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 知识扩展 > 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

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

更新时间:2024-03-29 06:22:36

笔者听许多老师讲解过《赤壁赋》,在讲到苏轼的旷达思想时,总感觉他们讲得过于含混,学生更是似懂非懂。那么苏轼的旷达思想到底是如何揭示出来的呢?

《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当时因乌台诗案,作者险些被杀。后来死里逃生,被贬到黄州做了团练副使。虽说是朝廷命官,但实际上是被监管。仕途失意,再加上”早生华发”,早年的宏图壮志逐渐“灰飞烟灭”。为此,作者内心极度苦闷。《赤壁赋》正是对这种思想的排解。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这时却听到客人悲凉的箫声。于是苏轼问客人“何为其然也”?客人回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意思是说,自己想起了曹操,和曹操相比,自己功业未就,生命又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所以内心非常悲伤,故而把这种悲凉通过箫声传递给秋风。这里,表面上是说客人的悲伤,实际上是作者通过客人之口表达自己被贬的苦闷。接着作者开始劝解客人(其实就是宽慰自己)。作者紧承客人的话题,仍以水和月亮来设喻:“客亦知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你也知道水和月亮吗?时间的流逝就像流水一样,但从来都没有尽头;万物的兴衰正如月亮的盈亏,但最终也没有增减一丝一毫。“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大概如果从变化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天地万物竟然不会停留一瞬间;如果从不变这个角度来看,万物与我都是无穷无尽的,(水和月)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每当讲到这个地方,笔者总觉得这些老师点拨得不够透彻。学生也是似是而非,特别对“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更是摸不着头脑。说“物”无穷无尽倒也不难理解,如水不断流逝,月亮不停地盈亏,草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我”怎么能“无尽”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苏轼笃信佛教,曾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不出家而信佛的人),他肯定相信轮回。佛家认为,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就如同月亮完成了一次圆缺。月亮不停地圆缺,生命也就生生死死,循环不止。既然生命和长江月亮一样是无穷无尽的,那么长江和月亮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生命又怎么会是短暂的呢?今生功业未成,还有来生呢。既然如此,就根本没必要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伤了。所以反正还有来生,不如趁现在(今生)清闲无事,好好享受一下明月和清风。一想到这里,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旷达了。

由此看来,从苦闷到旷达,这个转变的桥梁应该是轮回思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轮回思想是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