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语文知识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 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29 21:38:04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王语(yù)暴以好乐(动词,告诉)

2、庶几(shùjī):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

3、他日:他日,见于王(另一天,过了几天以后)

4、直……耳:直好世俗之乐耳(只是……罢了)

5、蹙頞(cù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收紧额头,指愁眉不展)

6、无他: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没有别的原因)

二、通假字

1.可得闻与(与通“欤”)

2.今王田猎于此(田通“畋”)

三、词类活用

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作动,欣赏音乐)

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众:形作名,少数人,多数人)

3.今王豉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钟、鼓、管、籥:名作动,敲钟、打鼓、吹管籥)

四、句式

1、暴见于王。(被动句)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介词短语后置)

3.他日,见于王。(省略句,被动句)

五、难句翻译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大王你那样喜欢音乐,那齐国实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独自一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

3、王尝 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译: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了庄子,有这件事吗?

六、释字义

①庄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的庄子。

②见(xian现)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③乐(yuè):《说文》:“五声八音总名。”《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礼记·乐记》:“先王之

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

和谐境界的途径。

④庶几:差不多。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⑤变乎色:改变了脸色。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

子。

⑥直:不过、仅仅。

⑦独乐乐: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前一个“乐(yuè )”欣赏音乐 名词 后一个快乐作动词用,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⑧钟鼓之声,管龠之音:这里泛指音乐。

⑨举:皆、都。

⑩疾首蹙頞(cù è):疾,《说文》:“病也。”蹙,《说文新附》:“迫也。”引申为聚也。赵注云:“疾首,头痛

也;蹙 ,愁貌。”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頞,《说文》:“鼻茎也。”

(11)极:《说文》:“栋也。”《通训定声》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引申为极致,极端。

(12)田猎:在野外打猎。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各级地方官员都要

准备物资和亲自参与,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以免扰乱正常的主产秩序。

(13)旄:旗帜,这里指仪仗。

(16)诸:相当于“之乎”,“之”是代词,代之前的“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课后

一、同步阅读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语(yǔ)暴以好(hào)乐 B.则齐国其庶(shù)几(jī)乎

C.举疾首蹙(cù)頞(è)而相告曰 D.百姓闻王官箭(yuè)之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A.臣请为王言乐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得闻与?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D.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天之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 赴:去,到。

B.王语暴以好乐,有诸? 语:告诉。

C.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少:年轻。

D.举欣欣有喜色而相告曰 举:都。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寡人直好世俗之乐耳 世俗之乐:时下流行的音乐。

B.举疾首蹙颊而相告曰 疾首:头疼。

C闻钟鼓之音,见羽旄之美 羽旄:代旌旗。

D.今王田猎于此 田猎:种田打猎。

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语暴以好乐 ②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④则齐国其庶几乎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寡固不可以敌众

8.下列各句中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通“只”。

B.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 田:通“畋”,打猎。

C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頞:通“额”,额头。

D.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多少穷人被迫离乡背井,多少穷人无奈妻离子散,多少穷人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B..张校长迈着矫健的步履走进教室,全班同学们立即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C元旦晚会上,学校领导来到教室与同学一起唱歌跳舞与民同乐,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D.您放心,您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6题。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平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簧之音,举疾首蹙领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荚,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B.①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①今王田猎于此 /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①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1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独自喜欢音乐,和别人喜欢音乐,喜欢哪一种呢?

B..独自欣赏音乐,很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很快乐,还有谁不快乐呢?

C独自乐一乐,再和别人乐一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D.独自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12.选出对“王变乎色”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

B.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齐王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C.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该好世俗之乐。

D.齐王显出愉悦之色,认为孟子提到好乐的事,令人高兴。

13.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很有说服力,其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恰当的一项…( )

A.孟子是有影响、有地位的人,齐王很敬仰他。

B.孟子抓住齐王的心理,顺水推舟,步步深入,因此能够为齐王接受。

C孟子在论证中善用比喻,以欣赏音乐和打猎为喻,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D.孟子在论证中,善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取乐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增强了说服力。16.关于这篇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借“好乐”的话题引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可以看出孟子散文善设机巧、引人入彀的论辩艺术。

B.齐王“鼓乐”“田猎”带来的灾难是“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C百姓“欣欣然有喜色”与“疾首蹙颏”是齐王是否施仁政的具体反应。

D.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孟子与齐宣王谈话的引子,其作用是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题。