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语文知识 > 课外知识 > 谈谈拼音化的“同音词”问题

谈谈拼音化的“同音词”问题

更新时间:2024-04-20 22:29:49

目前提出来的同音词分化方法主要有两种:1.采用异拼(声母异拼或韵母异拼,例如li-lee);2.后加表形或表意的字母;

笔者认为,后加表形或表意的字母的方法不可取。拼音文字恰恰是不需要表形或表义成分的。加上代表字形或字义特征的字母来分化同音,却又不参与发音,那还叫什么拼音文字?

而且,如果采用后加表形或表意的字母的方法分化同音词,势必要采用“异拼”标调。由于标调的普遍性,造成“异拼”的缺点——对现行方案的改动比较大——扩大化。

真正造成理解困难,而必须分化定型的同音词,从整体上来说,总是不多的。而标调在整体上是非常普遍的、必须的。由于上面提到的“异拼”的缺点,所以,从社会成本上来说,“异拼”适合用来分化同音词,而不是用来标调。打个比方,某单位开会,应到100人,实到97人。统计时,记下实到人员名单或者只记下未到人员名单,哪个方法更经济?

而且“异拼”标调法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对声调的把握不准,容易造成同一个拼音词的拼写形式差异很大,不利于在人脑中形成固定的“词形”,不能建立条件反射,继而影响到我们的阅读速度。我们在阅读英文时,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读,而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扫”读,原因就是它们的“相貌”已经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

关于拼音化领域的一些问题

2001年3月20日23:41:39

一、关于同音分化:

同音词的问题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以至于不普遍定型就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语义理解了吗?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可是,事实是,只要不是太脱离语言实际的,或者是故意虚拟出来的一些实际语言中并不存在的“同音混乱”的例子(比如那个著名的“父女俩个弹琵琶”和“妇女俩个谈枇杷”),即使是不标调的拼音,虽然读起来慢一点(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读音——进而理解),多少有点费劲。但无可否认,毕竟也基本上能够理解。

如果是标调的拼音(这里姑且不论其它的标调方法,只以我们熟悉的带调元音字母为例),造成严重的理解障碍的情况少之又少。以前的基于普遍定型的各种方案主要都是针对不标调的。

这里以微软拼音输入法2.0版为例,来说明语义理解问题到底有多难。

微软拼音输入法是以语句输入为基础的。笔者一直使用这种输入法,对它的功能的强大有深刻的体会。

即使不标调,它的一次性转换正确率也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如果采用标调(微软拼音采用数字标调,须关闭逐键提示功能),转换正确率将大幅提高,起码在95%以上(不包括人名)!这仅有的5%的错误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用户音调把握不准造成的(机器毕竟是机器,对于人脑而言,个别音节标错了调——一般主要是2、3声——并无大碍)。而且这还是在使用了“模糊音”功能的情况下。

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转换错误是因为电脑断词难以做到100%正确,如果再采用分词连写,一次性转换正确率之高将是相当惊人的!(可惜“微拼”目前还没有(没想到?)为此提供很好的支持。)

机器犹能做到这样,何况我们人脑乎?

目前,那种主张尽量普遍定型的观点基本上已被抛弃,分歧主要在定型的多少上。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大家的分歧并不大。(我个人认为,定型虽不能说决无必要,但也要严格控制,宜少不宜多。200-400字足矣!)

至于简化定型的那些字,比如有人把“一”定型为“y”,有人定型为“i”,个人的主观因素很大。由于现在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这些不能算作分歧。

有人提出,如果拼音文字能求得与汉字的某种对应关系,起码我们碰到一些同音人名就不至于无法区分了。我个人认为,人名的同音问题根本不能算做一个问题。因为这跟语义理解毫不相干。即使是使用汉字,世上同名同姓(又同字)的人千千万,也没见着出现什么混乱。同名的人只有碰在一起才会造成麻烦(英文也不例外),这时候语言本身就会自动调整。比如,我们把威廉姆斯姐妹(美国网球选手)一个称为大威廉姆斯,一个称为小威廉姆斯,把布什总统父子称为老布什和小布什。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如果不是对语言学不甚了了,那就是故意制造混乱,混淆视听。

地名的问题也与人名有类似之处。比较突出的(也是大家举的最多的)一个例子就是“重庆”与“崇庆”。然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方法,试图用这个问题来证明必须普遍定型的论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总之,一般而言,同音词问题主要是指纯粹语言学意义上的语义理解歧义,而不是指诸如人名、地名之类的问题。

二、关于标调

拼音文字究竟要不要标调,这个问题可以说已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谁都无法漠视这一现实。不标调,读起来不顺畅,磕磕绊绊的,要边读边猜,很费劲(“北拉”就是因为不标调才被弃用。虽然今天任何一种方案的形成都离不开前人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和积累,它们的历史功绩不容否定,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吸取的)。

目前的争论主要在标调方式上。主要有这几种:

①采用字母标调(包括字母组合标调和后加字母标调);

②采用符号标调(包括后加符号标调和带调元音字母标调);

③采用数字标调;

④采用大小写标调;

无论哪一种标调方案,都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其它方面又都可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多,或少。怎么评判呢?这就要看都是些什么样的缺点,谁的方案能在最大的限度上趋利避害:哪些缺点通过某些改进,或者采用某种变通的方法,可以将它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哪些缺点解决起来比较麻烦,以及会不会造成某种严重的后果。

上一篇: 汉语拼音知识 下一篇: 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