字,进行了一次“以道悟文”的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又一次感悟到革命导师恩格斯是如何深刻地把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通过一个“将”字,流传千古,照耀后世了。这一个副词的作用是多么的深邃而又伟力无穷啊!(《人们日报》1999年11月15日登载报道英国BBC广播电台在公众推选千年世界伟人名单中,马克思位居榜首,就是对恩格斯的预言的一个最有力的佐证!)

3、语文课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完成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的任务。这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主要组成部分。今年来对此又再度明确提出,引起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李老师的这堂课对此也有很精彩的处理。对于这样一篇理论性很强,概括性很高的文章,李老师始终以自己对文章深入研读后对革命导师的热爱与崇敬的感情,融汇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用自己的激情感染着学生,引导着学生。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冗赘的知识讲解,有的是满腔热情、诚挚的爱心――爱文章的思想内容,爱文章的语言文字,爱学生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使全堂课都沉浸在崇高、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特别是讲到文章最后一部分,有的学生提到苏联阶梯和东欧剧变时,李老师以解释“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句为契机,深情地阐述了他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引证一百多年来,人类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特别饱含深情地说:“如果马克思、恩格斯能在这世纪之交,亲眼看到自己所创立的科学理论被中国人民的实践注入新的活力而蓬勃发展,那该多好啊!”李老师讲得动情,学生听得动容,全场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包括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在内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作为大奖塞的评委,我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流下热泪。这是多么成功的人文思想教育啊!在老师的情感的熏陶下,提问的那位学生站起来补充说:“老师,您说得有道理。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只要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就不会消失。’”这更是锦上添花的妙语,它亦理所当然地又一次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看着这位年青教师的身影,看着这些年青学生的面庞,我清晰地想到:我们这三代人之间是不会存在不可逾越的“代沟”的,至少是在这个最根本的原则问题上。我沉浸在愉悦与欣慰之中听完了这堂课。

从阅读教学的任务来看,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与任务要解决;从培养学生自己学会阅读的训练目的来看,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但是从最根本的任务来看,我以为教学学生自己在阅读中能做到“以文解道”、“以道悟文”和“以情育己”这三条,是最基础最本质最重要的。而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都有了较成功的实践,是值得推荐的。

2002年1月4日于辽宁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