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语文知识 > 课外知识 > 古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中国的科举制度

更新时间:2024-04-20 15:14:13

我国古代选官经历了多种方式方法。最早的是贵族世袭制,从各原始部落首领中选任,并世代传袭,此制在先秦时盛行。以后历代先后经历了种种式式的选官制度,秦代自商鞅变法起,萌生了任举制。汉代起,任举演化为察举制。曹操之子曹丕起,创立九品中正制,将有可能为官的士人,由本地的“中正”按德行,划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然后向朝廷举荐。

到了公元606年,隋炀帝下令开设进士科考试取士,为科举的始发端。到唐代中期,科举形成制度,宋代以后规范完善,明清两代成为选官的主体。科举即是分科考试取士,有制举,贡举,武举三个形式。制举由皇帝不定期考试。武举考马射,步射,马枪和负重等项。科举中贡举是最主要的,所以又叫常举。贡举考试原来分许多科,后来渐减。唐代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宋代前期分科更繁,有进士,九经,五经,三礼,三传,通礼,学究,明法等科,王安石变法,罢去各科,只留进士一科。贡举考试分三级,三年一考。第一级为行省级考试,称乡试;第二级为中央级考试,称会试;第三级是殿试,是皇帝亲考,元称御试,明称廷试。中乡试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中会试者称贡士,头名称会元;殿试被录取者称进士,名次又另有分排。自宋太宗起,进士分为三甲,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及弟;北宋前三名通称状元,南宋则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推动教育的发展。唐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和太学,地方有州学,县学,学生可以由县州学递次升至太学。学子未入学前称童生,经县州府乃至省的逐级考试取中后成为入学的生员,俗称秀才,成为生员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学校课目的设置经历由繁到简的过程。唐代有: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等九经。宋太宗时: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和春秋左传正义等《五经正义》。北宋王安石变法改为其亲自撰写的《三经正义》和考辨文字的《字说》。元代有:《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四书,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理学家的《诗》,《书》,《易》等的注解为评卷标准。明成祖颁布《四书五经大全》作为科举考试必读课本。清雍正将《孝经》提到与五经并重,列为考试内容。科举考试原有许多内容,如有帖经,即用纸条将经书某段盖住,由考生填空;试策即以时务为主,要求考生分析形势及提出对策。考墨义,即让考生写出经文的上下文章或前人的注疏。考杂文,旨在了解考生的文字功力。考诗赋,后来诗赋在考试中日趋重要,甚至有的主考官竟将褒贬都集中其上。王安石变法,才取消了许多。

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

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于朝廷,有利于扩大其统治基础,为庶族学子和贫寒子弟打开仕进之门,巩固了封建统治,所以才能由隋一直延续到清代。但科举片面以文章诗歌为衡量标准育人和选官,特别是八股文与试帖等模式固定,只会使人思想疆化和精神窒息。鸦片战争后,于1898年发生了维新变法运动,科举考试制首先成为被冲击的目标,1906年光绪皇帝不得不取消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

上一篇: 文化常识 下一篇: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