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 知识扩展 > 《我的第一本书》全析

《我的第一本书》全析

更新时间:2024-04-25 19:13:13

文段分析 语言品味 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⑴ 开篇的“难以忘怀”和“很难笑起来”有什么含义?

⑵ 课文从一位诗人来访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段析:点题并引出下文。

从一位诗人来访写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它在作者心中的分量。

说明自己的童年生活是孤寂、单调、苦涩的。生活的艰苦和沉重,留在作者记忆中的童年,感觉是酸楚的,可童年的生活,无论怎么艰苦,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记,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过我不认字,只认画。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那些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花花绿绿的窗花。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⑶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这句话有什么更深的含义?

⑷ 引用祖母的话有什么作用?

⑸ 作者为什么从父亲的藏书起笔?

段析:家里的书尽管给作者带来了好奇、快乐和梦幻,但那是父亲的。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⑹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⑺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安排“祖母”这个角色,有什么作用?

⑻ “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表明“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⑼ “愁苦”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忧虑?

⑽ 父亲的一声叹气有什么丰富内涵?

⑾ 父亲为什么说元贞比“我”有出息?

⑿ 介绍父子俩的矛盾冲突有什么作用?

⒀ “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⒁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这一自然段属于记叙中的什么?这一段能否删去?

⒂ “父亲对我说……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这里所描述绘的情节,使你联想到以前所学的哪篇课文?结果一样吗?

⒃ “父亲”艰苦修书的情景,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⒄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一段有什么更深的含义?

段析:以上自然段写“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画线句写出了浓浓的乡村田园气息。

“板”与前面的“欣慰地夸奖”形成了对比。

表明父亲很细心。

写出了父亲的细心、善良和伟大。

也许对元贞来说那绝不仅仅是一本书。由“惟一”一词可见这本书对他一生的价值与意义。

父亲这次回家给我带回一个书包,还买了石板石笔。临到开学时,父亲跟我妈妈商量,觉得我们村里的书房不是个念书的地方。我父亲很清楚,老师“弄不成”(本名冯百成,因为他干什么事都办不成,村里给他取了这个外号),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父亲让我随他到崔家庄小学念书。我把这本完整的不同寻常的课本带了去。到崔家庄之后,我才知道除了《国语》之外,本来还应该有《算术》和《常识》,因为“弄不成”弄不到这两本书,我们就只念一本《国语》。

段析:必要的交代,令读者越发地为作者读书的艰难而感慨。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⒅ 作者为什么说“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段析:呼应开头,表达了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

因为这第一本书带给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会和独特感悟。

我们那里管“上学”叫“上书房”。每天上书房,我家的两条狗(一大一小)跟着我。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弄不成”在教室里朗读课文时,我的狗却不叫,它们听不惯“弄不成”的声调,拖得很长,而且沙哑。我提醒我的狗,轻轻喊一声“大狗”,它就在窗外叫了起来。我们是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引得哄堂大笑。课没法上了。下课后,“弄不成”把我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他罚我立在院当中背书,我大声地从头到尾地背了出来。两只狗蹲在我的身边,陪我背书,汪汪地叫着。后来老师“弄不成”还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

⒆ 作者为什么要绘声绘色地描述亮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

段析:写恶劣的学习条件下的轻松的恶作剧。

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⒇ 作者为什么要特意补述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

段析:写童年的伙伴如今的境况。

那位朋友再来我这里时,一定请他看看这篇小文,我将对他说:“现在你该理解我的心情了吧!”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21 课文结尾处再次提到“那位朋友”,有什么作用?

22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23 文中“人不能忘本”的“本”指的是什么?

段析:交代写作本文的缘起。

这里的“本”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它镶嵌着父亲的觉悟、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人生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中历程。

【参考答案】

⑴ 这本书“难以忘怀”表明它非同寻常,有特殊的意义。“很难笑起来”表明这本书的故事充满了苦涩,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为读者设下悬念,吸引每一个读者继续读一去。

⑵ 从一位诗人的来访写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出“我的第一本书”是指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⑶ “书”象征正精神文明;“红薯”象征着物质文明。这句话折射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贫乏。

⑷ 语言描写,描绘了“我”看书的情态,富有趣味。

⑸ 交代书是“父亲的,不属于我”,为正文介绍“我的第一本书”作好铺垫。

⑹ 这个句子自然、清新,蕴涵着缕缕诗意。“甜蜜蜜的味道”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

⑺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特意安排“祖母”这个角色,有利于推动文章情节发展,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

⑻ 表明“父亲”知书达礼,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⑼ “愁苦”表现了父亲对于家庭窘境的忧愁。

⑽ “父亲”的叹息声中,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⑾ 元贞没有课本却考了第一,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

⑿ 一问一答,介绍了“我”的第一本书残缺破旧的原因,在平实的语言中,哀愁的神态中,流露出父对子的理解,对当时社会贫困的无奈,表现了“我”乐于助人以及父亲温和、善良的性格。

⒀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乔元贞父亲被生活的重担压垮的情形。

⒁ 属于插叙,介绍了“我”家与乔元贞家的关系以及乔家的贫穷,拓宽了文章的社会空间。所以不能删去。

⒂ 《羚羊木雕》。《羚羊木雕》中的母亲要“我”索回羚羊木雕,是因为羚羊木雕太贵重,不能拿去送人,表现了父母重财轻义,不顾孩子之间的友谊。课文中的父亲要“我”取回那半本书,是因为父亲要补好那本书,再让“我”送给朋友乔元贞,这说明父亲开明,懂得珍惜孩子间的友谊。

⒃ 反映了“父亲”心灵手巧、善良伟大。

⒄ 这两句话中,既有对特殊课本的怀念,也透出一种酸楚;既有对童年时代读书环境的无奈,亦有对乔元贞辍学的同情,“惟一”一词饱含辛酸,内蕴丰富。

⒅ 这一本书值得作用“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因为这第一本书带给作者对苦难的深刻体会和独特感悟。这第一本书的故事,和由这本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的生活境况下作者对生活分份独特的感受。

⒆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读着这段人狗合演的“双簧戏”,读者无疑会被“我”儿童时代那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还是在学习条件如此恶劣、生活处境如此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

⒇ 乔元贞是聪明好学的,可他却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呢?还能有多大“出息”?“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令人深思。这样安排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思考生活与人生。

21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22 这里的“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创作则推动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23 “本”这里指课本,也就是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的主要是后者。

上一篇: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