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语文知识 >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 呆若木鸡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呆若木鸡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更新时间:2024-04-17 02:26:06

  呆若木鸡的意思

  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呆若木鸡中文解释

  【拼音】:dai ruo mu ji

  【解释】: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

  【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示例】: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像呆若木鸡。

  【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正音】:呆,不能读作呆板的dài[1]

  【英译】:stand like a log

  呆若木鸡出处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

  呆若木鸡文言文

  纪渻子[2]为王养斗鸡[3]。

  十日而问:鸡已[4]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5]。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6]。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7]。

  十日又问,曰:几[8]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9]木鸡矣,其德全[10]矣,异鸡无敢应[11]者,反走[12]矣。 《庄子·达生》

  呆若木鸡注释

  [1]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2] 纪渻子:人名。姓纪,名渻子。

  [3] 斗鸡:是供竞赛和娱乐用的鸡品种。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4] 已:动词。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的意思。

  [5]方虚憍而恃气: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方:正。骄,骄傲。恃:凭着,依靠。

  [6] 响影(yǐng):影 影子。响 声响。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看到影子就回应。

  [7] 疾视而盛气: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8] 几:副词。可译为几乎、差不多。

  [9] 似:好像。

  [10] 德全:精神具备。全:备全。

  [11] 应:应战。

  [12] 反走:转身逃跑。

  呆若木鸡译文

  纪渻先生替王养斗鸡,十天后王问:鸡训练好了吗?

  他说:没有,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应了。

  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

  呆若木鸡辨析

  这便是呆若木鸡的出处。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

  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黄明坚)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齐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齐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齐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祈福故事网每日笑话一则】男子去提亲,女方家长:请自我介绍。A说:我有一千万; B说:我有一栋豪宅,价值两千万; 家长很满意。就问C,你家有什么? C答: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孩子,在你女儿肚子里。 AB无语,走了。

  此事的重要启示:核心竞争力不是钱和房子,是在关键的岗位有自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