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 知识扩展 > 从人文角度解读《荷塘月色》──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从人文角度解读《荷塘月色》──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09:56:54

朱自清《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历来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定篇,这确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名篇。如何在中学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解读这篇优质现代散文,让如花岁月的中学生从中吸取足够的营养。这个问题其实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语文课当作政治工具,即是从社会学的政治宣传的功利价值出发去生硬地肢解诗性的文学。《荷》这篇文学性很浓的课文同样不能免于政治的解剖刀,不能给学生真正的人文性营养。从政治的功利价值去诠释课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利尤为张扬。《荷》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时对此句的解释太政治化。联系《荷》文写于1927年7月,正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全国一片白色恐怖,因而朱自清这个爱国知识分子“心里颇不宁静”。而作者赞美荷花和高洁的明月,表现了作者不跟恶浊的社会势力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格。这种解读使语文课陷入了简单化、庸俗化、赤裸裸的政治化。

时至今日,对《荷》文的解读其实仍没有完全走出社会学的政治宣传的功利价值的狭小空间。还是要把《荷》这几百字的写一时感觉的对自然美赞扬的散文放到时代大背景去过深的考查。过犹不及,政治的解剖刀挖得越深,《荷》文真正的文学性越受到伤害。钱理群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对《荷》文的解读,就认为朱自清“内心的颇不宁静”源于他“这类自由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从而得出“《荷塘月色》中所描绘的宁静大自然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的结论。(钱文见《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节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钱先生的思路不能看作是解读《荷》的唯一思路。因为如此解释,总觉得在教学中难以透彻地讲解朱自清在《荷》中蕴涵的诗性的美。我以为从人文的角度去解读《荷》文,能充分地领学生进入作者在《荷》中营造的自然美、意境美、亲情美、语言美的氛围。

开篇第一句“心里颇不宁静”,不能把它看作是全文的基调。如果这样,全文肯定会受压抑。人生在世,心里不平静的时候多,何况中国文人从来有一种忧国忧民的传统心理,没有必要把“不平静”讲得太具体。而从写文章的角度看,起句是欲抑先扬的传统开篇方法,因为“不平静”,而进入月下荷塘,而进入荷塘月色的美的氛围中。

讲《荷》文,从人文角度出发,应该放在对四种美的解读上:

1、自然美:

本文许多笔墨用在对荷花、树木、月色的描绘上,以工笔画的手法,细腻地渲染了荷塘月色下童话般的美景,作者写自然美时充溢着诗的灵气,即内心对自然美的真心赞美。

2、意境美:

《荷》文中有情景交融形成的意境,具体地表现在从容和谐上。荷塘中的荷叶、荷花、流水、月色的和谐,这是自然中的和谐,自然中的静谧与家庭宁静的和谐,还有蝉的喧闹和人的内心平静的相反相成的和谐。这种种和谐中构成的诗样的从容的意境美,解读《荷》文时是不能不讲的。

3、亲情美:

许多分析《荷》文的文章,都没有提到亲情之美。虽然《荷》文没有像写自然之美去着力写亲情美,但就那么点睛式的一两句,足以透出宝贵的亲情之美的温馨信息。开头一段中“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及最后一段中“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分明让我们窥视到作者对婚后得子、琴瑟和谐的亲情的满足。作者爱妻、爱子的亲情溢于字里行间。这不能不让中学生领略这种亲情之美,从而使他们更爱父母。

4、语言美:

《荷》文是篇美文,是华丽与朴素相结合。“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杨柳的丰姿”(有的版本把“丰姿”等同于“风姿”值得商榷)等语言,属华丽一类,《荷》文更多的是朴素的描绘。但只讲其语言的朴素而不讲华丽是片面的。

讲透了上述四种美,也就完成了人文性的对《荷》文的正确解读。这样讲不至于陷进政治解读的矛盾中。政治式解读认为作者进入荷塘月色,只是“暂时解脱,但最终还是回到‘不宁静’中”。反复读《荷》文,没有发现作者有回到“不宁静”的痕迹。作者分明是享受了自然之美后回到了宁馨的家庭中,非要说作者“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中国现代散文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作者金志华,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P7这是脱离了这几百字的散文实际的,这是政治解读的一处硬伤。

写景传情、写一时感觉的散文和诗,不宜脱离作品实际去生硬地挖掘其政治方面的东西。晚唐诗人杜牧著名的《江南春绝句》,明明是赞美江南自然美与人文美结合的美景,非要去说它有政治讽喻价值,这是很牵强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交织着自然美、风俗美、人文美。硬说诗的后两句是带有政治批判色彩,这样去理解江南之春就索然无味。但就算是一种解读法吧,真要这么读,岂不是把一首好诗当政论来读了。

回到《荷》文的解读上,我以为不能多少年来一贯制,总是以一种方式一种思路去分析,动不动把几百字散文当作大部头东西作高、难、深的解读。应从作品实际出发,从文学的性能出发,从人文精神出发去解读。

本人从教学的困惑中提出上述见解,抛砖引玉,望专家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